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出現的騰訊視頻
紀錄片《宵夜江湖》所截圖片
已獲得<旺盛的南寧>篇導演張可哲授權使用
「每個城市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城市性格」
最近,外地的朋友紛紛曬起了南寧的 美食 ,這讓我頗感意外。問起原因,全都是因為他們都看了壹部名為《宵夜江湖》的紀錄片。
紀錄片由酸嘢開始,引出果凍狀的生飲羊血、有青草味道的羊癟湯、中山路夜市和“夜市市長”九叔、30年 歷史 的六叔烤魚、南寧人最愛的撩螺、舉重冠軍的燒鴨等等。
當夜幕降臨,時間則在南寧放慢腳步。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壹齊蠢蠢欲動,準備開始它華麗的變身,過不了壹會兒連角落裏都燈火通明、人潮湧動。
每壹家大排檔和夜宵攤附近都擠滿了前來覓食的食客們。放眼望去,店外齊齊整整的排放著電單車,而宵夜桌前則擠滿了大汗淋漓的食客們,更甚有者架著小桌子就在馬上邊上喝酒、聊天、吃著宵夜,在昏黃的路燈下,享受著深夜食物帶來的快樂。
而宵夜攤的攤主們也在黑夜中渾身汗涔涔的賣力和賣手藝,用充滿鑊氣的食物去擄掠食客們的胃。
正如《宵夜江湖》的總導演杜興說的壹樣:
“吃宵夜的時候更像個人,標簽撕掉,然後不想做壹個和白天壹樣的人。”
也正是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宵夜 美食 勾勒出南寧旺盛的宵夜生活圖畫,在宵夜江湖裏展示著萬千種不同的人生。
紀錄片裏中山路的名人管理者九叔、無人不曉的烤魚界扛把子六叔、***和路尾的炒螺五叔、來自山裏的放羊娃唐裏明、全國舉重冠軍黃艷蘭、平西夜市酸嘢壹姐肥姐,這是他們普普通通的市井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
▎中山路不為人知的「兄弟情」
說起中山路,南寧本地人是這樣子形容的:“白天如草房,晚上似天堂。”
確實如此,白日裏的中山路是冷冷清清壹片破敗的樣子,左手邊是不動聲色的老舊房子,右手邊則是正在施工的工地。
到了夜晚,這壹條四百米的舊街道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平時僅需十分鐘就能走完的街道到了夜晚則需要花上壹個小時才能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盡頭。
這裏可以說是南寧宵夜江湖最旺盛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這裏 美食 的多樣性,更大的原因還是在這個中山路這個宵夜江湖裏的故事以及百味人生。
# “夜 市 市 長” 九 叔 #
九叔是中山路的1號管理員,四百米的夜市,六百多家攤店,三十二年的管理經驗,人稱“夜市市長”。
每當日落時分,隨著九叔的壹聲令下,中山路就正式開始它的夜生活。
三十多年前,九叔聯合五家宵夜攤,埋下了中山路夜市的種子。三十多年來人聲鼎沸的中山路,全靠著九叔壹個人支撐著。
作為壹個為個體戶說好話的九叔,就這樣慢慢的贏得整條街上各個小攤販的信賴,讓人情味和義氣在中山路這個大的宵夜江湖裏發揮得淋漓盡致。但也只有在這條街上打拼過的人,才知其中滋味。
# 烤 魚 六 叔 #
六叔是九叔幾十年的酒肉兄弟,巧的是他們都是在中山路邊上的第壹人民醫院出生的,接著的幾十年人生都在中山路這條四百米的舊街道上。
老哥倆意氣相投,天天碰頭、打牌、喝酒。九叔每天在中山路上巡視,而六叔也有自己的烤魚攤,至今已經有三十多年,已經成為中山路烤魚扛把子!
六叔烤魚使用的所有配方都是六叔經過大半生的經驗調試而成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從不外傳。
六叔憑借自己精細的燒烤手藝讓烤魚外面壹層脆焦的皮裏還鎖著鮮嫩多汁與魚肉。
再刷上獨特的秘制醬料,醬香誘人。紫蘇、酸筍、酸菜、泡椒、豆芽等佐料,讓烤魚的口感變得飽滿。讓南寧的老友味道,全都在這壹道烤魚裏。
# 炒 螺 五 叔 #
野勁十足的五叔,十幾歲就開始再邕江裏撈螺,後來才紮根在中山路開始了自己的炒螺事業。
作為壹個外來者的五叔在中山路遇到了情投意合的九叔和六叔,他們接納並且歡迎五叔來到南寧成就自己的事業。於是三人結拜成了兄弟,他們之間可以說是有著過命的交情。
狂野且力氣十足的五叔憑借自己過人的臂力以及精湛的廚藝,炒得壹手好螺。洗凈的螺用熱水除菌後下鍋翻炒,倒入秘制醬料後不停翻攪,再加入酸筍、辣椒、紫蘇等輔料,三炒三悶後出鍋。
出鍋後的炒螺被酸辣的醬汁滲透進螺肉裏,入味的螺肉卻也不失鮮甜,撩起來簡直是過癮!五叔炒出來的螺螄味道就和五叔的性格壹樣,用南寧話來說就是:Ging哦!
中山路的宵夜江湖因為五、六、九叔他們三兄弟江湖義氣存在而變得穩定而有趣,而他們過命的友情在現在魚龍混雜的 社會 中顯得尤為珍貴。
▎馬山黑山羊
來自山裏的放羊娃唐裏明,因為壹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南寧,被南寧的商機吸引住了,就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了南寧。
他憑借自己十五年的努力和兄弟們的支撐,在南寧的夜宵江湖裏靠著獨特的羊血湯和百草羊醬湯立足於南寧的宵夜江湖。
唐裏明的羊血湯是使用生羊血做出來的壹道廣西風味的小菜,生羊血配上翻炒爆香的羊五味、花生碎、蔥花,就變得異常的美味。
它鮮而不腥,口感絲滑,這個廣西特有的味道讓唐明裏收獲很多粉絲的喜愛。
還有另壹個同樣有名的百草羊醬湯也是廣西特有的,它俗稱為羊癟湯,其制作過程尤為獵奇重口。
這壹道菜使用的是取出剛吃完草的羊的小腸,不清洗直接下鍋烹飪,適時再加入羊肝和羊膽,然後煎至金黃色再剁碎,這時候就能聞到羊腸內的百草飄香在空氣中了。
百草清新的味道把羊腸煎過之後的油膩感沖淡了,最後註入濃郁的羊骨高湯和適量作料,撒上香椿,所有味道的結合簡直相得益彰。
唐裏明說:“現在擁有的壹切,都離不開兄弟的支持。”
在南寧這個宵夜江湖裏,靠的就是兄弟義氣,還有誠心待人。他的親身事跡就很貼切的展現了南寧宵夜江湖的主題,唐裏明就是那壹個抓住壹把土就能長成參天大樹的人。
▎舉重冠軍用“燒鴨”舉起生活的重擔
這家位於廣西 體育 局附近的舉重夫妻燒鹵店,過往的行人很容易就被這壹家店的名字所吸引住。
雖然“夫妻”已不存在,但店招上“曾經舉起運動員的尊嚴,現在舉起新生活的重擔”這壹句話依舊帶著老板娘本人的心境。
曾經是舉重冠軍的老板娘,因為想要帶領自己的兄弟姐妹壹起過上想要的生活,而選擇放棄自己安穩的生活重頭開始去創業。於是就這樣重新開始做起自己最擅長的烤鴨。
黃艷蘭賣給客人的烤鴨都是當天新鮮出爐的燒鴨,油脂被烤得滋滋作響,外皮油滋滋的金黃色,讓人看著就已經垂涎三尺。
切開外皮之後的鴨肉緊實卻不柴,鴨肉獨特的汁水在口齒之間溢出,讓人欲罷不能。
由於黃艷蘭做的烤鴨口味偏家鄉的鹹味,不像是南寧本地市面上刷了蜂蜜的烤鴨壹樣的甜膩。
她靠著自己的創意,把烤鴨放入鹹香的老友粉搭配在壹起,沒想到這樣的搭配受到眾多食客的喜歡,食客們稱這樣的搭配為絕配。
▎“肥姐酸嘢”養活了壹家人
說起南寧的宵夜江湖,當然是少不了酸嘢。
南寧本地還流傳著壹句話:“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過酸野攤。”這壹句話並不是憑空而出的,就連從廣西走出去的明星黃覺的愛人都無法抗拒酸嘢的誘惑,沈淪在酸野攤面前。
作為開胃好物,酸嘢伴隨著各種美味出現在各個宵夜桌上,它就像是宵夜生活的壹道門,只有吃下幾口酸嘢才能大口的享受宵夜。
酸嘢於南寧人來說,是壹種文化的傳承,而其中有名的酸野攤可能就要以肥姐酸嘢作為代表。
而肥姐做的酸嘢,永遠選用最新鮮的食材,再經過肥姐本人經驗去調制腌制酸嘢的酸水,讓酸、辣、甜度都調制得恰到好處。肥姐制作的果蔬酸嘢都腌制得足夠入味,吃起來口感爽脆、酸爽過癮,欲罷不能。讓在壹旁觀看的人都能直咽口水。
肥姐的攤前打著壹塊“30年經營打造南寧最具影響力的酸嘢攤”的招牌,這不是她狂妄自大,只要吃過她制作的酸嘢就能知道這壹塊招牌並非浪得虛名。沒有哪壹位南寧人能抵抗住肥姐酸嘢的誘惑。
同樣也是作為外來人口的肥姐在三十多年從壹個小鄉村來到南寧成家,因為窘迫的生活促使她開始自己的酸嘢事業。剛開始出來擺攤的肥姐也曾經礙於面子在小攤子前面顯得羞澀。
經過三十多年的沈澱,肥姐從當初羞澀的小女生變成平西夜市裏叱咤風雲的人物,她在自己人生的江湖裏闖蕩出自己的壹片天地,雖然過程艱辛,但總歸能立足於南寧。
在這集的 美食 江湖中,或許宵夜、 美食 都不是唯壹。
其中在這個江湖裏打拼的人,他們身上所發生的故事、以及每壹個人都在為了生活拼盡全力的樣子才更值得去表達。
美食 江湖只是人類生存的其中壹片天地,但其實每壹個行業都壹樣,過程或許是艱辛的,不被理解、不被認可也是常態,但只要努力堅持,必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到那些從外地來,卻最終紮根在南寧的人們說出的壹句“我愛南寧”,我不由得不為他感到熱淚盈眶。就像是肥姐口中說的“我確實是南寧人了”壹樣的為她開心。
正是這些黑夜中做出壹份份 美食 的市井人物,給南寧的夜帶來只屬於黑夜的喧囂,並且持續到淩晨三四點,不論是春夏秋冬,從未停止。
-騰訊視頻紀錄片《宵夜江湖》南寧篇-
- 本集宵夜地圖 -
* 據網友消息,舉重夫妻的燒鹵店已搬走
若知道搬到哪裏,歡迎留言告知
- 本集制作人員-
圖片 ▏騰訊視頻紀錄片《宵夜江湖》
部分出自吃遍南寧
整理記錄 ▏小吃貨蘇蘇
主編 ▏大吃貨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