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壹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壹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作文1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壹些流行詞,如“油菜花”譯為“有才華”;“果取關”譯為“果斷取消關註”;“高大上”譯為“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我聽到了壹個更有趣的,“光盤行動”。在這裏我先說壹下“光盤”的含義,這個“光盤”並不是放在裏觀DVD看的光盤,而是吃光盤子裏所有的食物,這就是“光盤”。
我是農村小學壹名寄宿生,我就親眼見到我們學校有許多同學都浪費食物,比如我們發加餐的時候,有許多的人趁生管老師不註意的時候,就把加餐扔到了垃圾桶裏,還有人把不小心掉的加餐故意用腳踩踩就扔,湯喝不完的時候,把湯就倒到盆子裏。在我們學校裏,還有些同學帶壹些錢買不幹凈的食品吃,回到家裏家長做好的飯,他們吃幾口就不吃了,把飯就倒掉了,這些都是不好的行為。
其實“光盤行動”這個詞簡單的理解就是:吃幹凈自己盤裏的東西。我今天就來說說我家對“光盤行動”的詮釋:我們家鄉的習俗是每年過年時親朋好友間都要聚聚,我家在大年初六時請親朋好友團聚壹堂,因家裏的地方不夠大,便在酒店訂了桌,食品很豐盛,有:蝦仁、肘子肉、糯米團、小餅、木耳……在吃飯時,大家便聊了聊“光盤”行動,有的說:“國家推出的‘光盤’行動真好誒,這樣就可以不浪費我們農民工辛辛苦苦種的糧食了!”有的說:“電視上播出關於‘光盤’行動的片子真好,要不我就不知道了!”還有的說:“就是就是誒!”“對了”我大說道,“咱們今天也得‘光盤’呵。”……給服務員付錢的時候,我說:“服務員把剩下的菜給打包。”服務員立刻把剩下的飯菜給打包起來,然後又給我了壹把鉛筆作為光盤行動地獎勵。
晚上,我們把中吃剩下的飯菜重新做了壹遍,在媽媽的鍋鏟下,這壹道道剩菜轉眼間變成了壹道道美味佳肴。我想,雖然打包的是壹點點剩菜,雖然服務員獎勵給我的是壹把鉛筆,但它讓我知道了節約是壹種美德,它沒有年齡的界限,也沒有尊卑的分別,人人都可以做到。 這次的“光盤”行動對我印象很深,這也算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了吧!!
浪費可恥!節約光榮!同學們“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作文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愈來愈富足。在“吃、穿、住、行”上,從“有沒有”漸漸變成了“好不好”。
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人們對食物從以往的珍惜變得開始鋪張浪費起來。據調查,全球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就要3500萬噸,價值高達20xx億萬,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壹年的口糧。這是壹個多麽驚人的數字!
在過去的年代,我們吃的食物種類並不多,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吃的是糠、地瓜和鹹菜,甚至吃肉都成了奢望,貧窮的人家常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富裕的人家也懂得珍惜糧食。而當我們的生活改變了,為什麽就不懂得珍惜糧食了呢?
如今,隨意走進壹家餐館,都可以看見類似浪費可恥的警示語,說明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浪費糧食是不應該的,但明白道理很容易,實踐起來卻很容易忘記,我想我們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日常的習慣養成做起,才能真正的做到不浪費。
曾經有壹回,我和姨姨去吃“必勝客”,我壹拿到菜單就“如數家珍”般念叨起來:“烤翅來壹份,蛋撻來壹份,最近有什麽新品?”水果披薩?聽著不錯,來壹份,還有……”我嘰裏咕嚕地說了壹大串,當服務員拿小票來的時候,我傻眼了,只見小小的票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菜名。菜上來時,桌子都快放不下了,沒有好好衡量下人數和食量,導致了食品的過量,這也是壹種浪費。無奈下我只好壹頓胡吃海塞,撐得肚皮渾圓,還是剩了很多。看著滿桌的殘羹冷炙,原先好看又好吃的美味食品都好像暗淡下來。姨姨看著這些吃剩下的食品,雖然覺得有些可惜,可是覺得打包帶走又很難為情,就說“:算了,我們走吧。”在滿足了口舌之欲後,我的腦海才浮現出平時老師和家長教育我們不能浪費糧食的話語,看著這些因為我的亂點菜譜造成的浪費,我忽然不好意思起來……看來要養成不浪費糧食的習慣是必須時時刻刻都要記起的呀!於是,我對姨姨說“:姨姨,剛才我沒有衡量大家的食量,多點了太多的食品,又吃不完,這是壹種浪費,我想我們應該打包帶走,當做晚上的夜宵,這樣就不會浪費糧食了,浪費糧食可是不好的,光盤行動,要真正從我做起!”姨姨聽了我的話,笑著說“:我們家妞妞長大了,對,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應該打包帶走!”“:嗯!”我高興的應著,旁邊的服務員姐姐也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盤行動,從妳我做起!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作文3古人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壹粒米都來自不易,每壹盤菜都包含著農民伯伯莫大的心血。
當我們吃著可口的美食,不管不顧地留下剩菜剩飯,又幾時想過,有多少人還處於饑餓的日子中,面臨著死亡的脅迫。或許妳會覺得很笑,這個富足的年代還有人受到饑餓的威脅?要笑妳就笑吧,可事實就是事實。
聯和國20xx年的報告顯示,世界上營養不良和因饑餓而死亡的`人數再次出現增長。報告指出,全球饑餓人口約有8.15億,他們中間很多是孩子。這個數據比上壹年多出3800萬。
看完這些,感覺如何?我覺得這是多麽可悲的事啊!地球壹邊有人奢華地生活,天天大吃大喝,吃剩下的食物就被隨意地扔進垃圾桶裏。而地球的另壹邊有人卻餓得瘦骨如柴,甚至危脅到生命,還有兒童壹出生就面臨看饑餓而死的悲慘命運。
很早以前,我家就已經實踐“光盤行動”了。我媽媽推崇“寧可少吃,不可剩下”的原則。每天三餐最多只做三盤菜,而且份量很少。吃的時候,不會覺得很飽,但剛剛好。出門吃飯我們總會帶自家筷子、勺子。點餐時也不會點太多,實在吃不下壹定會打包好回家吃幹凈。
有次,我在家自已碗裏的米飯沒吃完就回房間去了。媽媽立刻叫我回來,義正言辭地對我說:“妳為什麽沒把飯吃幹凈?”我無辜地說:“吃不下了。”媽媽皺了皺眉頭,說:“妳知道嗎?我們現在的壹切都多麽來之不易啊!農民們幸勤勞作,壹把這用汗水換來的食物給我們,而我們卻如此隨意地浪費這寶貴的食物,這明顯是不對的!唉,給妳兩個選擇吧。第壹個,現在就把剩下的飯吃完;第二個,等會妳不太個飽的時候再來吃,但飯不能加熱,也加不了熱。只能吃冷冰冰的,妳剩下的飯。”我選擇了第壹種,硬撐著把飯吃了下去。
現在,處處都可以看見“光盤行動”這壹標誌標識,更多人加入了“光盤壹族”。為了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北京眾多家餐廳還開啟了行業內的“光盤行動”,為顧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熱菜拼盤”、免費打包等服務,鼓勵把沒吃完的剩菜打包帶走,。這真是壹個很好的現象。
我覺得“光盤行動”告訴了我們:饑餓離我們並不遙遠,節約糧食還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古老美德之壹。
光盤行動是美好的,光盤行動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不希望任何壹個人因饑餓而死亡,我們希望世界處處充滿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