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和娃***讀1 邊塞詩人高適

和娃***讀1 邊塞詩人高適

20220128

高適(700-765)字達夫、仲武,滄州人,世稱高常侍,唐朝著名邊塞詩人。

高適小時候家境貧寒,年少誌向遠大,心懷天下。20歲的時候去長安準備當官,科級考試不考,他說科級考試不適合他,薦舉才適合他。“二十解書劍,屈指取公卿”,他以為動動手指就可以當到官,不想遭遇挫折。於是客居異鄉,忍辱苦讀十年,這時候的他希望自己能夠認認真真讀書,然後博壹個功名。

就在這時候,燕山有了戰爭,讓高適有了壹個真正的改變。但是殺敵卻沒有獲得軍功,讓高適報恨遊天地。就在那個時候他認識了李白和杜甫,他們壹起聊天,壹起談寫詩,壹起談論人生的夢想,就這樣他們三個在山東成了好朋友。在這段時間是高適寫詩的人生最高峰。

人生似乎特意地跟高適開了個玩笑,在他拼了命想當官的時候,當不上;不想當官的時候,他卻當上官了。

因為他專心寫作,很多文章都是寫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百姓特別喜歡看寫自己生活不好的。

就這樣,高適不經意間出了名,被人推薦做了個丘尉(相當於現在壹個縣的公安局局長,管管當地的治安)。

但是他的上司經常欺壓百姓,經常指使他做事,身為下屬的他不能違抗,於是他做出了很多文人都不敢做的事壹壹辭官,不幹了。

在辭官的那段時間,他認識了壹個人壹壹董大(董庭蘭),有名的音樂家。寫下了唯壹與王勃的千古第壹送別詩相媲美的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分別時,高適對董大說再次見面的時候,我高適絕對不是今天的樣子。

不想,十多年後的再次相約,高適寫下的詩是∶六翮飄飖私自憐,壹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不過很快,高適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壹個轉折,這個轉折也是中國歷史的壹個轉折壹壹安史之亂。

為了抵禦入侵,唐朝皇帝把兵權交了出去,導致了史思明、安祿山爆發叛亂。(唐玄宗於開年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有九個節度使和壹個經略使管理)

安史之亂爆發,東都洛陽失陷,只剩下了最後的防線壹壹潼關。潼關要丟了,長安城就丟了。

唐玄宗下令說什麽潼關都不能丟,潼關必須保住,死守潼關,任命高適去守潼關。

然而,由於奸臣作亂而失敗。這個時候,唐玄宗也帶著她心愛的楊貴妃逃跑到了四川。

那麽多的人死了,高士活了下來。身為敗兵之將,高適沒有自殺,沒有逃跑,選擇去見唐玄宗。

高適壹人壹馬,趕到四川去面見唐玄宗,向唐玄宗指出了為什麽潼關會失手,並且還說皇帝哪兒做的不對,告訴皇帝為什麽會輸,說出了很多很多錯誤,並且高適終於把自己的那種政治已見抒發出來了。於是,唐玄宗重用了高適,高適的升官開始了。

唐玄宗想把自己的兵分給他的兒子們,高適說不行,因為有安史之亂的前例。但是唐玄宗沒有聽勸。

後來唐肅宗繼位,唐肅宗特別喜歡高適。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壹件事壹壹唐肅宗的兄弟,同樣手中有兵的永王叛亂了。

唐肅宗任命高適平定永王叛亂,當時永王也有壹個人做他的幕僚,這個人就是李白。高適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從此平步青雲。而李白因為做了永王的賬內做幕僚,參與了叛亂,開始了下坡路,後被流放,流放的途中被赦免,寫下了《朝辭白帝彩雲間》。

雖然後來很多歷史學家為李白正名,說李白是被永王騙的,但不管怎麽樣,李白就是參與了永王的判亂。

李白被抓以後高適燒毀了他寫過李白所有的詩,燒毀了和李白之間所有的信件,李白的妻子去見高適,高適也閉門不見。

高適的做法是對還是錯?高適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他效忠於自己的國家。沒有所謂的對與錯。高適62歲時依然去平定吐蕃的叛亂,封渤海侯,成了唐朝文人做的最高官封侯。

人生的軌跡特別的奇妙,高適打勝仗以後,他人生註意力都放在了做官上,到了後期的時候,他已經沒有時間去寫詩了。而李白寫詩,在詩歌史上的地位卻是最高的。

高適實現了他人生的夢想,哪裏有叛亂,他就平定哪裏,他讓老百姓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李耳? 唐朝皇帝李氏家族以李耳為先祖,將其追尊為帝。壹般認為即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作者“老子”。

邊關 ,塞外 。? 苦寒之地,外族侵擾兵禍連年卻有是文人武將建功立業的熱血舞臺。

邊塞風光:大漠、長城、黃沙、長雲、陰山瀚海、涼州、孤城、受降城、玉門關。

少數民族:胡,羌,樓蘭,匈奴,羌笛,胡笳,琵琶,蘆管,大漢,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