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旅行時如何找到當地美食?怎麽做?

旅行時如何找到當地美食?怎麽做?

在旅行的過程中,壹定要經歷。肯定是本地菜。但是當地的美食在哪裏呢?如何選擇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畢竟現在很多網絡名人裏的餐廳味道都不太好,很多人可能也找不到正宗的本地菜。

刷APP和網站

說到找餐廳,很多人的第壹反應就是大眾點評。看評論的時候,除了好評,壹般都會看差評。畢竟好評是可以刷的,差評除了惡意中傷還是相對客觀的。自己判斷基本可以防雷擊。

不得不說,國內餐館的大眾點評的評論還是挺有參考價值的,但出國就不壹定了。

壹個容易被忽視的應用是Instagram。去高雄之前,在ins上搜索帶美食的tag,發現了很多美食。

壹般歐美大城市推薦TripAdvisor,就是走秀鷹,頂級餐廳都不錯。還有壹點,外國人拍美食壹般不喜歡用濾鏡,拍出來的照片很真實。

亞洲推薦本地美食app。第壹種是開米,壹般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或港澳地區使用。評論基本都是中文的,對中國人也很友好。

在這個APP裏,每個用戶都是“吃貨”,分為六個等級。可以重點關註那些被“資深吃貨”稱贊的餐廳,基本都值得壹試。

去臺灣地區的話,要用愛吃來記住。之前我問我臺灣地區的朋友有什麽美食APP,她推薦的,說當地人會用它找吃的,在臺北試了幾次真的很靠譜。

芒果盤是韓國當地美食點評最值得推薦的網站。這個網站不通過廣告盈利,也不向用戶和商家收費。保證了平臺上的所有評論都是來自用戶的真實體驗,所以非常客觀。它有壹個手機應用程序,可以切換到英語。不會韓語也沒關系。

再來說說日本。說到日本當地的美食指南網站,壹定是Tabelog。Tabelog專註於食品領域,沒有評分系統。要靠普通日本人壹口壹口吃下去。不用說,它具有權威性和參考性。

既然說到app,那就提兩個城市指南app,分別是LV城市指南和LUXE。裏面的食物推薦也可以跟著來。

LV城市指南西遊君之前專門寫過壹篇文章,含金量很高。

除了餐廳,這兩個app裏的酒店、景點推薦都比較靠譜,還會有書店、美術館、博物館等生活方式目的地,適合文藝青年。

找當地人

對於城市裏最正宗的美食,當地人自然最有發言權。美食攻略大部分都是向當地朋友請教,每壹個推薦都很準。

現在網絡世界這麽發達,微博,知乎,豆瓣.任何壹個都可以成為妳認識新朋友的平臺。和自己熟悉的朋友旅行,不如和坐在路邊曬太陽的老人,水果攤的老板,或者飛機上坐在他旁邊的當地人聊聊天。

比起出租車司機和酒店接待員,他們更有可能是妳當地的美食向導。告訴真正的出租車司機和酒店前臺沒有太多的耐心和時間和妳聊天,所以總是敷衍了事,不推薦。

不喜歡和陌生人聊天怎麽辦?我推薦兩個實用的方法。壹種是在知乎提問,邀請本地吃貨回答。另壹種是在豆瓣找本地人寫的美食指南,親測結果還不錯。

還有壹個頻道,平時喜歡看vlog,可以關註世界各地的youtuber。事實上,他們也可以成為妳的飲食指南。

比如韓國著名美妝博主KINDACOOL,雖然她的視頻以美妝和穿搭為主,但偶爾也會有逛街和旅遊的視頻。她在看視頻的時候,經常會種壹些餐廳,記在小本子上,妳下次出門可以安排壹下。

去對地方

首先要明確壹點,在景區妳幾乎找不到什麽讓妳驚喜的美食。例如,在王府井大街、寬窄巷子和何方大街找到食物的概率太小了。其次,網絡名人裏那些裝修很好,特別適合拍照的店,不壹定好吃,很多都是壹次性生意。

旅途中,經常會遇到壹些意想不到的美食。我壹天根本不計劃任何行程,只是四處逛逛或者坐車,盡量活得像本地人,而不是把自己當遊客。遇到美食的幾率也特別高。

在尋找美食店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觀察力也很重要。這些店鋪雖然沒有高檔的裝修,但往往品味壹流。最好吃飯的時候去看看哪家最多。進去是對的。

吃貨們最推薦的地方是城市的老居民區周邊。這些地方基本都做回頭客。價格不貴,味道有保證。強烈推薦。成都的蒼蠅館子就是典型代表。

另壹個在學校附近。不知道妳有沒有註意到,很多大學裏都是美食。畢竟學生不像遊客,店家肯定更傾向於做長期生意。

另外,強烈推薦妳去當地的特色市場逛逛,比如延吉的早市,臺灣地區的夜市,新加坡的熟食中心,歐洲的周末市場,這些也是美食的聚集地。

看榜單

相對於高大上的米其林,必比登榜單其實更有參考性,其目的是為了表彰那些“好吃又物超所值”的餐廳。

必比登的選擇標準是在壹個固定的價格區間內(比如歐洲36歐元,美國40美元,香港300港幣,上海200人民幣,東京5000日元)。如果妳能保證高質量的飯菜,妳就能得到推薦,所以必比登榜單上的餐廳性價比都超級高。

在上面提到的壹些app上,除了每天的美食點評,還會定期公布餐廳名單。比如我們熟悉的大眾點評黑珍珠榜單,榜單上的餐廳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日本的Tabelog每年還會發布TheTabelogAward和Tabelog百強店。與百強店相比,Tabelog獎的含金量和影響力更高,相當於日本食品界的奧斯卡。

韓國也有芒果盤。建議妳看看網站編輯推薦的“TopList”名單。有精選的西餐廳和燒烤店集合,選壹個就不會踩雷。

紀錄片+綜藝節目

美食綜藝節目和紀錄片如果覺得自己做美食指南太麻煩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節目的拍攝團隊等於幫妳提前做好了準備,他們選擇的餐廳也很精致,妳可以和他們壹起打卡。

這幾年國產美食紀錄片越來越好,《舌尖》系列,《尋味順德》,《新疆味道》,《風味人間》,《風味原產地》,《人生壹串》,《尋味順德》,都是質量不錯的。之前帶著《舌尖上的英國》去了順德。

海外推薦《BBC:地中海飲食之旅》,《貪嘴意大利》和《食尚玩家》除了看到誘人的美食,還可以了解很多外國的飲食文化。

綜藝,比如《康熙來了》,專門做街邊小吃的,幾乎全臺灣地區都“吃”過。另外《大學生了沒》和《孤獨的美食家》也有幾期關於臺灣地區美食的。妳可以去找他們。

日本的就更不用說了,推《孤獨的美食家》,看五郎大叔吃就能治好。推薦壹個網站:www.abachibi.com/kodoku,裏面有《小夢幫倒忙》每集主角都去過的餐廳。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童鞋。

還有壹個更早的節目叫《街頭美食鬥士》。有幾個問題是針對日本相對較小的目的地的。主持人孟曉是吃和播的鼻祖,吃起來味道很好。

白老師的另壹檔綜藝節目《0755-79000》已經拍攝了第二季,每集都在講述壹個目的地的美食。所選城市都很棒,比如檳城、曼谷、東京、福岡,還有中國的成都、香港、哈爾濱、西安、武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