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麥芽塌餅的美食歷史有多少年了?

麥芽塌餅的美食歷史有多少年了?

蜂蜜和蔗糖是兩種最經典的甜味來源,不過蜂蜜歷來是又少又貴,蔗糖也是很晚才普及,並且蔗糖的歷史就是壹部大航海史加黑奴血淚史。

但是中國人並沒有因此就壹直吃得苦哈哈,即使是普通人,也並不難吃到壹口甜的。獲得甜味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有壹種糖,它到今天仍然日常,它不是來自蜂蜜、甘蔗或甜菜這些經典糖源,也不是來自糖楓樹,樺樹、龍舌蘭這類小眾糖源,它來自我們最日常的糧食,它的身世古老,且美味可口,至今仍在各地傳統美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就是麥芽糖。

01麥芽糖是什麽糖?

麥芽糖在古代叫做飴[yí]糖,是壹種來源於澱粉的糖。它的出現,其實是很有科技含量的。

我們在咀嚼糧食的時候能感受到甜味,那是因為唾液中的酶促使澱粉轉化為糖。而生產這種糖的過程,利用了相同的原理,只不過催化劑改成了麥芽。

麥芽糖是利用麥類在發芽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糖酵化酶水解澱粉而成。壹般是將大米、糯米、小米、黍米、高粱、玉米等煮熟,再用大麥發芽後產生的壹種麥芽酶混合反應而得。

北魏農書《齊民要術》引用了前人《食經》中的做法:“取黍米壹石,炊作黍,著盆中。蘗末壹鬥,攪和。壹宿則得壹斛五鬥,煎成飴。”就是說,將壹石黍米,煮成飯放在盆裏,加上壹鬥麥芽末,攪勻。過壹夜便得到壹斛五鬥的溶液,把這些溶液小火燒煮濃縮就得到飴糖。[1]

麥芽糖有軟、硬之分,軟的是黃褐色粘稠液體,稱飴;硬的是飴糖經過濾提純,除去渣滓,混入空氣後凝固而成,是多孔的黃白色糖塊,叫做餳[xíng]。

《齊民要術》裏說,用粱米、稷米等小米作原料制出來的餳,可以晶瑩透明得像水晶壹樣。

在日本,麥芽糖叫水飴,也是透明的。它是很多傳統和菓子的原料,用來為點心提供光澤色彩,有時也作為砂糖的代替品,在部分日式照燒醬中用於增添甜味和增稠的材料。

《齊民要術》還記錄了黑餳、琥珀餳和哺的制作方法,和白餳是壹樣的,只是用的麥芽原料有所不同。

飴糖的歷史悠久,雖然它的不同做法在北魏農書《齊民要術》裏第壹次有清晰的記載,實際上它們存在的歷史要早得多,飴早在詩經裏就已經出現了。

02麥芽糖不壹樣在哪?

麥芽糖和蔗糖不同,它們都是雙糖,但是分子構成不壹樣。麥芽糖的甜味比蔗糖弱,大約只有蔗糖甜度的壹半不到。

糖最重要的特點不就是甜嗎?今天蔗糖這麽便宜,那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吃麥芽糖?

首先因為麥芽糖能從最普通的糧食中獲得,所以最便宜最易得。

今天人們發現麥芽糖對於牙齒的意義也不同,不同種類的糖,致齲性不同,麥芽糖的致齲性要低於蔗糖和葡萄糖,看起來對牙齒要好壹點。

但不要忘了麥芽糖的另壹大特征,是粘度高。麥芽糖特別粘牙,關於它,始終有能用來拔牙的傳說。

麥芽糖甜度低不等於能量低,致齲性低不等於不得蟲牙。所以不要因為這些而隨便敞開吃。

除了用於增稠,麥芽糖還能用於為糕點保濕和上色,在烘焙中壹直有特殊作用。

03是傳統也是技術儲備

另外,最重要的是,吃麥芽糖本身已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了。

西漢揚雄《方言》卷13:“凡飴謂之餳,自關而東陳、蔡、宋、衛之通語也。”這裏的“關”指的是函谷關。漢代時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地區稱“飴”,而函谷關以東的中原地區稱“餳”。因而,後世又有把飴稱為“關東糖”的。[1]

關東糖又叫竈糖,它跟祭竈的習俗已經分不開。類似的糖就有小年糖 、祭竈糖等名字。可見即使飴糖便宜也是相對的,普通人家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能放開吃壹次。

“二十三糖瓜兒粘”,糖瓜,和關東糖壹樣是歷史悠久的北方甜食,壹般也是用於祭竈,只不過不做成棍形,而用線切成球形或者瓜形,再粘上芝麻。視覺效果誘人。

這些都是延綿不絕壹直吃到今天的純粹的麥芽糖,不過它們在制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加蔗糖了。

藥糖,也是以麥芽糖為主體的。糖本身在過去經常就被當成藥來用,而藥糖正是起源於藥鋪的壹種食品,麥芽糖被調和進了各種藥材和香精的味道。

著名演員新鳳霞曾經在文章記錄了記憶中的藥糖,“是五顏六色的,綠色的是薄荷味的,金黃色的是橘子味的,紅色的是山楂味的,淺藍色的是香蕉味的”。

如今藥糖在天津以外不算常見了,但賣藥糖的吆喝,也還是傳統相聲裏的保留節目。

攪糖稀,說不清是玩具還是食物,就是各種色澤不壹的麥芽糖,孩子眼裏神奇的小零食。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民間手藝,使用的糖稀也是麥芽糖。相比吹糖人,畫糖人的手藝要普及得多,用的也是麥芽糖。

傳統的花生糖也是用麥芽糖的。

龍須糖或者叫龍須酥,是傳統名點,它的口感充滿爭議,有人認為好吃,有人接受不了,但它代表了壹種工藝效果的極致,它也是以麥芽糖為主料。

傳統上沙琪瑪也是用飴糖和蜂蜜的,所以也叫“糖蘸”。

波波糖是貴州鎮寧名點,它是用飴糖和炒熟的芝麻粉末為原料加工而成。甜度適口,經得起大口品嘗,是這類糖的特色。

除了直接吃的糖,麥芽糖還能提供微妙的美食細節。廣式燒臘離不開脆皮水,脆皮水離不開麥芽糖,在高油溫的作用下,它會發生焦糖化反應,為食材提供誘人的深紅色,和焦糖香氣。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麥芽糖不是必須的選擇,但蔗糖再強勢麥芽糖也不會消失,傳統甜食幾乎都和它有關,文化之外,麥芽糖更是壹種技術儲備,多壹種手藝,就多壹種可能,多壹條路。

為了這口甜的,人類真的很拼,有機會給大家介紹更多更有意思更離奇古怪的制糖方法。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