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國民黨最能打的十位大將

國民黨最能打的十位大將

何應欽、馮玉祥、白崇禧 、閻錫山、陳誠、張治中、胡宗南、傅作義、薛嶽、李宗仁。

國民黨十位大將的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1、何應欽: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陸軍壹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滬軍。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到日本就讀於陸軍士官學校。

2、馮玉祥: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馮基善,安徽巢縣(今巢湖)人。西北軍領導人。民革主要創始人之壹。參與領導辛亥灤州起義,任北方軍政府總參謀長。

3、白崇禧: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阿拉伯名“烏默爾”。畢業於保定軍校,屬國民黨桂系中心人物,地位僅次於李宗仁,與李宗仁合稱“李白”。系陸軍壹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

4、閻錫山:閻錫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漢族,山西五臺縣河邊村人。1905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歷任山西陸軍監督、新軍標統,參加反清活動。民國時期,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壹級上將。

5、陳誠:陳誠(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人,中華民國陸軍壹級上將。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

6、張治中: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幹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

7、胡宗南:胡宗南(1896~1962)別名琴齋,字壽山,曾化名秦東昌,漢族,浙江鎮海(今寧波市鎮海區)人。陸軍壹級上將,黃埔系壹期生,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壹生歷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占領中國***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壹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壹時的“西北王”。

8、傅作義:傅作義(1895—1974)字宜生,山西榮河(今山西省萬榮縣)人,中國現代軍事家,國民革命軍將領,壹位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1949年1月,他響應中國***產黨“停止內戰,和平統壹”的主張,毅然率部起義,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貴歷史建築完好地得到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免遭兵燹。

9、薛嶽:薛嶽(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人。時有抗日“戰神”之稱,陸軍壹級上將。先後任貴州省主席、抗日第壹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湖南省主席、總統府參軍長、廣東省主席、國大代表等職,國民革命軍將領,軍事家。

10、李宗仁: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臨桂區人。著名抗日英雄,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壹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壹,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九·壹八”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