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山東莒縣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啊?

山東莒縣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啊?

莒縣是塊古老的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圖象文字”證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區先民就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古文字雛形。莒文化經過歷代莒人的發展和沈澱成為獨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認為是和齊文化、魯文化並稱的山東三大文化。境內浮來山上座落著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批評理論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故居--定林寺,寺中有劉勰校經樓,有樹齡近四千年的“天下銀杏第壹樹”。

**天下第壹銀杏樹:莒縣浮來山下,有壹棵樹齡達三千多年的銀杏樹。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征時所栽。史載周公東征曾東過“龜蒙 ”,那麽踏足浮來山也就有幾分可信。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為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壹樹”的題字。樹神奇,由樹而引起的故事也極有風趣。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莒縣東壹書生進京趕考,途中遇雨,就到這棵巨大的銀杏樹下避雨,忽然興致上來,想考察壹下樹到底有多粗,就用摟抱的形式來測量樹的圍粗。書生竟然摟了七摟還沒轉到起點。正在他想摟第八摟的時候,被眼前的情況嚇住了———書生量樹的起點竟站著壹位年輕的少婦。原來少婦也來大銀杏樹下避雨。由於樹太大了,所以兩人誰也沒看見誰。怎麽辦呢?書生有心讓那少婦讓壹讓,但不好意思開口,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測量,於是就只好改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婦身邊過去,數到第八的時候,正好到那少婦的身邊,那少婦竟然也沒覺察。可是,那少婦身體所占的位置怎麽量呢?書生想不出別的辦法,就只好把少婦的體寬也算測量的壹個長度。於是銀杏樹的樹圍就成了“七摟八壹媳婦”。

幾百年過去了,銀杏樹的樹圍早已超過了“七摟八壹媳婦”,但是,“七摟八壹媳婦”的趣聞,卻在周圍的村莊裏世世代代的流傳著。現在,這棵古銀杏樹已被當地文物部門保護起來。古銀杏樹至今生機勃勃。

**浮來山風景區:莒縣浮來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莒縣城西6公裏處,是國家AAA級旅遊區、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面積10平方公裏,海拔298.9米,主要由飛來、浮來、佛來三峰鼎足而成,拱圍相連,形似臥龍,獨具清雅靈秀之神韻。“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景區內千年古剎定林寺、劉勰校經樓、天下銀杏第壹樹、千年古觀朝陽觀、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點,壟斷性強,知名度高,曾接待過3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眾多文化名人,年接待遊客30萬人。

在秀奇玲瓏的浮來山上,有商周老樹,晉代古剎,隋唐廟庵,古藤繞樹,松柏參天,美禽棲枝,奇鳥鳴林,令人心曠神怡。莒魯國君盟於浮來、東晉高僧竺法汰講⟪禪定⟫、慧地校經、曇觀送舍利、三豐傳丹術……尚有遺跡存在,誌乘可查。

浮來山地質構造獨特,有完整的地質學震旦紀土門群巖層剖面、距今6億年前地震形成的“碳酸鹽泥晶細脈”、寒武紀和奧陶紀地層中的三葉蟲化石、喀斯特地貌景觀怪石峪,這些經過地球漫長演變形成的地質自然遺產,成為解讀地球滄桑的“萬卷書”。該景區是山東省第四個地質公園,也是日照市第壹個地質遺跡保護區。

其它景點有:怪石峪、文心亭、雲龍崖、臥龍泉、校經樓、動物園、名樹園等。

**莒縣博物館:莒縣博物館成立於1976年,位於青年路南端。現博物館陳列樓始建於1986年,占地5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館藏文物 12000余件,壹、二、三級文物200余件。其中不少屬稀世珍品,與青州、滕州並稱山東省三大縣級博物館。1989年對外開放。“莒國文物基本陳列”、“莒縣流散文物珍品專題展覽”,堅持常年全天對外開放,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 **蟠龍山  “愛國主義教育”這壹主題,通過近千件出土文物和大量發掘資料再現了莒地輝煌歷史。陵陽河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圖象文字、鳥形鬶、牛角形號,其造型生動形象,為同時期其它地區所罕見,並多次出國展覽;西大莊西周墓,隨葬青銅器數量之多、器形紋飾之精美,更令人驚嘆不已;沈劉莊漢墓出土的“親吻圖”,印證了親吻禮節在我國自古有之,更是引起了遊人的極大興趣。從以上所展示的文物,反映出莒地遠古文化的概貌和莒地歷史的發展與延續性,顯示出了莒之先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人類歷史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以此激勵人們的愛國熱情和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各學校都以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新入學的學生都要參觀博物館,接受壹次“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

莒縣博物館,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第壹的原則,在充分利用文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成績顯著,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山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山東省優秀博物館”、“國防教育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蟠龍山:蟠龍山位於莒縣小店鎮,是壹座風姿俊秀的蟠龍山,更是壹座記載先烈們豐功偉績的巨碑。它銘記著先烈們為民族解放,保家衛國而壯烈捐軀的愛國壯舉,也銘記著先烈們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它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激勵後人奮勇向前的力量源泉。

蟠龍山烈士陵園在莒城南20公裏的蟠龍山上。以山命名。陵園始建於1944年9月,南北長267米,東西寬107米,面積28569平方米。陵園大門面南,正中影壁上題有山東省早期***產黨員之壹的王盡美的生平傳略。“烈士祠”內懸掛著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犧牲的2040 名烈士英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