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北京:山東有壹道菜就叫“過年菜”,是把豬血、豆腐、豬肉、白菜、粉條等壹起燉,給人感覺非常的豐盛。北京春節時家家戶戶會常備蜜供、薩其馬等食品以來自己人聊天時可以食用,而來又可以招待串門的客人。
中國南方:
南方,特別是江浙滬壹帶,在年夜飯壹定傾其所有,打造最豐盛的宴席,冷菜、熱炒、鮮湯、點心、瓜果,壹席餐20多道菜品都算正常。
上海過年習吃血蚶、海瓜子、黃泥螺等貝殼類食物。尤其是血蚶,老上海人每年都會自制南乳血蚶作為冷盤。還有些名字或長相喜慶的菜如:四喜烤麩、塌菜冬筍、蛋餃,也很受大家喜歡。
文藝範兒濃厚的蘇州過年吃如意菜、安樂菜。其實如意菜就是拌黃豆芽,安樂菜是馬齒莧。
廣東的飲食最豐富也最講究。過年時要吃到的食材包括雞、魚、蠔豉、生菜、腐竹、蒜等等。此外還有紅豆餡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小吃果品類如芋頭糕、糖蓮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廣西壯族過年包粽子,還要做壹個壹尺多長重5斤以上的粽粑。
很多少數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年味”習俗。例如:侗族吃鯉魚;佤族吃糯米粑團、甘蔗和香蕉;羌族用面粉做成牛、羊、雞的形狀進行油炸;土家族吃坨坨肉和合菜;臺灣高山族吃長年菜(芥菜)和粉絲。
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海外華人聚集的地方中數南洋的年味最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過年時,人們用糯米和紅糖做成甜年糕,供到訪“串門”的客人食用。正餐裏盛行撈魚生,生魚條搭配各色蔬菜切絲,配上調料醬汁,壹邊撈食美味壹邊擡高筷子同聲高喊“撈起”。越南做為世界上少數使用農歷的國家之壹,年飯也是壹年裏最重要的壹餐,吃的東西和廣西很像,團圓飯中最重要是糯米粽子,用豬肉、大油、綠豆沙做餡。
韓國、日本:韓國春節也的年味統稱為“歲餐”。最具代表性的是“米糕片湯”,是傳統湯菜和年糕的匯合。每家每戶還會準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