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留有有軌電車的中國城市包括香港、大連,天津,上海,長春;長春的有軌電車被改造為城市輕軌線路。
1、有軌電車是采用電力驅動並在軌道上行駛的輕型軌道交通車輛。有軌電車是壹種公***交通工具,亦稱路面電車或簡稱電車,屬輕鐵的壹種(以電力推動的列車,亦稱為電車)。 由於電車以電力推動關系,車輛不會排放廢氣,因而是壹種無汙染的環保交通工具。天津是中國最早運營有軌電車的城市。
2、1879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在 柏林的博覽會上首先嘗試使用電力帶動軌道車輛。 此後俄國的聖彼得堡、加拿大的 多倫多都進行過開通有軌電車的商業嘗試。 匈牙利的 布達佩斯在1887年創立了首個電動電車系統,1888年美國 弗吉尼亞州的裏士滿也開通了有軌電車。
3、路面電車在20世紀初的歐洲、美洲、大洋洲和亞洲的壹些城市風行壹時。隨著私家汽車、公***汽車及其他路面交通在1950年代起的普及,不少路面電車系統於20世紀中葉陸續拆卸。路面電車網絡在北美、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地幾乎完全消失。但在 瑞士、德國、波蘭、奧地利、意大利、比利時、荷蘭、日本及東歐等國,路面電車網絡仍然保養良好,或者被繼續現代化。
4、1970年代末起,部分沒有路面電車的地方政府在研究後,開始建造新的路面電車線。很多仍有路面電車的城市亦增加線路,或把原有系統現代化。
5、有軌電車(3)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汽車為主導的交通模式所帶來的問題日顯嚴重,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土地緊缺、交通擁堵等問題,迫使歐洲發達國家重新將大容量的軌道交通作為發展城市公***交通的重點。由於中小城市無法負擔地鐵的巨額投資,於是現代有軌電車在歐洲中小城市應運而生。現代有軌電車應用以來,以其便捷性、舒適性及美觀性受到市民和政府的肯定。在1978 —2005 年間,歐洲有數十座城市發展了現代有軌電車。
6、現代有軌電車運行可靠、舒適、節能、環保等特點,且其技術特性已與輕軌基本無異,如今多地方也開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現代有軌電車線路,如法國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內瓦、西班牙巴塞羅那以及中國的大連、天津、上海等城市。 現代有軌電車作為城市新興的壹種先進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變,在世界範圍被普遍推廣也充滿了光明的前景。
7、2012年至2020年,中國現代有軌電車規劃已超過2500公裏,工程總投資預計達3000億元,車輛市場規模達600億元,年均需求75億元。
8、有軌電車現代有軌電車其形式的多樣化,例如Metrotram (專用路權的有軌電車) 、Tramtrain (與鐵路***享路權的有軌電車) 、Cargot ram(貨運有軌電車) 等運營理念的實現;第三軌供電的實踐;單軌導向橡膠輪胎走行的導軌電車的誕生;低地板車輛生產技術、信號與控制技術的進步,等等。現代有軌電車往往成為城市的骨幹交通模式,線路幾乎全部穿過市中心。如哥德堡(Gothenburg) 的有軌電車線網為明顯的放射型,線路從市中心向郊區輻射。
9、現代有軌電車已成為中小城市公交的骨幹模式。歐洲的城市根據自己不同的經濟實力以及有軌電車的發展歷史,采取了不同方式來更新、建設有軌電車線路。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改造原有有軌電車線或廢棄鐵路。
(2)新建有軌電車線路。
(3)有軌電車與幹線鐵路***享軌道。
縱觀歐洲的現代有軌電車系統,多數城市采用了舊線改造與新建線路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方式壹方面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降低建設成本;另壹方面又可按需供給,在適當的地區布設新線,提高線路或整個網絡的服務水平。同時,在規劃線路時就考慮到現代有軌電車與其他軌道交通(包括 幹線鐵路與城市地鐵) 的兼容,為今後的靈活運營打下基礎。 現代有軌電車與舊式有軌電車的壹個重要區別就是大量采用獨立路權。
壹般新建線路的獨立路權區段占50 %以上,從而保證了現代有軌電車的旅行速度在壹個較高的水平。獨立路權的形式又有很多種:
(1)原有市郊鐵路或工業鐵路改造的線路,保留有碴軌道,因此線路與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離。
(2)采用草坪綠化帶作為隔離物的專用路權。
有軌電車(3)軌道兩側鋪設路緣石,高度適宜,平時起到提供獨立路權的作用;當發生機動車嚴重堵塞或其他意外事故時,機動車又能夠駛過路緣石,運行在有軌電車的線路上。現代有軌電車的另壹個特點是對行人非常“友好”。
現代有軌電車與其它機動車相比,有固定的軌道,對於行人更加安全;且尾氣排放少,噪聲低,行人的步行環境更佳。因此商業街區常采用機動車禁行,而只允許“行人+有軌電車”的模式。此外,還有壹些城市(如阿姆斯特丹) 將有軌電車與公交車的路權***享。這種方式是壹種新的嘗試。盡管其維護費用比單純運行有軌電車時高,但較好地保障了同壹通道上公交車的優先權,使得原本是有軌電車專用的道路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
德國工程師 維爾納·馮·西門子1881年在 柏林近郊鋪設的第壹條電車軌道,靠壹條鐵軌通電,另壹條鐵軌作回路。但這 種線路對街上的交通太危險了,西門子於是采用將輸電線路架高的方式解決了供電和安全問題。
1884年,美國人C·J·範德波爾在 多倫多農業展覽會上試用電車運載乘客。他試用的電車用壹根帶觸輪的 集電桿和壹條架空觸線輸電並以鋼軌為另壹回路的供電方法。1888年美國人斯波拉格在 裏士滿用上述方法在幾條馬拉軌道車路線上改用 電力牽引車行駛,並對車輛的集電裝置,控制系統、電動機的懸掛方法及驅動方式作了改進,於是出現了現代有軌電車。
1890~1920年是有軌電車在世界範圍大發展的時期,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幾乎每壹個大城市都有有軌電車。雖然這種電車的路軌是固定的,不能讓路,在交通擁擠的街上造成諸多不便,巴黎、倫敦和紐約很快廢棄了這樣的電車,但是,還有許多歐洲大陸上的城市保留了這種有軌式電車。
墨爾本擁有全球最大的有軌電車網絡。
有軌電車有軌電車曾是很多城市交通工具,上世紀60-70年代,很多城市都摒棄了它 ,現在,全球數十個城市又開始擴建和新建有軌電車。墨爾本不僅保留了它還加以利用。殖民地電車餐廳(The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始於1983年,是全球第壹家,也是唯壹開設在有軌電車上的高級餐廳。
墨爾本的電車餐廳之所以被稱為浪漫的旅遊節目,那是因為整個過程是動態的,這在行進中的有軌電車上享用美食而完成的瀏覽街景的遊玩項目。這要歸功於墨爾本市完整的,現代化的,有軌電車交通體系,難能可貴。公***交通優先,在墨爾本的交通體系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淋漓精 致的發揮。馬路中間來回雙向的兩道有軌電車道路是有軌電車的專用通道,任何時候都有優先權,汽車只能在道路旁單道行駛。這個電車餐廳的旅遊項目是在正常電車體系中運行的,上車地點是平時有軌電車的上下客站點,不少有軌電車站點上都有車輛欲達可視屏幕,運行操作井然有序。電車餐廳行進的路線並非壹成不變,而是根據墨爾本當時的交通狀況隨時做些調整。所以,每輛有軌電車除了有專職司機之外,還有壹名扳道岔的工人隨車而行,有軌電車上還和調度中心保持聯系,隨機處置突發狀況。沿途風光,秀色可餐。
參考資料
歷史網:/v453600.htm?fromTitle=%E6%9C%89%E8%BD%A8%E7%94%B5%E8%B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