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嶺活魚
慶嶺活魚的加式烹調獨具特色,加工時現從魚塘中撈起活蹦亂跳的金鱗大鯉,然後快刀解魚,所用調料,無非油鹽姜蔥之類,都不出常規,唯有“把蒿”這壹味調料,是當地山間生長的野草,葉形如菊科植物,顏色和南方的艾葉相似,氣味也相仿,微帶藥香,隨著滿鍋的水逐漸濃縮,而深深滲透進魚肉中去。魚肉味鮮肉嫩,令人滿口生津。
烹制方法
1)鯉魚或鯽魚,刮鱗去鰓,去苦線,
在脊背厚處輕輕滑刀至魚尾處,沖水洗凈,控幹血水。
2)點火起鍋,先燒鍋,鍋熱到油,油熱八成時將鯉魚放入,煎至崩皮,此時加姜片、八角、白酒熗鍋,添水,至莫過魚身即可。
3)把蒿小捆,掰成小段放於魚身兩邊,再撒上壹小把揉碎的二荊條幹辣椒在鍋內。
4)大火燒開湯汁,撇去浮沫,放小火蓋上鍋蓋煮燜10分鐘後,將魚翻身在燉,此時,加鹽及發好的寬粉收汁。
5)燉約15分鐘後,湯汁會泛白,有濃稠之感,此時將鍋內把蒿、蔥姜片撈出,加味素,即可裝魚在盤,淋湯汁於其上。
白肉血腸
這道菜的風味特點是:白肉薄如紙帛,色白有光,味美異香,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松軟鮮嫩,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佐料五味俱全,冬用不冷,夏用不熱,膾炙人口。血腸有清有混,是由沙仁、桂皮、紫蔻等10多種配料灌制而成。食用時用韭菜花醬、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蝦油、香油等為佐料,別具風味,備受歡迎
烹制方法
1、帶皮豬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燒焦,在溫水中泡半個小時取,刮凈焦皮,下開水鍋中煮開後,用小火煮透,趁熱抽去肋骨,晾涼後切薄片裝盤。
2、豬肥腸治凈,皮朝內翻出,壹頭紮緊。
3、鮮豬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鹽、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邊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調料面攪勻,倒入豬腸中,紮緊封口,下開水鍋用小火煮至浮出,撈出晾涼切片,下水鍋中焯透撈如湯碗只,加蔥花、 姜絲、味精等調料及肉湯,隨白肉壹同上桌即可。
清蒸白魚
清蒸白魚是吉林的名菜之壹。松花江水甘甜可口,遠近有名。自古以來,松花江上的漁戶即以江水煮白魚,款待來訪的親友,被人們傳為美談。後來,經過烹飪高手潛心制作,終於創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魚這道名菜,登上了聖宴之席。清朝,松花江白魚曾被列為貢品。清蒸白魚有二種做法,高級盛宴以食湯取其鮮汁為主,魚肉細膩無鹹淡味:另壹種是以食魚肉為主,清蒸時使湯汁入魚體內,屬於蒸之法。兩種做法,均需鮮活魚
〔烹制方法〕
1.把魚宰殺好洗凈,停壹小時使其緩勁。然後隔1.3 厘米坡刀切至脊骨,
兩面均勻打上花刀。把鮮姜、生蔥切成斜刀片,均勻地塞入魚身的每個刀口
內。
2.把蔥白末、姜末、甜醬、蒜泥、椒鹽、醬油、醋、香油分別放在八個
小碟內。
3.將整好的鮮魚放在大魚池盤裏,入蒸籠內急火蒸15 分鐘取出,揀去蔥
姜片後放入大魚盤中。
4.上桌時,將8 種味碟圍在魚周圍即可。就餐者可按自己喜歡的口味選
用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