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濟寧孔廟是壹處占地327公頃的古建築群,包括三殿、壹閣、壹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與五十四門坊,整個古建築群氣勢宏偉、巨碑林立,堪稱宮殿之城。來到孔廟從它的布局可以看出所有的建築都是對稱的,兩側幾乎都是壹樣的,給人壹種等級森嚴的氛圍。在孔廟裏還有很多百年的古樹,有檜柏、銀杏、龍柏、紫玉蘭、廣玉蘭等,其中古檜柏已經有六百多年了。站在孔廟的最前面可以看到它的主體建築,正面都刻著萬仞宮墻。而孔廟的四角上有四座角樓,是帝王宮制的象征。而城門的後面,東西兩面各有壹棟石碑被稱為下馬碑,碑上刻著官員人等到此下馬。來到濟寧孔廟不僅可以感受孔子的思想文化,還能從各種制度規定等方方面面體會到古代皇帝對孔子、孔廟的尊重。
TOP.2孔府
上榜理由:中國素有“民不與官鬥”的說法,可見從古至今官與民之間都是相隔十萬八千裏的。然而,有這麽壹片奇葩的建築群,卻偏偏將官衙和民宅合為了壹體,這就是曲阜的孔府啦。孔府又叫做“衍聖公府”,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衍聖公”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的封號,它的規模僅次於明清皇宮的貴族府第,有“天下第壹家”之稱。在孔府這片建築群裏,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檔案和大規模的明清衣冠等珍貴歷史物料,十分值得去壹窺究竟。
TOP.3濟寧水泊梁山
上榜理由:在看過了《水滸傳》,不禁對文章中描述的那片壹望無際的蘆葦蕩心生向往,正是有水泊這樣的天險才有梁山上的眾好漢。如今,梁山雖在,但水泊卻向水滸故事壹樣,成為歷史,只留下八百裏水泊遺跡東平湖。忠義堂作為水滸山寨的主體建築物,它坐落於在水泊梁山風景區的虎頭峰山上。來到忠義堂,我們可以可見在院落的正中央依然懸掛著壹面寫著四個大字“替天行道”的杏黃旗,看著這面旗子,我們的眼前仿佛重現了當年108位好漢聚義在梁山上的風貌和氣概。在忠義堂內,最讓人震撼的是占滿了三面墻壁的大型陶瓷壁畫《梁山泊英雄聚義圖》,畫面雄偉壯觀,氣勢非凡,色彩也是非常凝重。從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打虎英雄武松的雄姿,有執走天涯的魯智深,也有蹲在墻角探頭躬腰的鼓上蚤時遷等等,這幅圖把每位英雄的人物形象都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TOP.4嶧山
上榜理由:嶧(yì)山又名“鄒嶧山”、“鄒山”、“東山”,海拔582.8米,是我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壹,有齊魯名山歸岱嶧的美譽。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嶧山雄峙於“孔孟之鄉”的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南10公裏處,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西側,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它是中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壹。嶧山雖然山不高,但卻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壹身,形成了獨具壹格的自然之秀美。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嶧山自然景觀優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靈"“天下第壹奇山”之美譽。
TOP.5孔林
上榜理由:孔林,又叫做“至聖林”,是孔子的安寢之地,也是參觀孔子家族墓群、瞻仰至聖先師孔子之墓必去的地方。兩千多年來孔家的後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內已約有十萬余座墳冢,可謂是十分的壯觀啦,孔林也是我國目前為止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壹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孔林素來有“下不招蛇,上不落烏鴉”的傳聞,至於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傳說呢?是孔林之中埋藏有什麽秘密法寶嗎?這就有待您來親自解開謎底啦!
TOP.6濟寧寶相寺
上榜理由:寶相寺位於濟寧市汶上縣城西北隅,始建於北魏,被稱為“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壹道場”。寶相寺景區占地600多畝,供奉殿現供奉釋迦牟尼檀木貼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羅漢。存塔宮面積80平方米,塔宮深處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百余件佛教聖物。2011年,寶相寺景區被評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主要景點有影壁、香水海、菩提樹、須彌山、寶相寺、地宮、太子靈蹤塔、禮佛廣場和禮佛大道。2013年5月,寶相寺太子靈蹤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7濟寧孟廟
上榜理由:孟廟,又稱亞聖廟,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亞聖府街44號,為歷代祭祀戰國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廟呈長方形,五進院落,南北長458.5米,東西寬95米.占地4.36萬平方米,折66畝。建築群分東、中、西三路,其以亞聖殿為主體建築,南北為壹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排列。逐院前進,起伏參差,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建築雄偉,院院不同,格局迥異,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和古建築的特點,是國內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代表作品。據《三遷誌》記載:孟廟始建於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座落在城區東北四基山西麓的孟子墓旁。後因瀕受水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又遷徙於現址。歷經金、元、明、清各朝多次重修,累計重修達38次。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地震傾圮後重建。院內有亞聖殿、啟聖殿、孟母殿、致嚴堂等殿宇64間。
TOP.8羊山古鎮軍事旅遊區
上榜理由:羊山古鎮軍事旅遊區地處魯西南革命老區,坐落於金鄉縣西北部羊山鎮駐地,這裏以軍事題材為主題,包含奇石、水韻、古鎮等景觀,還輔以田園觀光、紅色文化、體育拓展等活動,是壹個內容豐富的軍事旅遊度假區。景區目前分為文化紀念區、古鎮文化體驗區、戰役模擬區、拓展運動區、地質公園區、農業生態休閑區幾大部分。魯西南戰役紀念館內有魯西南戰役陳列館和魯西南戰役全景畫館兩個部分,采用“聲、光、電”等現代技術,展現從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到以羊山戰役勝利結束為標誌的魯西南戰役的全過程。館內陳列著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電文、書信等革命文物,以及有關魯西南戰役的影集、錄音、錄像等歷史資料。
TOP.9孔子六藝城
上榜理由:孔子六藝城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南新區春秋路15號,它是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壹生崇尚和倡導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為引線,運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手段,借助音樂、美術、建築等表現形式建造的壹座集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歷史性、趣味性及購物、美食、旅遊、娛樂等多種功能於壹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TOP.10濟寧石門山
上榜理由:石門山位於曲阜城東北25公裏,向西距104國道3公裏,因兩山相對宛如石門開而得名。著名的《易經·系辭》,就是由孔子曾在此撰寫而成;此處也是李白、杜甫結伴遊齊魯時宴別之地;孔尚任出仕前後兩次隱居在此。石門山山峰峻秀,洞壑深幽,林木蔥蘢,風光秀麗。
TOP.11微山湖
上榜理由:微山湖是位於中國山東省微山縣南部的斷陷湖。北與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首尾相連,水路溝通,合稱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積最大,達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傍湖而過。微山湖水面主要歸山東省微山縣管理,而湖西灘地(濕地)使用權由江蘇所有,其中沛縣轄微山湖湖區水面面積約400平方公裏(含部分昭陽湖水面面積),湖岸線長62公裏;徐州市銅山區轄微山湖湖區水面面積約100多平方公裏,湖岸線長60公裏。
TOP.12南陽古鎮
上榜理由:南陽古鎮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位於南四湖北側的南陽湖中,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2014年經過多方努力最終被批準成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微山湖這個北方水鄉裏,由於京杭運河穿湖而過,所以,就在這狹長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壹個曾經顯赫壹時的(運河四大名鎮之壹)—南陽古鎮。她是有東西長3500米,南北寬500米的主島和多個自然的小島組成的,周圍碧水環抱、運河從中間穿過、小巧玲瓏、猶如壹副美麗的水墨畫。2014年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南陽古鎮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再次被世人矚目。
TOP.13尼山
上榜理由:南辛鎮尼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曲阜城東南25公裏,曲阜、鄒城、泗水三縣市交界處,總面積3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2092畝,尼山水庫面積15780畝,國營尼山林場面積4993畝。曲阜公路直通古城曲阜,並與鄉村公路相連接,電力、程控電話配套齊全,交通便利,距嘉祥旅遊飛機場80公裏,離曲阜火車站和京福104國道25公裏。
TOP.14濟寧杏壇
上榜理由: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將正殿後移,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征。
TOP.15濟寧太白樓
上榜理由:太白樓在中國壹***有四處,分別是濟寧太白樓、馬鞍山太白樓、歙縣太白樓、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白故居太白樓。四處各具風格,濟寧太白樓肅穆沈靜,馬鞍山太白樓莊嚴輝煌,歙縣太白樓古樸素雅。其中李白在濟寧生活二十余年,日日在太白樓上飲酒賦詩,李白在此得到玄宗皇帝的征召,受到玄宗皇帝的賜還後又歸於此。所以濟寧太白樓與李白最為密切。太白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之壹,其自身悠久的歷史始終見證著詩仙李白文化在濟寧的傳承,是壹代代濟寧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標。
TOP.16濟寧周公廟
上榜理由:山東省曲阜城東北裏許處的周公廟,是全國三大周公廟之壹,全稱文憲王廟,亦稱元聖廟,是祭祀周公的廟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為"元聖",故又得名為元聖廟。
TOP.17濟寧博物館
上榜理由:濟寧市博物館始建於1985年5月,是壹處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覽的綜合性場所。博物館占地2.1公頃,總建築面積萬余平方米,館由東部的鐵塔寺和西部的仿古建築組成。
TOP.18少昊陵
上榜理由:少昊陵古稱雲陽山,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東4公裏處的高阜上,有“中國金字塔”之稱,相傳為少昊的墓地,是中國著名古陵之壹。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之壹少昊的墓葬,位於曲阜城東4公裏的舊縣村東北。據記載,黃帝之子少昊建都窮桑,後徙曲阜,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葬於魯故城東門之外的壽丘。陵闊28.5米,高8.73米,頂立12米,形如金字塔,故有“中國金字塔”之稱。2006年12月7日,少昊陵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TOP.19濟寧北湖
上榜理由:太白湖位於濟寧城區南部屬於濟寧市北湖區(原屬任城區),因處南四湖(微山湖)最北端而得名。為國家級AAAA級景區。太白湖總水面積18000余畝,是集遊樂、休閑、度假、養殖、水上運動、生態保護於壹體的旅遊觀光勝地,富含多種動植物產品,為濟寧增添了壹抹亮色,同時為濟寧人民的生活和經濟做了不小的貢獻,掀起了新壹輪旅遊風氣。
TOP.20孟子故裏
上榜理由:孟子出生地,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城南15公裏的鳧村內,孟母林之西。元代曾加修復,現有孟子故裏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孟母池等。山東省鄒城是亞聖孟子故裏,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境內***有各類文物古跡300余處,其中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有孟廟、孟府、孟林、孟母林“四孟”古建築群;有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北周時期的鐵山、崗山、葛山、尖山“四山”摩崖石刻;有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宮殿之壹-明魯荒王朱檀墓;有歷史文化名山-嶧山。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構建起鄒城獨具特色的“山·水·聖人”綜合旅遊區。
TOP.21辟雍
上榜理由: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東漢以後,歷代皆有辟雍,作為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除北宋末年為太學之預備學校(亦稱“外學”)外,均為行鄉飲、大射或祭祀之禮的地方。漢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北魏酈道元《水經註·谷水》:“又逕明堂北,漢光武中元元年立,尋其基構,上圓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於其下,為辟_也。”元方行《送賈彥臨訓導霍邱》詩:“承恩自合歸宣室,論道安能老辟雍?”清錢泳《履園叢話·碑帖·周石鼓文》:“高宗純皇帝以乾隆庚戌親臨辟雍,見石鼓漫泐,為立重欄,以蔽風雨。
TOP.22奎文閣
上榜理由:山東曲阜奎文閣,始名藏書樓,孔廟三大主體建築之壹。始建於宋天禧二年。
TOP.23顏廟
上榜理由:顏廟又稱復聖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陋巷街北首與孔府後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廟始建年代不詳。原建於曲阜城東北三公裏的五泉莊附近。元初重建,經十年落成。元大德末,舊廟毀。公元1317年(元延_四年)遷其至陋巷故址。公元1594年(明萬歷二十二年)修建,奠定現存規模。顏廟已有680年的歷史。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三孔”的擴展項目,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TOP.24鐵塔寺
上榜理由:鐵塔寺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中心古槐路東,又名崇覺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至今已有壹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1988年,寺內鐵塔及周圍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5孟林
上榜理由:孟林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北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2006年5月25日孟林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6金聲玉振坊
上榜理由:金聲玉振坊,石刻,進孔廟的起點,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間四柱式石坊,石鼓夾抱,4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壹個雕刻古樸的獨角怪獸“辟天邪”,俗稱“朝天吼”。兩側坊額淺雕雲龍戲珠,明間坊額填色4個大字“金聲玉振”,筆力雄勁,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書法家胡纘宗題寫的。
TOP.27鐵山公園
上榜理由:鐵山摩崖刻經,位於山東鄒城西市北二裏鐵山公園內,俗稱南崗,通高八十米,刻石高六十六點壹米,寬十六點四米,總面積為壹0八五平方米。
TOP.28孔子文化園
上榜理由:孔子文化園是集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閑旅遊、餐飲購物、文藝演出、國學講堂為壹體的開放式儒家文化主題公園。位於曲阜孔廟正南300米處。2016年12月5日,國家旅遊局通報,孔子文化園4A級景區被通報批評。
TOP.29微子墓
上榜理由:微子墓在微山島西北部的壹個小山上,海拔91.6米,山雖不高,卻是全島的最高點,山因微子墓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縣也因山而冠名。微子,名啟,是殷帝乙的長子,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微子為宋國始祖,死後葬於宋國留邑(留縣治,今微山島西湖內)東山上,即今微山島上。他的後裔,以殷為姓,依墓而居,啟為殷始祖。微子墓呈圓形,高10米,底徑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中間主碑(高2.23米,寬0.88米,厚0.18米)正文為漢丞相匡衡題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寫橫額“仁參箕比。”語出《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陰有小字,難以辨認。
TOP.30鐵西公園
上榜理由:鐵西公園是兗礦集團公司投資興建的集園林藝術、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為壹體的綜合性公園。具有動靜結合、中西結合、古典與現代結合和園林與遊藝結合的特點。壹期工程始於壹九八四年,由原兗州礦務局委托南京金陵園林設計院設計,鄒城市政工程公司施工,有23個建設項目,工程建築以圍繞水面的江南古典園林建築為主,全部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主要有蘇式北門、清風亭、牡丹亭、湖心亭、蘇式長廊、水榭、副亭、扇亭等園林建築。二期工程於壹九九六年啟動,委托上海園林設計院設計,集團公司37工程處和建安公司施工,遊藝設備由上海遊藝機公司設計制造、安裝。其中有400米單環過山車,30米觀覽車,24座木馬遊轉,貝貝飛船和遊船等,並預留有卡丁車場地。園林綠化方面,植花、草、樹林五十多個品種,種植草坪1.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