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劉美燒雞的發展歷程

劉美燒雞的發展歷程

劉美燒雞的第二代傳人叫劉金凱。1933年,劉金凱從父親劉俊手裏接過了煮制燒雞的手藝,開始延續祖輩的家業。然而,在那戰亂的年代裏,人心恍惚,做生意也是整日提心吊膽,不得安寧。解放後,劉金凱認為這下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將祖傳的手藝發揚光大,可是沒等家業做大,適逢1956年公私合營開始了,劉金凱成了縣食品公司的壹名職工。但當時縣食品公司並不生產燒雞,再好的手藝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為了不讓祖上的這份手藝失傳,劉金凱,悄悄地將祖輩傳下來煮制燒雞的陳年老湯,用兩只細口瓦罐裝起來,深埋在自家院子的墻角下。為防止腐敗,每年夏天他都要偷偷地挖出來煮上兩遍。“文革”那幾年,批資本主義,他更是提心吊膽,每壹次煮著老湯,劉金凱的心裏都很壓抑,這老湯怕是派不上用場了。

1978 年,劉金凱退休了,大兒子接班頂替了工作。恰恰就是那壹年,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召開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渤海灣畔這座小小的縣城。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浪潮滾滾而來,劉金凱放下重重顧慮,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率全家挖出深藏多年的老湯,壘起了鍋竈,重操“劉美燒雞”舊業。

那時候,劉家是個有七口人之多的大家,五個孩子,只有老大頂了班,家庭生活十分艱苦。正讀中學的二兒子劉二剛輟了學,每天幫父親推著那輛載著裝有“劉美燒雞”涼匣食盒的獨輪車到市場上叫賣。1982年,父親劉金凱身感自己年事已高,有些力不從心,就把祖上這份手藝傳承給了不滿18歲的劉二剛。

身為劉美燒雞的第三代傳人,劉二剛深感責任重大,他壹門心思紮進了燒雞業務之中,他要把這份祖傳家業做得更好更輝煌。有幸的是,他趕上了私營經濟大發展的潮頭,使劉美燒雞如日中天。80年代,從獨輪車兩輪海河車,再到四輪流動售貨亭,最後到劉美燒雞店,他的資金在滾動,他的售貨面在擴大,他的小本生意越做越紅火,燒制出來的燒雞時常供不應求。

進入90年代,國家出臺了壹系列鼓勵發展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劉美燒雞更是如魚得水,迅速發展。劉二剛適時制定了新的經營方略,搶抓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大投入,擴大生產規模。1995年,投資l.2萬元建起了“劉美燒雞”加工廠;1998年,劉二剛又籌集60萬元購置了壹套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現代化流水作業生產線及高溫殺菌、真空包裝設備;1999年,又投資百萬元,果敢買斷縣內壹家破產企業,建起了1800平方米生產加工車間和辦公大樓,並購置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檢測化驗設備,對原材料的每個加工環節和產品的質量與衛生進行嚴格把關檢驗,使生產工藝更趨合理,產品質量穩步提高。2000年6月,劉二剛感覺時機己成熟,便組建了劉美實業有限公司,成為我縣壹個集收購、屠宰、精細加工、真空殺菌、成品包裝流水式作業與產、供、銷鏈條式銜接的現代化私營企業。

如今,“劉美”系列產品遍及京、津、唐、秦周邊各縣及東北地區。區域總代理和連鎖專賣店發展到300余家,已經形成了壹個較大的產品銷售網絡,生產效益從僅供壹家人糊口,達到有固定資產860萬元,年產值達1000萬元,利稅120萬元的現代化私營企業。 1999年“劉美燒雞”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劉美”商標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00年,劉美燒雞進入國家規定的企業行列,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標準,經農業部檢查驗收頒發證書;2001年獲“河北省著名商標企業”、“河北省名牌產品”稱號、“河北省食品工業知名品牌企業”,並在河北省內同行業中首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為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 展望未來,“劉美燒雞”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二剛信心十足,他大膽設想謀劃劉美實業經營戰略,將在兩三年內,投巨資爭取興建壹個擁有固定資產2500 萬元,總產值1.6億元,利稅200萬元的大型現代化私營企業,並與國際市場接軌,讓“劉美燒雞”走出國門,走進國際市場,創世界知名品牌,闖出壹條具有“劉美”特色的經營發展之路,形成壹個集約化、規模化、多元化、跨地區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讓“劉美燒雞”世世代代散發出迷人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