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100張桂林罕見老照片,老桂林人都沒見過

100張桂林罕見老照片,老桂林人都沒見過

從小在桂林長大的我們,還記得當初桂林的模樣嗎?如今只剩泛黃的照片記錄著那個時代,那是桂林人逝去的時光和最難忘的回憶…… 30年代的桂林 1933年,七星山 1933年,桂林西部的老人山 1933年,山內是有名的溶洞 1933年,象鼻山、穿山、塔山 1933年,山腳村落 1933年,桂林花橋 1935年,桂林城俯瞰 1935年,解放橋建成之前 市民過河只能走浮橋 1935年,桂林雁山公園 1935年,桂林的山水風景 1935年,山腳濕地 1935年,桂林皇城西門 1935年,桂林皇家公園的遺跡 1935年,桂林街頭 1935年,桂林全州城的西南部 40年代的桂林 解放前桂劇在桂林很活躍 深受大眾喜愛 這是1941年,桂劇演出照片 1945年,日軍撤退後的廢墟 1947年,桂林王城城門 1947年,桂林城區街道 1947年,室外飲食店 1948年,母親下田將孩子 放在稻田附近的籃筐裏 50年代的桂林 1950年,石窟雕像 1958年桂林市瓦窯工業區開工剪彩 60年代的桂林 這座八角亭位於七星公園月牙山 60年代初拍攝電影「 ”劉三姐”的拍攝地 1960年5月15日 周恩來總理在漓江遊船上審閱青獅潭水庫規劃 1965年桂林十字街 上世紀60年代 *** 戰士在陽朔縣幫助農民插秧 70年代的桂林 70年代的桂林老百貨大樓 裏面東西便宜,還實用 70年代的桂林火車站 70年代濱江路,宛若郊區 1978年的桂林山水導遊詞 內含蘆笛巖、七星巖、漓江 1978年,那時的象山南路 還是自然的岸邊,沒有修堤岸 1978年,漓江上來往的木船 和岸邊整齊排列的汽車形成鮮明對比 1978年的漓江景色 江邊還沒有什麽建築,充滿了原生態 1978年12月25日桂林市百貨商店門口 大家忙著搶購年貨 1978年的桂林百貨商店裏的樂器櫃臺 各種民俗樂器琳瑯滿目 1978年的桂林百貨商店 市民在購買毛巾 1978年的桂林百貨商店 市民在民族用品處駐足 1978年的桂林,市民在食堂打飯吃 1978年,桂林的包點價目表 看看那時候的物價,饅頭才5分錢壹個 1978年的桂林課堂 那時候上小學的,現在都奔四了吧 1978年的桂林課堂,小學生在上音樂課 1978年桂林市居民購貨證 還記得是怎麽用的嗎? 80年代的桂林 1985年,桂林的漓江橋正在建設中 漓江橋是作為國內首座 采用「 ”V型”結構的跨江大橋被記入史冊 1985年桂林人的交通工具大多是自行車 80年代,桂林孩子童年總有許多小夥伴 市中心的桂劇院還在 人們都搶著看桂劇 而不是所謂的爆米花電影 80年代的中山路 80年代的西門橋 1985年,陽朔遇龍河上的工農橋 90年代的桂林 90年代的桂林街道上 兩面針已經打起廣告 解放橋東頭的得月樓 2毛壹碗的雲吞面讓人意猶未盡 十字街的老鄉親飯店 專營京津風味 市民每天早上都去那裏買熱乎乎的燒餅、煎包 炒菜也都是北方風味 味香館曾經屬於桂林市食品公司 它家的鹵菜粉可以說是桂林最頂級的米粉品牌 90年代的小香港可不是在地下的哦~ 那時候的上海路還沒有開始修立交橋 桂林人妳還記得嗎? - 那壹年 - 夢之島還不叫這個名字,還叫華中華 以前的十字街,當時還是叫「 ”學院街” 沒有鐘樓,沒有車水馬龍 更沒有商鋪林立,只有歲月靜好 上街買菜都是拿著籃子 沒有假貨也不會缺斤少兩 衣服就晾在家門口也沒人敢偷 鄰裏們都是相互的保安 公交車都不是雙層的 而是加長版的 廣西師大是這樣的 莘莘學子在這裏走出 那時候東巷還沒有拆 彎彎曲曲的巷道就是童年的全部 桂林火車站還沒有現在漂亮,但不會擠滿了人 而且沒有賣地圖的老奶奶和拉客的黃牛 桂林汽車總站停車場 桂林秧塘機場 虞山碼頭 舊鹽街 三裏店廣場 文昌橋開工 國營味香館 彭巍鞋業 桂林電影院 老鄉親飯店 陽橋友誼商場 漓江大瀑布飯店 百貨公司十字街商店 最懷念的是江南米粉店的鹵水 我們的體重還能這樣稱 歲月是把豬飼料,而現在… 小學會組織的 「 ”五講四美”宣傳活動 最喜歡去七星公園和飛機合影 看小人書是最大的愛好 壹分錢壹本,壹看壹下午 沒有什麽羽絨被、鵝絨被、蠶絲被…… 只有壹床厚重的棉被 在學校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春遊 黑山植物園、七星公園、樂滿地…… 基本上都去過不止壹遍 桂林火柴廠的火柴 點亮了我們整個夜晚 黑白電視機不是家家都有 幾家孩子跑到壹個家裏看西遊記 現在有上百個節目卻不知道該看什麽 那壹年,也許妳還未出生 那壹年,也許妳還小 那壹年也許妳正在見證 總覺得時間過得慢悠悠 如今,翻開老相冊,有些人已經開始流淚 如果可以,多想坐上時光機 去看看桂林的那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