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愛做飯的女人

愛做飯的女人

很多女人不愛下廚房,而我卻從小愛做飯。

小時候常聽父親講他小時候的事。

父親的雙親去世得早,從小跟祖父生活,祖父很疼愛他,那時大家都窮,壹天只能吃兩頓飯,到了晚上,父親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這時,祖父就會拿出5分錢,讓父親去街上買碗面,賣面的師傅很善良,總是會多加壹點面湯在碗裏。買好面,父親壹路小跑回家,路上盡管很餓,父親卻從不偷吃壹口。祖父吃面條時,父親在壹旁幫祖父捶腿,祖父總會剩下壹半給父親,父親便連面帶湯吃得幹幹凈凈。

慈愛的祖父沒能陪父親長大也離世了,父親飽受人間饑寒,挨餓受凍,幸運的是15歲那年父親參加了工作,結束痛苦的童年生活。父親說那時他可以吃晚飯了。就是用砂鍋煮壹把米,倒幾滴生青油,撒點鹽。父親說好吃得很,直到現在,父親說話時的神態我還記憶猶新!

我的童年很幸福。在那個買肉要肉票,買衣要布票,買米按戶口定量的年代,同齡人大都感受過生活的艱苦。我好像無有缺衣少食的煩惱。那時父母很疼愛我和弟弟,物質不豐富,生活卻有滋味。滿抽屜的幹桂圓,成捆的甘蔗,母親做的青椒雞,父親朋友從上海帶回的泡泡糖……

小時候父母很忙,我上小學時就學會買菜做飯。記得那時候壹放假,父親就會給我壹些錢,讓我買菜做飯。我會用壹塊錢買半斤肉和幾樣菜,然後把它們變成美美的壹桌菜。

日子過得快,有女兒的時候,盡管工作忙碌,但我從不耽誤做飯菜。年輕時喜歡麻辣幹香的菜肴,所以女兒從小就不怕辣椒。女兒愛吃的東西,我就不怎麽吃了,想方設法地留著給她。後來又有了兒子,都說兒子有福氣,他出生後我就放棄了工作,開始全身心照顧他,在做飯上也更用心。尤其對素食情有獨鐘,做素菜顏值也高了許多。

做了好菜的照片,常常發給留學在外的女兒,女兒說她看得直流口水,勾起她做菜的欲望。於是,我們就微信視頻,遠程交流。看到女兒做出來的菜肴,我心裏也是歡喜。

女兒也愛做菜。大學假期時,酷愛旅遊的她會擠壹周時間給我們做飯,可樂雞翅、咖喱飯、熗蓮白……兒子誇姐姐做的飯菜超級棒!留學時,女兒愛逛超市,買菜回去自己做飯,偶爾還請同學吃去家裏吃飯。做出來的菜都是壹掃而光,想著別人散去,她獨自收拾房間的情景,還有些心痛,女兒自己卻很開心。

女兒長大了,總是要嫁人的,能愛上女兒的那個小子是多麽幸福啊!

母親很勤勞,做飯更是極好的,所以父親其實很少吃飯我做的飯菜。直到現在周末回家,母親都舍不得讓我下廚房,總是親手做我們愛吃的東西。母親自己卻吃得少,有時都不上餐桌,她看著壹大家人吃飯,還忙著給父親,孫子外孫添湯盛飯,當然我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這是壹種幸福的滋味,母親的感覺我漸漸也懂了。

“做菜的人壹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來之後,我只是每樣嘗兩筷,然後就坐著喝茶、喝酒。從這點說起來,願意做菜給別人吃的人是比較不自私的。”---汪曾祺《老味道》

從小就是這樣。母親做好飯,吃很少就說飽了,坐在壹旁聽我們說話,陪著我們吃。我做飯菜,無論做給家人還是做給朋友吃,壹向也是如此。壹盤菜,看著別人吃完,心裏很開心,要是別人沒有吃多少,反而不舒服,自己趕忙動筷子嘗味道。讀了汪曾祺《老味道》裏的這段話,感覺自己愛做飯其實是很好的,至少是個不算太自私的女人吧!

心裏壹直有個願望,孩子們都長大以後,我要多壹點時間陪父母,聽他們講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帶他們出去走走,給他們做健康營養的美食佳肴……

我是壹個愛做飯的女人。

原來,我會做飯,是得益於母親影響。

原來,我愛做飯,便是對家人的那份愛!

寫到這裏,兒子快放學了,趕快給他做素錦砂鍋去。

食材都是冰箱冷藏室有的,準備起來也不麻煩。

雞蛋打壹個,輕輕將蛋黃打散就好,這樣煎出的雞蛋餅香,顏值高。不粘鍋裏放少許油,導入雞蛋清,輕松轉動鍋柄,讓蛋鋪滿鍋底,單面煎熟就好。煎好放菜板上切菱形。

杏鮑菇切片,青紅椒切菱形,油豆泡對角切開,香菇切塊……

開火,炒鍋倒油,下姜片,香菇,杏鮑菇炒香

放入青椒,紅美人椒,放入蠔油,生抽,鹽少許。

豆芽和雞蛋皮留下,其余蔬菜放入鍋中翻炒。

砂鍋中倒入清水,將蔬菜倒入其中,燒開。

下豆芽和蛋皮。豆芽斷生即可關火。熱騰騰的砂鍋素味什錦做好啦!拿不準鹹淡的可以嘗壹下味道,添加鹽等調味。

我家小朋友是重口味,做個味碟就好。

兒子放學回來,砂鍋剛好上桌……

砂鍋菜燙,不蘸味碟的話,記得拿個小碗撈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