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 ,是壹個美麗的名字。甌江水,賦予了她更多的靈氣。青山綠水的懷抱,擁吻出了姹紫嫣紅的景致。行走在她的靈魂深處,只怕這韶光賤。
古堰畫鄉 ‖ 江風古村入畫來
雲和梯田 ‖ 曲線美人雲裳衣
鼎湖峰 ‖ 風光秀麗 仙人居所
行 程 安 排
01
遊覽中國攝影之鄉、中國寫生繪畫基地—古堰畫鄉景區,(遊約2小時),遊覽油畫展覽館,香樟古埠,雙蔭亭,畫廊壹條街,渡船,文化長廊,竹林小徑,通濟古道,貞節牌坊,民俗文物陳列館,千年古樟群, 文昌閣,千年石(三洞橋)等景點。晚餐後入住酒店。
02
早餐後遊覽“中國最美梯田”——雲和梯田遊覽“日出雲海”觀景臺、 天籟雲和、七星墩觀景臺白銀谷遊步道,坑根石寨等景點。爾後車赴景寧封金山用中餐。餐後參與畬族封金山寨民族村參加畬族婚嫁表演(鼓樂迎 賓、山歌迎 賓、迎親、攔路、對歌、借鍋、殺雞、出嫁等)。下午適時返回麗水市區入住酒店。
03
早餐後車赴縉雲,遊覽仙都鼎湖峰國家級4A景點,主景區鼎湖峰享有“天下第壹峰”之譽,大詩人白居易曾為仙都的峰巖奇絕、山水神秀寫下不朽詩句。近年來,仙都也成為眾多熱門影視劇的拍攝地,像《花千骨》《阿詩瑪》《楊門女將》《笑傲江湖》,中餐後返回溫馨的家!。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 美食 ——松陽沙擂、松陽簿餅、麥豆飯、延壽烏飯、灰汁千層糕、山粉圓、清明果、八寶燈盞盤、紅燒溪魚、雞汁鱈魚、蛋黃青蟹、敲肉羹、茶豐泥鰍火鍋、徐記煨鹽雞、酒糟大腸面…………
松陽縣景區、景點——縣城明清古街——黃家大院——延慶寺塔——老縣委文裏文化中心——4A景區雙童山——4A景區松陰溪——獨山驛站——水文公園——石門圩廊橋——王景紀念館——張玉娘詩文館——力溪連環畫鄉村藝術館——卯山國家森林公園——古市鎮老街——4A景區大木山騎行茶園——中國攝影之鄉四都鄉寨頭攝影基地——中國最美山村之壹西坑——陳家鋪先鋒書店——平田農耕館——金色布達拉宮楊家堂——石倉古民居——4A景區箬寮原始林——著名畫家村沿坑嶺頭——潘坑瀑布群——岱頭梯田稻浪和花海——攬樹山房民宿綜合體——半嶺村民宿綜合體——洞陽觀 旅遊 度假區…………
浙西南,八百裏甌江的上遊,有壹座城,她有個好聽的名字——雲和。據《浙江通誌》記:“景泰三年,析麗水之浮雲、元和二鄉,縣名曰雲和。”
中國的古代,天籟之音般的樂曲,稱之為雲和。在雲和最著名的莫過於雲和梯田了,雲和梯田位於麗水市雲和縣崇頭鎮,最早開發於唐初,興於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 歷史 ,總面積51平方公裏,海拔跨度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個地質景觀帶,有700多層,具有體量大、震撼力強、四季景觀獨特等特點,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梯田群,也被稱為“中國最美梯田”。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沿途皆景,讓車停駐,讓人停留,是壹件多麽幸福的事兒!
江南有雨嗎?夢裏有風嗎?第壹次在旅行途中渴望雨水的眷顧,越暴力越好……
梯田裏的居民,淡泊、安詳!春漫田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
悠閑的黃牛、黑牛們在山間踱步,這裏似乎就是它們的地盤,有興致了才轉過身打量壹下異鄉的客人。在“牛魔王”眾目睽睽之下行走,有些忐忑,有些緊張,當然興奮也更多壹些些。
雲霧繚繞的山野村莊,自然淳樸的民間風情,只要快門輕輕壹按,隨處可定格為壹幅絢麗迷人的圖畫。
起了個大早,“九曲雲環”的觀景臺已是人影點點,壹夜的雨讓山谷之中水汽大量聚集,遠處的霧氣非常大,只有最眼前的梯田可以稍稍看清,其他是壹片白茫茫的世界,不過風力的變化讓雲霧不斷地處在流動狀態中。
雲霧之上,婀娜的雲和梯田位於雲和盆地西南的高山上,水汽循環異常活躍。亞熱帶季風從雲和盆地長驅直入,被梯田所在的高山阻擋後,水汽迅速抱團成雲霧,於是就出現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雲海”奇觀。
由閩北遷徙浙南的畬族山民,是雲和梯田最早的墾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田地最為寶貴。聰明勤勞的先農們,用鋤頭、鐮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與荊棘,挖去亂石揀盡雜礫,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經年累月日復壹日,開墾出壹小塊壹小塊、壹小片壹小片的田地。
在這片遠離塵世喧囂的世界裏,靜謐安寧、清涼透徹,高低錯落的梯田間散落著山間田埂的清香,聆聽著大自然的低吟淺唱,訴說著梯田人家的尋常故事。
坦坦蕩蕩、起起伏伏、層層疊疊……雲和梯田是曲線的世界,線條高低錯落,行雲流水,點線相諧,每壹塊梯田都扭動著優美的曲線。
依稀聽到了山谷自然間的天籟音,飄飄然、悠悠然……仿佛身處世外桃源的深處,身隨遠方心歸塵俗之外!
凝望雲和,梯田無語,流水汩汩。忽覺那活潑潑的流水中,有聲音傳來——
走在雲和的村莊裏,常常會看到這種塑料大棚,掀開壹角裏面有長長的幾排木架,木架上擺放著山區農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和致富之源,您可知道這是神馬?
從水泥叢林到田園棲居,讓人心靈純凈,仿如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
妳來,或者不來,梯田都在這裏,寧靜幽遠;妳走,或者不走,梯田都在那裏,亙古不變。妳站在梯田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天籟雲和看著妳!
麗水 松陽壹村故事壹寸光陰——呈回村
古徽州地區以及楠溪江兩岸的傳統村落壹直被視為中國“耕讀文化的典範”,與這些有名的江南傳統村落壹樣,浙西南麗水市松陽縣的古村落也深深打下了耕讀文化的烙印,這裏民風依舊純樸,學風依舊濃厚,耕讀傳統依舊延續,成為了傳統中國在江南的殘本,成為了最後的耕讀印記。這次麗水行走了呈回村、楊家堂村和山下陽村三個小村莊,開啟尋訪江南秘境第壹站——呈回村。
從松陽縣城沿三都線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先爬坡後下坡,壹路走走停停,經過楊家堂村—酉田村—下田村—紫草村,在大山的深處終於發現了呈回村的蹤影。
群山環抱的開闊處,黃墻黑瓦、形如飛翔鳥的呈回村鑲嵌在山腰上。松陽《中山湯氏宗譜?呈回地方誌》記載:“我松之東,距城三十裏,有所謂呈回地方者,以其四山環抱,壹水回繞,古人因取名焉”。目前呈回村內有村民188戶,490人,自明迄今以湯、宋二姓為主,尤以湯姓村民居多。宋姓始祖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自金華浦江遷居到此,世代繁衍生息。湯姓始祖湯惟正於明景泰年間(1450-1456)自麗水遷居而來,“由壹家而成族,由壹族而成裏”,這裏也成為了松陽湯姓的發源地。
走進呈回村,呈現的是壹副落寞的樣子,村中房屋在風雨的洗刷下,夯土的墻已露出深深淺淺的痕跡。不過轉念壹想,因了近半個世紀的窮困,才使得呈回被時間膠囊封存,保留著原汁原味。
國慶節剛去,自駕遊最好去周邊縣的古村落,極美。
小吃縉雲燒餅餛飩,景點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