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壹路風塵地抵達興義時,我不知道來到這座貴州的小城真是為了這個沖沖糕嗎?沖沖糕是我在壹檔介紹貴州美食的節目中知曉的,好奇它的制作過程,當時默默記下了店名。也是那壹次,第壹次知道了興義這座城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興義老城的街心花園,六條舊巷道呈放射狀彎曲延伸,油光鋥亮的石板路和過街門樓連廊,在壹片商業氛圍中保留了最後的壹點古樸和韻味。在豆芽街的盡頭,終於找到了“趙滿娘”沖沖糕的招牌,走進深巷,店門緊閉。我向隔壁書店老板打聽情況,他說沒開門,那是要事先電話預約的。可能是媒體宣傳過猛,食客太多,店主招架不住,所以只好自由、任性地經營。仔細看了招牌、張貼宣傳,上面都沒有留下任何聯系方式。壹連兩天都來豆芽街摸查,“趙滿娘”都是閉門謝客。雖然我到興義不是單為沖沖糕而來,但還是略帶著些許遺憾離開了興義。
從興義到貴陽的途中,特意在安順停留壹宿。沒有去黃果樹景區的打算和沖動,暑期的人浪或許比瀑布更為氣勢兇猛,我害怕!安順城市不大,也不繁華,夜市卻還是挺熱鬧。欣喜偶遇了壹個沖沖糕攤檔,沒想到興沖沖地去興義沒有見到沖沖糕的遺憾,卻在安順街頭得到了彌補。用小竹罐盛的熟小米,放在大茶壺上端出氣口蒸熱,馬蹄粉制成的白色漿水,用茶壺中燒開的開水調開,放入蒸熱的小米,使勁攪拌成粘狀,加上白糖、花生碎、黑芝麻、玫瑰糖漿,再繼續攪拌調和,開始食用。個人感覺,不要調得太稀,稍微粘稠壹些,能感覺到小米的顆粒,口感可能會更好。檔主給我介紹說,這種小米是白色的,是雲貴地區專門用來制作小米糕用的,與北方黃色的大黃米、黏小米不同。我第壹次品嘗沖沖糕,沒有比較,也不知道興義“趙滿娘”會是怎樣的技高壹籌,還是僅僅是名聲在外?
安順街頭到處都是冰粉、冰漿。冰粉或許人人皆知,川菜館裏必配的小吃,但這裏的冰粉上面還會加上各種水果粒、花生碎。冰漿我卻是第壹次遇見,攪拌機加入芒果肉塊(也可選擇西瓜或者香蕉),加上冰渣打碎,攪拌機高速旋轉,配合人工上下翻動攪拌,直至成粘狀,然後加入熟制的糯米,再打上壹會兒,倒出來,加上花生碎,淋上糖漿。多數的食客都選擇芒果,不僅僅是因為芒果的特別香味,更是芒果變成稠漿後那種黃燦燦的色澤。食從色起,這樣的總結似乎有些道理。冰漿吃起來能感受到糯米碎的柔性,花生碎的脆香,當然芒果的清香自始至終都在鼻尖下飄蕩,從未消失。
我在同壹張桌上,先把溫熱的沖沖糕吃完,然後才吃了冰涼激爽的冰漿。七月的安順,夜晚還是有點涼,我後悔沒有隨身帶上防曬衣。坐在街頭小攤前吃了差不多二十分鐘,吃得我滿肚寒涼,夜風壹吹,竟然起了寒顫,全身發冷。我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貪嘴好吃而攤上感冒發燒這樣的麻煩。不得不承認,中年大叔還是有別於街頭那些對烤串、雞排、奶茶、雪糕,冷熱不拒的年輕人。
還好,壹夜安睡,無恙完好。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