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11月14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5124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30例,其余99%的感染者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4977例、輕型及普通型147例,感染者有序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無重型、危重型患者。廣州本輪疫情規模大,波及範圍廣,持續時間較長,當前每日新增個案數仍處於高位。張屹表示,基於當前疫情形勢,經綜合研判,廣州將集中優勢力量攻堅海珠疫情,實施快篩快轉,在高風險區由醫護人員上門采樣,早發現早隔離。
廣州:每日新增個案數仍處高位究竟是怎麽壹回事,跟隨我壹起看看吧。
發布會現場,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11月14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5124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30例,其余99%的感染者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4977例、輕型及普通型147例,感染者有序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無重型、危重型患者。
廣州本輪疫情規模大,波及範圍廣,持續時間較長,當前每日新增個案數仍處於高位。
據介紹,14日,94.8%的新增感染者在海珠區,高度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高風險區域內;近期赤崗街客村片區、江海街桂田片區新發病例數下降明顯。其他區方面,白雲區前期社區聚集性疫情兩個增長點嘉禾街長紅村和同德街粵溪村風險區內首日實現社會面零感染報告,疫情攻堅取得初步成效;番禺區和荔灣區疫情增速下降,趨於穩定;天河區疫情仍有波動;越秀區礦泉街近2日感染人數仍在增加。 總體上廣州疫情多點散發與局部聚集並存,本地疫情與外地輸入疫情交織疊加,社區傳播風險依然存在,防控難度持續加大。
張屹表示,基於當前疫情形勢,經綜合研判,廣州將集中優勢力量攻堅海珠疫情,實施快篩快轉,在高風險區由醫護人員上門采樣,早發現早隔離。(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鄒麗珍、譚錚、符暢)
來源: 羊城晚報
廣州:每日新增個案數仍處高位相關閱讀:
10月21日廣州新增12例本土確診病例,新增多個涉疫場所
2022年10月21日0時至24時,全市新增12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10例在隔離觀察人員排查中發現、2例在高風險區域管控人員排查中發現;新增4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其中29例在隔離觀察人員排查中發現、17例在高風險區域管控人員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和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0例。
截至2022年10月21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8058例。其中確診病例4019例(境外輸入2686例、本土1333例),尚在院治療270例;無癥狀感染者4039例(境外輸入3473例、本土566例),尚在醫學觀察375例。
新增12例本土確診病例和4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情況:
本土確診病例1:女,2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2:女,35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3:女,1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4:女,3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5:男,12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6:女,1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7:男,29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8:男,23歲,居住在花都區赤坭鎮。
本土確診病例9:男,29歲,居住在白雲區嘉禾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10:男,30歲,居住在白雲區嘉禾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11:男,5歲,居住在白雲區白雲湖街道。
本土確診病例12:女,36歲,居住在白雲區龍歸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女,5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女,3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女,57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男,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5:女,43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女,53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7:男,5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8:女,59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9:女,31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0:男,1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1:女,53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2:男,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男,3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4:女,31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5:男,60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6:女,5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7:男,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8:男,4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9:女,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0:女,2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1:女,45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2:男,27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3:男,60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4:男,5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5:男,2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6:女,66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7:男,21歲,居住在花都區新華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8:男,4歲,居住在花都區新雅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9:女,8歲,居住在花都區新雅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0:女,35歲,居住在花都區新雅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1:男,40歲,居住在花都區新雅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2:女,29歲,居住在花都區花城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3:男,42歲,居住在花都區花城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4:女,40歲,居住在花都區花城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5:男,18歲,居住在花都區花城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6:女,17歲,居住在花都區秀全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7:男,30歲,居住在花都區花山鎮。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8:男,31歲,居住在花都區花東鎮。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9:男,25歲,居住在花都區赤坭鎮。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0:男,55歲,居住在白雲區松洲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1:男,32歲,居住在白雲區均禾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2:男,28歲,居住在白雲區鶴龍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3:女,18歲,居住在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4:女,28歲,居住在番禺區南村鎮。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5:女,45歲,居住在番禺區南村鎮。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6:男,24歲,居住在荔灣區沖口街道。
上述58名感染者均在隔離觀察人員或高風險區域管控人員排查中發現。目前已閉環轉運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相關密切接觸者和涉疫場所已管控。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上述感染者新增主要涉疫場所如下:
花都區
秀全街道:嶺南工商第壹技師學院;
新華街道:新華街站前路39號、忠意李便利店、惠購精品超市(金華店);
花東鎮:美宜佳(沿西路)、美宜佳(花鳳店)、如香餐廳;
花城街道:相約苗寨(迎賓大道店)。
番禺區
南村鎮:裏仁洞村(錢大媽、艾米莉化妝品店、永和自選快餐)、南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酸采樣點。
白雲區
白雲湖街道:夏茅村友誼大街、芙蓉興盛便利店(友誼大街店)。
荔灣區
沖口街道:湧邊大街、藍鐘美食店。
新增6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20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情況:
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分別為英國和阿聯酋各輸入2例,巴林和日本各輸入1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0例,分別為新加坡輸入5例,阿聯酋輸入4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各輸入2例,印度、巴林、斯裏蘭卡、法國、緬甸、澳大利亞、美國各輸入1例。
上述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入境後,按全程閉環管理程序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隔離期間檢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即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隔離治療。
南都·奧壹新聞記者 林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