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快樂的能力
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
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軌,而日即高明。
賢否智愚,所由區矣。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往往,貪圖美食的,最後美食豐盛而不能下咽;沈溺美色的,最後美色繞膝而無福消受。
將物欲作為追求目標的人,得之反被其害,不得則不堪其憂。
美食美色,並非不可享受,但它們只是路邊的壹道風景,絕不是發願追尋的家園。
世上能夠帶來恒久快樂的,是心靈的提升,和利世利他的事業。
在心靈的層次上,我們給予得愈多,收獲得愈多。
隨之增長的,是消費快樂的能力。
何謂真愛
舍命報國,側身修行。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真愛無大小之分。
只愛自己,那是私欲。
愛是壹種奇怪的心靈營養,越用越生。
愛家人,卻以鄰為壑,把他人當成地獄,愛泉便似滴水,只能滋養褊狹;推己及人,視眾生為弟兄,以國為家,愛泉才會源遠流長,惠己惠人。
常懷誠敬
敬之壹字,孔門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
至程朱則千言萬語,不離此旨。
內而專靜純壹,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氣象也。
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
吾謂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
莊敬日強,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徵應。
雖有衰年病軀,壹遇壇廟祭獻之時,戰陣危急之際,亦不覺神為之悚,氣為之振。
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強矣。
(《曾文正公全集家訓》)
誠敬是壹把戒尺,看似冷漠,卻防人誤入歧途。
對父母誠敬,就不會做出不孝的事;對友情誠敬,就不會做出不誠信的事;對自然誠敬,就不會做出破壞生態的事;對事業誠敬,就不會做出拖沓之事。
敬是警,警是醒,醒是智。
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8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8
研究壹粒石子的構造,才能了解壹座大山的變遷。
品味壹顆米飯的香甜,才能明白整個自然的慷慨。
智慧來自於明察,對大局的把握源於對細節的了然,果斷幹練離不開對事物最細微之處的探究。
每遇壹件事,都從利害兩個方面去考察,放在特定環境之中,反復琢磨,細細分析,追其肇因,預其結果,再根據需要解決主要矛盾。
事事這樣做,就容易把握事物的整體規律,由細察而生明智,由明智而成智慧。
常存愧心以自警
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稱職之心,則其過必鮮。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壹個人在社會上會擔任很多角色:父母、兒女、上司、下屬、夫妻、師友等等。
對於每壹個角色,如果能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則能做到警鐘長鳴。
偶欲犯錯,內心就會發出警告;即便有些小失誤,下次也能夠避免。
反之,則自身的預警系統就會關閉。
防空沒有雷達,戰備不設防線,不錯則已,錯則追悔莫及。
克制心魔,立地成佛無使吾心之賊,破吾心之墻子。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
面對欲望,瘋狂追求,無饜無足;面對困難,心生恐懼,縮手縮腳這些敵人都不是心的本來面目。
貪欲是攀附上了虛幻之物,是拔苗助長;畏縮是被自己心造的魔鬼所嚇倒,是對本初之心的無情打壓。
壹個助長、壹個打壓,都遠離了本來面目。
自古聖賢,無不壹日三省其身。
每日每事反觀內心,對非分的欲望及時加以克制,對不良情緒及時看破其源頭。
當妳開始審視內心,那壹刻,妳就是聖賢。
守護善念
凡仁心之發,必壹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
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臨事之際的壹念善意,往往是最珍貴的。
因為它不受外來的任何影響,不受私欲的幹擾,不受內心聒噪絮語的左右。
人要成事,壹定要守護這壹念之善,然後涵養擴充,終至自動自發,蔚為大觀。
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9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9
非誠勿擾
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聖賢之德業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水往低處流,樹向天空長,春天眾花開,寒至百草衰這是自然之誠。
對父母不忤逆,對朋友不欺瞞,對事業不敷衍,對自己不妄求這是人性之誠。
人類只有時刻謹守壹個誠字,才會有立身的基礎和境界的提升。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
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
壹有著,則私也。
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
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壹面明鏡,人來時照人,物來時照物;人未來靈明虛空,物已去不留痕跡。
如果鏡子心想:等會兒來的是人還是物?是美還是醜?對美心生渴望,對醜心生焦慮。
人去時,漂亮的想竭力挽留,醜陋的想努力擦去。
那麽,這面鏡子是否還明亮如初?
有時人心就如同這面鏡子,在利害得失中搖擺,困頓於浮華的寵辱,滋生千般妄想,在幻境中裹足不前,忘記了本來的使命。
有人問慧海禪師:禪師,妳可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麽?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只有將心靈融入當下,用明凈的心去感受真實的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毀譽由人
大抵任事之人,斷不能有毀而無譽,有恩而無怨。
自修者,但求大閑不逾,不可因譏議而餒沈毅之氣。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我輩辦事,成敗聽之天命,毀譽聽之於人。
惟在己之規模氣象,則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曰不隨眾人之喜懼為喜懼耳。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流言像風浪,當妳搖擺不定時最具殺傷力。
風浪像流言,妳把穩航向徑直前行,它就會化於無形。
動什麽也別動心
軍事兩手之際,物議指摘之時,惟有數事最宜把持得定:壹日待民不可騷擾,二曰稟報不可諱飾,三曰調度不可散亂。
譬如舟行,遇大風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則成敗雖未可知,要勝於他舟慌亂者數倍。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壹語點醒夢中人。
我為事之帥,心為我之帥。
任何事情,到了任何時候,都未必不可把握。
只要我手中有令箭可發、有將士可用,就不能說是失敗。
只要我手中有劍、壹息尚存,誰也不能認定大勢已去。
待手中壹無可用,只要我心未死,也是卷土重來未可知。
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10曾國藩修身處世名言_經典語錄10
不可隨聲附和
群毀群譽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能附和。
(《曾文正公全集雜著》)
我們都是演員,社會卻不是戲臺,沒有可辨忠奸的臉譜。
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聽其言、觀其行,才是判斷壹個人的唯壹標準。
把截人心的十字路口
除卻進德修業,乃是壹無所恃,所謂把截四路頭也。
(《曾文正公全集求闕齋日記類鈔》)
修身養性,不是細雨霏霏的工夫,需要雷霆萬鈞的勇氣。
人只有壹顆心,卻似統率著千軍萬馬,裏面有君子,更有小人和歹徒有的貪美酒,有的溺肉欲,有的想劫掠,有的想篡逆。
柔弱的統帥,往往被裹挾著踏上不歸路。
管住這些人,必須嚴明軍紀,壹言九鼎。
對妄圖逃逸者,關緊門扉,把嚴路口;對守紀不嚴者,痛下殺手,不留後患。
只有這樣,三軍將士才會勇猛精進,往那提升德行的路上去。
經營內心的春天
養活壹團春意思,撐起二根窮骨頭。
(《曾文正公全集求闕齋日記類鈔》)
也許反過來說更合乎邏輯撐起二根窮骨頭,養活壹團春意思。
人生天地之間,本身就是生機與活力的彰顯。
既有心靈與體魄,就要用來擔當。
擔當柴薪者為樵夫,擔當壹國者為帝王。
不願擔當者,則等於行屍走肉,春天已離他遠去。
無論大小與輕重,擔起妳應該承擔的,妳就擔起了整個春天。
歲月是把雕刻刀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古來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潤無不達於面貌。
(《曾文正公全集求闕齋日記類鈔》)
歲月是壹位雕刻師,善待他、培養他、成就他,他才能完成精美絕倫的作品。
妄念隨生隨克
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
(《曾文正公全集家書》)
妄念是天上的雲,是水中的浪,其存在是必然。
凡人誰也做不到妄念不生。
然而,同是心生妄念,卻有聖患之分。
根源在於對妄念的處理方式不同。
妄念壹生,隨聲應承,沆瀣壹氣這就會導致愚妄。
其實,妄念只是妳的壹個孩子,壹個頑皮的孩子,而不是妳的朋友,更不是妳的導師,當然,也不是妳的敵人。
妄念出來搗亂,要如慈父壹般包容他,原諒他,但千萬不要縱容他。
對其頑劣的壹面,以慈父的愛心加以引導、規範,必要時也要痛加呵斥。
這樣,妄念就不會傷害妳,也許還會變為正念。
烏雲滾滾,不會破壞天空。
浪花飛湧,何嘗傷害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