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饒平縣海山鎮

饒平縣海山鎮

海山鎮概況?

海山鎮地處閩粵交界的饒平縣南端沿海,東經116°59′,北緯23°41′,陸地總面積49.6平方公裏,全鎮有18個自然村,行政區域設置5個居委會和12個村委會,總人口7萬多,是潮州市唯壹的海島?鎮。國家壹類口岸----潮州三百門港在本轄區內,距國道324線3公裏、距汕頭60公裏,廈門200多公裏、縣城10公裏。與南澳島隔海相望,距離約4海裏。?  

海山鎮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海岸線長達34公裏,有1.4萬多畝淺海灘塗,是海水養殖的天然場地。目前水產養殖已初具規模,對蝦、石斑魚、紫菜等海產品久負盛名。島上有高級瓷土,儲量有10萬噸,有虎踢奇石及國內罕見、歷史悠久、極具研究價值、長達3.5公裏,面積1650畝的貝殼沖積巖,堪稱“蓬萊奇觀”。目前該海灘沖積巖帶正在申報列為省級、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海島資源以及日臻完善的投資環境是發展工業、海洋產業和旅遊業的勝地。

16個自然鄉(排名不分先後):阪上村、蓬萊村、浮任村、山下村、渡頭村、蔡厝村、徐厝村、美宅村、企頭村、上港村、石頭村、黃隆村、達南村、野水村、東石村、歐石村——(黃隆村分隆西、隆南、隆東、隆北前各有4個居委,書面上也認為是18個自然村)

三百門深水港?

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於1977年開始三百門深水港和千噸級碼頭的建設,三百門港位於柘林灣西北部,海山島阪上村大王山下。水域面積1.8平方公裏,最深處6.5米。該港1975年12月開始進行開發建設,第壹期工程於1977年完成,第二期工程從1978年開始,1985年竣工。先後建成千噸級和3000噸級碼頭各1座以及壹批倉庫、堆貨場、候水室、辦公樓、水、電、通訊等綜合配套設施。在臨近三百門港港區處建2個1.6萬噸級過駁錨地。三百門港水陸交通方便,海運可直航全國沿海南北港口,以及香港、澳門、臺灣。距汕頭市36海裏、香港192海裏、廈門98海裏、臺灣省高雄市186海裏;內河至黃岡?13公裏,至澄海東裏26公裏。陸路方面,港區公路至灰寨9公裏,至黃岡14公裏,連接國道324線。1981年4月省政府批準三百門港為進出口貨物裝卸港。1989年8月,國務院批準建立三百門海關及其檢查機構,同時正式宣布三百門港為開放口岸。1993年1月三百門港海關等查驗機構掛牌辦公,1994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將原汕頭港區更名為潮州港,列為國家獨立對外開放口岸。2003年11月30日,潮州港物流中心組建成立並正式掛牌辦公。潮州港三百門碼頭正式成為國家壹類對外開放口岸。

關於汕頭三百門港區割歸潮州市(摘錄於/bbs/dispbbs.asp?boardid=27&id=398910)歷史給壹向不靠爭權來奪利,性格低調老實的潮州人上了壹課,1860年的潮州通商口岸不做名“潮州港”的後果是汕頭的繁榮而潮州全境的漸漸落後,直至最後被“扒有豬屎擔有話”的人指責為封建落後,甚至產生了自系淵源,樂於與“封建落後”的根柢“潮州”區別的心態,這就是粵東拋棄傳統中心,建設“港口城市”而不是“城市港口”的戰略失誤。以犧牲潮州全境的經濟環境來發展壹個小小的汕頭市區,無疑讓本地區陷入不平等競爭狀態,潮州全境的資源都湧入海邊的汕頭,對壹千五百多年前就是縣以上壹級的潮州城無疑是致命的。發展汕頭是對的,但是,汕頭獨立於其他地方,把通商口岸限定在汕頭這個小地方,這樣就等於是放棄了潮州城和潮州全境。

 發展汕頭目的只有壹個,就是帶動其他地方發展,走***同富裕的道路,可是,如果有優惠的政策的汕頭獨立於潮州其他地方,這個目的就不僅不能實現,相反的,還會沖擊附近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這個道理在今天珠三角地區也許說不通,可歷史何曾不是這樣?如果歷史讓潮州城管轄汕頭,也許早就能夠形成潮汕鐵路壹帶的繁榮,而不是僅僅汕頭老市的繁榮。

 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汕頭港三百門港區被饒平人稱為三百門港,在汕頭市開始重視建設三百門港區的時刻被國務院連同饒平縣割歸潮州市,汕頭很舍不得,有饒平ren也很不爽,所以,在三百門港區割歸潮州市這個問題上,汕頭有關方面竟然拉扯了五年!等到真的到了潮州市手裏,剛好趕上了當時的宏觀調控。

壹切就如饒平ren說的那樣:“三百門深水港,饒平屬於汕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並形成雛形,但是饒平割到潮州手裏之後,該港壹直處於時間定時狀態,並未在汕頭建設的基礎上完善!唯壹的變化是被潮州把這個數百年的名稱改為所謂的‘潮州港’”。

更重要的是,那五年時間,潮州傾全市之力,開山造路壹切為了港口建設,市區五年面貌壹點都沒有改變!這在當時讓壹部分人對潮州產生了懷疑和貶低的情緒。

潮州市把汕頭港三百門港區改成潮州港是必要的,可以避免象汕頭港那樣壹百年兩次優惠政策只發展壹個汕頭市的情況再次重演,饒平的潮州港是建設用來帶動粵東經濟發展的,而不是僅僅是為了饒平,更不可能僅僅是為了市區人民和潮安人民。實際上最有利的是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饒平ren?大可不必為了心中的大潮汕而給人自私自利的印象。港口需要腹地,也需要經濟帶和產業帶的支撐,如果靠港口本身,作用並不是很大,今天的汕頭港就是壹個例子。

在歷史的長河裏,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割海陽東北部沿海毗鄰福建省的8都建饒平縣;嘉靖四十二年(1563)又割海陽東南部沿海3都、饒平7都和揭陽3都設澄海縣,從而加強對沿海地帶的防衛和管理。饒平,本來就是屬於潮安(海陽)的。

要發展,行政單位就需要細化,這其實就是今天加強縣域經濟的提法,加強縣域經濟並不是取消地級市,而是放權到縣壹級,潮州的歷史,就是壹部逐步細化放權的歷史,潮州人的文化,實際上也是邊沿文化,“府城遺老”早就習慣如此,歷史的責任感陶冶了每壹個真正的潮州人不在乎別地發展,只在乎平衡發展,***同發展的歷史觀念。並沒有象有個汕頭人壹樣的不滿:如果傳統文化僅僅顯示潮州,那對於汕頭這樣的新興城市是極不公平的!既然妳說自己是新興城市,還爭什麽傳統文化呢?盡管如此,汕頭也不得不如此,曾經名義領導全個粵東的汕頭,如今已經分到了和潮州壹樣的兩個縣。汕頭是有魄力的,也有雄心壯誌的城市,她會甘心嗎?《新聞聯播》節目的出籠,名義上是替潮汕宣傳,實際上是向所有和她競爭的城市顯示其領導潮汕的地位,給那些以“潮汕”名義擴大汕頭影響,維護汕頭完整的“大潮汕”情結的人註入“強心針”。遺憾的是,他們似乎沒有明白,香港會議確定潮汕是三市實際就是回歸傳統潮州的做法,它避免了潮汕概念弄虛作假的部分,實際上也否定了“大潮汕”的提法,是務實的。香港會議是尊重歷史和尊重傳統文化的壹次圓桌會議,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文化的務實可以形成觀念的務實,與時俱進首先要有科學發展的觀念,而不是“文革”式的破舊立新就是與時俱進,如果民間還泛政治化,那傳統文化就不是民間所有的,就不是“以人為本”的,就會插上政治標簽,如果民間文化需要為新區域中心服務,那就不要提傳統文化,就是成為新中心地位的犧牲品也未曾不可,如果現代地位能夠決定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今天是什麽歷史就是什麽,那就應該沒有歷史,沒有傳統文化,沒有文化名城存在的必要性了。

三百門回歸潮州不應是汕頭心中的痛,她實際上是帶動整個粵東經濟比較平衡發展的關鍵,大不了就形成壹個比汕頭港腹地縱深的港口和壹條新的“潮汕”鐵路,試想,如果這個地區的沿海和港口都屬於汕頭區域,在保持現狀的情況下,就等於割裂了形成港口腹地和產業帶的空間,只有汕頭區域永遠保持先進性了。這對平衡發展,***同發展並不是好事情。提倡大潮汕團結的人,請首先關註營造和諧團結的基礎,和諧的基礎是通過社會,市場競爭原則,相互協調構成的,和諧是承認自然秩序傳統,遵循自然法則,通過相互作用產生的。而非現狀的中心城市人為安排的。不承認不同,不承認地區的自主權,就是再制造十個大潮汕概念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團結的!

以原汕頭等同潮汕,美其名為大潮汕,以四市同“閩”作為文化特征,制造否認潮州歷史傳統文化和海陸豐傳統文化存在的文化,否認以人為本的傳統習慣差異,就已失去了和諧的基礎。

歷史已經證明,潮州文化從來就是邊沿文化,務實打基礎是實現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唯壹出路,過去的經驗教訓明白的告訴我們,弄虛作假是沒有出路的。饒平ren?不要怪饒平壹歸潮州,潮州政府就大掃饒平的假煙生產,潮州(潮安)就是憑這壹點才有今天七大特色產業的,試想,如果放縱造假,正當的行業和產業還有生存空間嗎?如果開壹輛空車報關就可以退稅壹萬塊,誰還會去接壹件賺壹塊錢的服裝單呢?幾年下來,正當產業能夠健康生存才怪。饒平是很有希望的,但肯定不是假煙。饒平ren不要對饒平劃歸潮州耿耿於懷,潮州才有歷史責任感讓本地區平衡發展***同富裕的,壹百年前就已證明了這壹點,最近十多年也證明了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