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趙家樓古鎮好玩嗎?趙家樓古鎮簡介

趙家樓古鎮好玩嗎?趙家樓古鎮簡介

趙樓是上海的壹個古鎮。說到上海,很多朋友都覺得上海是典型的繁華大都市,包括之前其他地方很窮的時候,上海已經是很富裕的城市了。但是上海不僅有美麗的城市,還有美麗的風景和有趣的古鎮。讓我們和邊肖壹起去看看趙家樓古鎮吧。

中午會和朋友休息壹下,開車去壹直想去的地方。浦東的另壹個水鄉古鎮趙家樓,第壹次踏上這片古老的土地,近距離接觸了浦東最初的水鄉。我很期待。

車庫20分鐘到了古鎮,找到停車場,跟著招牌走。我們穿過趙家樓的牌樓,走進感恩門,踏上感恩橋,走下千年的拱形石橋,漫步在古老的大街小巷。天氣很美,不到半個小時天空就開始下起了毛毛雨,仿佛上天特意安排我享受壹個雨天,讓我下壹次穿過。走在雨巷裏,真想撐壹把油傘,穿壹雙舊的。

趙樓,位於上海閔行區浦江鎮,形狀像壹個老人緊握的拳頭和他張開的手掌。

這種聚、散、彎、繞的感覺,象征著人緣、富貴、福氣、文藝精神。住在上海的朋友壹定要去看看。

八百年前,這裏還是壹片荒地。元初,農民逐漸在這裏生活和耕作。明朝萬歷年間,政府出臺了壹項惠民政策,“開荒可免交三年糧”。當時,壹位退休官員譚石在這裏建了壹座鐘樓,敲鐘鼓勵農民努力工作。這就是趙家樓名字的由來。

有壹句古詩“十裏煙破曉,鐘叫幾聲”,道出了叫號樓鐘聲響起的真實情況。因此,趙家樓是上海最早的墾區,趙家樓文化也是上海農耕文化的發源地。

江南的古鎮都是那麽的獨特。小橋流水人家,就像我居住的新昌水鄉,處處如畫般美麗。

亭臺樓閣,河港,粗糙的青石石板路,騎墻,蓮花墻,青瓦飛檐,小橋流水,依河而建,倒映在綠樹之中。它們的古韻給人壹種古樸寧靜的美感。

古鎮的主要河流窯浜呈十字形,貫穿全鎮。不時能看到河邊過往的船只,搖曳著穿梭於水鄉之間。

在趙家樓老街,有10多座形狀各異的石橋橫跨在姚家浜上。復興橋、荀子橋、報恩橋、瑞正橋、寧劍橋.每座橋都有壹個故事。

其中,報恩橋是趙家樓最高的橋。“在感恩之橋上走壹趟,恩情不忘”。所以,我活著,就要懂得報恩。站在橋上,我可以俯瞰趙家樓最美的風景。

“趙家樓第壹灣”是趙家樓老街中心最大、最美、最經典的風水灣。在海灣路的岸邊,矗立著壹塊巨石。據傳,這塊巨石阻擋了令人窒息的空氣,壓制了被汙染的空氣。

在彎道的另壹邊,矗立著壹座牌坊——瑞輝廣場。在趙家樓的十六座牌樓中,它是唯壹壹座朝南的牌樓。

要說趙家樓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那就是古鎮最長的長廊,——閱浪廊。我愜意地欣賞著河邊的風景,前後只有100米。我和朋友漫步在走廊上,慢慢品味著從古至今的人文情懷。

趙樓的常住居民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浦東人,而居住在上海鬧市區的居民,大多是開埠時從江浙遷移過來的居民。真正的上海人是浦東人,說著地道流利的浦東話。我也學著浦東人的味道,說著半生不熟的浦東話,問著店裏奶奶做的年糕的價格。

如果趕上,我可以在“禮臺”下看壹場吳語滬劇。至於戲劇,我熱愛我的家鄉黃梅戲,我也更喜歡滬劇和越劇。年輕的時候會唱《燕燕做媒》,這讓我和上海結下了不解之緣。

所謂好時光,是用來相遇的,大地,花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園林。陽光暖暖的,塵埃飄散,妳屏住呼吸,仿佛能抓住每壹顆水晶,那是潺潺的流和心的美。

我在這裏,妳在這裏,千年古鎮,我們萍水相逢。

家樓名人多,名副其實。仍然保持著濃厚的文人氣息。

走在巷子裏,街邊的美食從店鋪裏飄出來,我抵擋不住香味的誘惑。我和我的朋友們走進商店,點了壹些趙家樓的特色小吃,如下沙燒麥、草頭餅、油墩、鮮湯圓、豆沙餃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菜肴。順便打包了壹些帶回家和家人壹起品嘗。

興東街是趙家樓的美食街,臨江而建。人們來來往往,非常熱鬧,給趙家樓增添了濃厚的煙火氣氛。

叫樓拆蹄,當地主婦幾乎人人都會做這道菜。色澤鮮紅,甜而不膩,肉嫩、脆、香。味道最正宗的是“蘇記鹹蹄子”。來這裏玩的人都會買些油乎乎的肉和紅燒蹄子帶回家。

趙樓羊肉,特點是味道鮮美爽口,不油膩,味道不亞於我們熟悉的周浦熱羊肉。

趙家樓大曲現在已經失傳了,但是古鎮上還有幾家賣趙家樓黃酒的店鋪。還買了幾瓶嘗了嘗。都是自己釀的,味道很純正。

趙家樓蹄子、趙家樓羊肉、趙家樓大曲在當地被稱為趙家樓三寶。

楊柳依依,涼風習習,走走停停,吃小吃,買菜,拍照,聊天,壹個悠閑的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在這快節奏的現實生活中,選擇壹個時間放飛心情,放慢腳步,慢慢品味時間,妳會收獲壹份寧靜的美好!

趙家樓是離我家最近的旅遊景點。我沒事的時候經常去散步。古老的建築,清澈的河流,獨特的橋梁,壹排排的人行道,狹窄的街道,各種當地小吃,還有絡繹不絕的購物人群,讓我流連忘返,流口水。這是我最喜歡的江南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