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以色列,全國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裏,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沙漠和荒山,年均降雨量僅200mm,這裏人均水資源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全國有2萬多平方公裏面積嚴重幹旱缺水,適宜農業土地的面積不足20%,土地貧瘠而又幹旱,是壹個既缺水又缺少耕地的國家,然而以色列卻是農業強國,農產品出口大國,向歐洲各國提供水果蔬菜,被稱為?歐洲廚房?。這壹切,以色列是如何做到的呢??
開源節流、技術用水
以色列農業的成功經驗首先在於他們開源節流、技術用水。
1、北水南調
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於約旦河上遊敘以邊境的太巴列湖,該湖面積166平方千米,蓄水42.4億立方米。為了充分發揮其效能,以色列從50年代開始投資數億美元,修建了長達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們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後通過直徑2.74米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蓋國土60%的"國家引水渠"地下網絡。
該工程每年總引水量9.9億立方米,由於使用管道引水減少了滲漏和蒸發,線路損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區域的沙龍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糧果基地,使內格夫沙漠地區出現了5.7萬公頃的綠洲,同時也緩解了耶路撒冷的用水緊張狀況。
2、海水淡化、汙水處理
眾所周知,海水的鹽度很高,不能直接飲用,如何把引來的湖水轉化成生活用水,以色列進行了長期的研究。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全國推行海水淡化計劃,興建海水淡化廠。現在,以色列有5家海水淡化廠,每年提供約6億立方米淡化水,相當於全國工業、農業以及居民日常用水總量的30%。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廠采用逆滲透技術,利用半滲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通過,將鹽分過濾。淡化後的水還需要經過消毒、調節酸堿度等後續處理,就成為了可飲用的清潔水。逆滲透技術的淡水回收率高,消耗能源少,因此成為了首選技術。
以色列有350家與水處理相關的創新企業,涵蓋水管理、海水淡化、灌溉、城市用水等各個方面海水淡化技術在此轉化已數十年,世界最大的兩個海水淡化工廠都位於以色列。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以色列人憑借科學技術,戰勝缺水、高溫、地少、土壤鹽堿等困難,發展起了現代節水高效生態農業國,"不毛之地"變成了"糧果之鄉"。
滴灌技術
1962年,以色列哈特澤裏姆村的壹個農民偶然發現,水管漏水處的莊稼長的格外好,後經過人們反復試驗證明,滴滲灌溉是減少蒸發,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農藥最有效的方法。
在以色列,凡是有綠色植物的地方,都有許多和手指壹樣粗細的管子,管子上有不少圓孔,就是這麽壹個小小的圓孔,讓以色列的滴灌技術走向全世界。滴灌的原理很簡單,但讓水均勻地滴滲到每棵植株的技術卻不簡單。以色列人全身心投入研發,其塑料管內套有塑料管,即防堵又可保持近遠端滴水同樣均勻,讓滴灌技術更加完善。
由於滴灌技術的應用,在以色列,人們更喜歡沙漠種植,因為烈日幹旱使光合蒸騰作用更強,土地不板結,可由電腦任意控制水肥滴灌,使得以色列的果蔬味道鮮美,歐洲市場上的瓜果蔬菜有四成來自以色列,以色列也由此獲得?歐洲廚房?的美譽。
水肥壹體化
水肥壹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壹體的高科技技術,借助壓力灌溉系統,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壹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相比壹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提高30%?50%,品質更佳,同時省工省時,利於規模種植。
水肥壹體化的特點是:直接將水和營養送到作物根部,利於吸收;蒸發率低,防止水土流失,深層滲透;能更有效、準確地提供水與養分,植株獲得等量的水和營養;按作物的生長與收獲計劃提供水與營養,提高產量和品質,是實現農產品標準化的重要手段;操作簡單,節水節肥又節約能源,還節省大量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防止土壤侵蝕、鹽堿化。
培養高素質農民
農民能否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是實現農業生產高效率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基本保證。為培養高素質的農民,以色列成立了專門的農業教育培訓機構。
從事農業專業教育的主要機構有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農學院和以色列重要教育兼科研工作機構?以色列技術學院。以色列建國初期,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不是從事別的職業的人,而是農民,他們大都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甚至大學或專科,特別是從國外移民歸來的農藝師、工程師等,大多進入了農業部門。同時,以色列對農業人才的培訓也十分重視。例如位於特拉維夫郊外的以色列國際農業培訓中心,每年都免費舉行農業培訓教育,由專家講課,授課內容包含水利、農業氣象、農產品儲藏加工等方面的知識。高素質的農業勞動力為學習、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也使農民更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插了騰飛的翅膀。
高科技加高素質,使得壹個以色列農民就可以養活400個人,占以色列全國勞動力5%的農業從業人員,提供了全國95%的所需食物,每年還有9成以上的農產品用於出口,在歐洲,市場上40%的蔬菜和瓜果都來自以色列,農業生產也為農民帶來了高收入,壹個以色列農民每年能掙7萬美元。
我國也是壹個農業大國,農民卻是靠天吃飯,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極度低下;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進度緩慢,以色列的高效高科技農業,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