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湖北仙桃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仙桃紅色基地

湖北仙桃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仙桃紅色基地

仙桃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和景點

如下:

1、夢裏水鄉文化旅遊區

仙桃夢裏水鄉文化旅遊區位於仙桃市趙西垸林場,整個旅遊區規劃面積3.3平方公裏,突出以“鄉愁”為主題的江漢民俗文化,涵蓋8大特色功能板塊,即荷塘村、鄉野濕地旅遊區、琴舟花畔旅遊區、親子遊樂園、野奢度假營地、鄉趣遊樂園、森林養生溫泉、農業迪士尼,展現水上森林、九五至蒸、森林溫泉、激情運動區等12大旅遊亮點。

2、沔陽小鎮

沔陽,有著壹千五百多年建制歷史,孕育出了“千裏送鵝毛”“狄仁傑問政”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和傳奇,這裏文化底蘊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湖北花鼓戲之鄉。傳承沔陽千年水鄉文化,沈澱文化瑰寶,仙桃市委市政府與鄂旅投集團聯手打造重點文旅小鎮項目——沔陽小鎮。

3、沔城風景名勝區

沔城,是壹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壹直是郡、府、州、縣治地,是江漢平原政治、經濟、文化中樞之壹,是壹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前景廣闊的旅遊勝地。這裏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4、陳友諒故居(玄妙觀)

遊覽漢王故裏——陳友諒故居,***同揭開壹代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神秘面紗。玄妙觀就是荊楚大地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居。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將其改成了玄妙觀。此觀位於沔城南門正街,在1941年-壹二八師師長王勁哉縱火燒城之前,有“壹觀十殿”之稱。

5、東沼紅蓮池

東沼紅蓮池又叫蓮花池,位於古城東門,原先這裏是壹片沼澤地,長滿了蓮藕,明初建城墻取土燒磚,沼澤地變成了深池。而池又正好在城的東面,故名東沼紅蓮。

仙桃的旅遊景點有哪些啊

仙桃的旅遊景點如下:

1、沔城,是壹座具有壹千四百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是壹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前景廣闊的旅遊勝地。

2、陳友諒故居,是荊楚大地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居。其位於湖北省仙桃市沔陽古城遺址中的玄妙觀原名元廟觀。

3、沔街,又稱仙桃文化美食街,它以仙桃撤縣建市前舊名沔陽命名,沔街分為南街、中街、北街三條街,是仙桃市政府傾力打造的以文化為核心,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功能的文化旅遊項目。

4、沙湖濕地公園,是省級濕地公園,位於東荊河外灘,濕地上蘆葦叢生,溝渠縱橫,湖泊浩瀚,還有數十種國家保護野生動植物。

5、漁泛峰位於江漢平原腹地仙桃、天門、潛江三市交界處仙桃市鄭場鎮境內。因昔為湖中高地,稱"峰",每逢漁泛旺季,沿湖漁民常於此捕撈,故名漁泛峰。

更多關於仙桃的旅遊景點有哪些啊,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仙桃旅遊景點有哪些景點?

1、陳友諒故居(玄妙觀)

遊覽漢王故裏——陳友諒故居,***同揭開壹代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神秘面紗。玄妙觀就是荊楚大地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居。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將其改成了玄妙觀。此觀位於沔城南門正街,在1941年-壹二八師師長王勁哉縱火燒城之前,有“壹觀十殿”之稱。現在的玄妙觀是1984年在原廢墟上重建起來的,現已發展成為江漢平原聞名的道教中心。

每年古歷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是雷祖壽辰,方圓百裏的遊人冒著酷暑前來叩拜,此時沔城車水馬龍、香煙繚繞,甚為壯觀。此次活動與上九日的文化廟會、開齋節、龍舟賽會被列為沔城四大盛會之壹。大家看!前面這座紅色琉璃瓦的飛檐門樓,就是玄妙觀的大門。

2、沔城風景名勝區

沔城,是壹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壹直是郡、府、州、縣治地,是江漢平原政治、經濟、文化中樞之壹,是壹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前景廣闊的旅遊勝地。這裏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地處江漢平原腹部,南臨東荊河畔,北依排湖岸邊,距318宜黃高速國道30公裏,省級公路橫貫而過。

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經孕育了壹代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誕生了沔陽縣第壹個***產黨小組,造就了“金箭女神”楊剛和“新聞巨子”羊棗等壹大批革命先烈和仁人誌士,留下了無數美麗的故事與動人的傳說。這裏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獨特。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廟之稱,著名的有大漢陳友諒故居、諸葛亮讀書臺、狄仁傑問政處、唐朝復州城垣等。

3、東沼紅蓮池

話說沔城風景好,好就好在“東沼”,我們今天就去遊覽風景如畫的東沼紅蓮池。東沼紅蓮池又叫蓮花池,位於古城東門,原先這裏是壹片沼澤地,長滿了蓮藕,明初建城墻取土燒磚,沼澤地變成了深池。而池又正好在城的東面,故名東沼紅蓮。它是兩城八景中迄今僅存的壹景,由大、小蓮池組成,總面積1000面,其主要景點在小蓮花池。

小蓮花池的北角是風景迷人的蓮花島,並以九曲橋連接至岸。小蓮花池的西面是300米長的綠色文化長廊。

4、沔州府

從南北朝西魏起,沔城壹直是郡、府、路、州、縣的治地。直到全國解放初期,沔城還做過三年的沔陽縣治地。沔州府,即州衙門,現為沔城高級中學所在地,位於西城古柏門內,占地六十畝。始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臨街有照壁高數丈,圍以木柵。

左右有東西角門,東角門整天開放,為-及民眾出入之路; 西角門常年關鎮,只有處決死囚,方開此門將犯人押出古柏門外河堤下行刑。照壁後為小院,有石獅兩座分列,再進為八字形正門,上懸“儀門”匾額。門東為三班(皂班、壯班、捕班)房;西為男女監獄。

中為大院,院後為正堂,堂中有大門高數丈,只有知州上下任或平時迎送賓客方可出入。左有側門為壹般人出入。正堂後為二堂,知州審詢案件即在二堂。只有處決死囚方坐正堂。二堂兩旁列為六房(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堂後為知州簽押房(即辦公室)再左為東花廳,西為知州兩文案(即秘書)辦公室,再西為西花廳。

5、廣長社

廣長律院又名廣長社,位於大蓮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創始人是高僧三_和尚。建於明天啟六年(1626)至崇禎二年(1629年),歷時四載。原占地面積16000多平方米。廟山門墻高三丈,粉紅色,上嵌四個金字“廣長律院”,據說是明末大書法家董其昌手書。

廟內銅鑄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薩110尊。石碑有40多塊。廣長律院是著名的叢林,是湖北三大律院之壹,威名顯赫赫,蜚聲遐邇。清·乾隆《沔陽誌》記載有三昧法師鼎建廣長律院的碑記。此碑現嵌於廣長律院山門墻中,心細者隱約可讀全文。

清鹹豐年間,廣長律院方丈為壹進士:法名孚山、字小巖,江蘇人,因參與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梁逃-外,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清廷殺害。他隱姓埋名在湖北漢陽歸元寺落發為僧,後來沔城廣長律院任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