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英帝國開始
節選自《美食大王:外國菜篇》 作者: 李澤治著
(文中對英國菜評價比較低,英粉勿怪,潘菲諾夫師頓首)
英國是距離中國最遠的歐洲國家之壹,可是國人前往歐洲留學,卻把英國當成了首選之地。近幾年壹方面赴英留學蔚成風尚,另壹方面英國也很會發展所謂的留學產業,造成許多家庭爭相把子女送去那裏。而家中有子女遠渡重洋,父母長輩總要找機會去探視,這樣來,去過英國的人更是成倍成倍地增加了。
中國人在關國,除了有感當地景色怡人,文化深厚之外,壹定會對壹件事印象深刻。這件事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得出奇。
曾經留學英國,與林徽因有段感人肺腑愛情故事的大詩人徐誌摩,就曾寫過壹篇文章批評英國菜難以下咽。
2005年倫敦和巴黎競爭2012年奧運會主辦權,法國人更拿英國菜難吃這件事大做文章,企圖影響奧委會委員們的投票意向。壹個國家被各國公認料理水準差勁,在國際上是是很少見的。而這件事竟然發生存昔日世界超強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身上,更令人不可思議。
英國菜引入非議的要點在於做法單調、油膩味重和滋味不佳。做法單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不管妳點哪道菜,端蔔桌時看起來都壹樣,而且配菜幹篇壹律為炸薯條和青豆,讓人吃過壹回便很難保持再試的興趣。油膩味重基本表現在大量使用油脂和調味料下得過猛上,這樣的菜肴英國人自己是否會喜歡都值得懷疑,遑論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外國人了。所以滋味不佳就更沒什麽好說的了。有些人在國內的飯店、餐廳領教過英國萊,覺得基本上還行,並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樣不堪入口。這當中的差異在於,在英國本土以外的地方開設的英國餐廳絕不會傻傻地只賣英國菜,主事者壹定會加進法國口味、意大利口味的菜肴以廣招徠。沒有嘗試過正宗英國萊的人不明就裏,便以為對英國菜的批評有失公允。
英國菜的不受歡迎,其實從英國街頭林立的餐廳招牌便可知道答丅案。在倫敦等大城市的商業鬧市區,中國味、日本味、印度味、馬來味、法國昧、意大利味、泰國味等各種口味的餐廳應有盡有,就是很難找到以英國味為號召的店家。可見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很難接受英國萊,連英國人自己對自己的東西也興趣索然。否壹個城市盡是外國餐館而找不到本國餐館,怎麽樣也說不通。
英國人唯壹可以在外國人面前吹噓的是他們的炸魚加薯條。炸魚加薯條英式是酒館裏最常見的食品,價格便宜,而且非常大眾化。炸魚大多采用肉細魚,整片裹上面包糠下鍋油炸,成品外酥裏嫩,尚稱可口。薯條也是油炸,色澤金黃,入口香脆,比美式的炸薯條好吃很多。遊人在酒館裏點壹客炸魚薯條,配上壹杯當地產的啤酒,多少可以沖淡壹些對英國食物的不滿之情。
英國當年建立強大海軍航行天下,找尋香料來源是重要的目的之壹。幾百年愛用香料的歷史,使得他們許多料理會加香料來佐味。對特殊氣息感興趣的,不妨試試他們的香草羊排、豆蔻汁牛排,或許有讓人驚喜的發現也說不定。
趙紅群編著 《世界飲食文化》
集大成的英國飲食
英國的美食就像英語壹樣,是壹個大雜燴,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飲食文化的特點。如果要舉例說出哪些是正宗地道的英國美食,英國人就會馬上搬出像軟炸魚和炸土豆條、烤牛肉、約克布丁這樣的菜式來,但真要再往下數的話就會顯得有點結巴了。實際上,由於英國長期的殖民歷史,英國傳統的菜式早已融匯了世界各地許多佳肴的風味。
在英國,正餐前上點湯是慣例。這裏說的湯都很稠,原料通常是蔬菜,有時也用些肉。最常見的湯有蘑菇湯、番茄湯、大蒜湯、土豆湯、雞湯、蘇格蘭湯(蔬菜和大麥熬成的湯),還有就是濃咖喱湯。濃咖喱湯是外來風味被改造成英國菜的壹個典型,用蔬菜和咖喱熬成。
為了把蔬菜熬爛,英國人燒湯的時間往往都比較長(60分鐘左右)。而且,為了加強湯的濃度,現在很時興把已經熬好的湯料倒入榨汁機裏攪拌。土豆是使湯變稠、變濃最理想的用料,所以也常用。
傳統的英國家常飯通常分三道上:頭盤(通常是湯)、主食和甜品。按分量,主食最大,所以當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比較忙的時候往往就只上主食,省去了頭盤或甜品。
軟炸魚和炸土豆條、烤牛肉等,對於英國人來講是最平常的主食。此外,烘肉餡餅或烘果餡餅也很常見,其做法是把燉好的肉和蔬菜果品用薄薄的面團裹起來,再放進烤爐裏烘。英國的烹飪常常要用到烤爐。烤爐裏有各式各樣的焙盤,肉和蔬菜都放在焙盤裏用慢火烤,以便把肉和蔬菜的味道都調出來。所以給人的印象似乎是:英國的菜式幾乎是離了烤爐就做不出來。在壹些稍微隆重的場合,英國餐的主食往往是烤肉,烤牛肉、烤豬肉、烤羊肉或烤雞肉都行。
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市場上賣得最貴的肉要數雞肉,而牛肉、羊肉卻便宜,人們吃的機會自然就多。但現在恰恰相反,若想吃上壹大塊上好的牛肉,往往要花上壹筆不小的開銷,雞肉卻便宜多了,所以大家就普遍改吃雞肉。這除了價格的因素,相信也跟雞肉的做法很有關系。
現代英國家庭的餐桌上已經很少有魚或海鮮。說起來似乎有點怪,因為英國大部分的領土距離海洋最遠的都不會超過60公裏,海鮮類品品應當很豐盛。其實原因很簡單。過去英國沿岸的海域捕撈過度,使海鮮產量大為減少,導致價格高昂,許多人都等到上館子時才吃海鮮。相對而言.英國大部分平民百姓都不如中國的老百姓這樣經常上館子,所以吃海鮮的機會就更少。
另外值得壹提的是英國人實在是太愛吃甜食了,也許這就是英國胖人多的緣故吧。英國人愛吃冰淇淋和其他冰凍甜食,也喜歡傳統的甜點心和甜餡餅,而且通常是拌著許多奶油或蛋奶沙司壹塊吃。
按程序,在英國吃壹頓有二道菜的全餐通常意味著先吃鹹或辣的食品,最後再上壹道甜食。當然,這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奶酪。英國人普遍愛吃奶酪。煮過的、生的,來者不拒。不少情況下,英國人會在吃了些甜品以後擺上壹桌子各式的奶酪和餅幹,再配壹杯咖啡、白蘭地或波爾多葡萄酒,作為最後的壹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