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親子閱讀走進西鄉蠔業社區(2)——《好餓的小蛇》

親子閱讀走進西鄉蠔業社區(2)——《好餓的小蛇》

Hi,親愛的朋友,?妳家是否也有個頑皮的小家夥?餓了的時候無論什麽都大口吃掉,吃飽了就呼呼大睡,喜怒哀樂都溢於言表,是個簡單、快樂、?自信、驕傲的小勇士?如果有,那麽本期繪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TA?了!

11月15日下午16點,我為寶安西鄉蠔業社區2-4歲小朋友的10組家庭帶來壹場《好餓的小蛇》?繪本主題活動。

開場前先進行自我介紹,歡迎每組家庭的到來。接下來介紹本期繪本活動主題,跟小朋友們強調了活動秩序和規則。故事這就開始了~

1、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蛇吃各種食物之後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

(2)學習使用恰當的詞匯來描述物體的顏色和形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大膽說出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猜測、表演中,學說故事中的短句,通過扭動身體,促進身體語言協調發展。

(5)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體驗閱讀的快樂。

2、繪本導入

結合繪本內容,我選擇以形狀認知來導入活動。我向小朋友們展示了壹個由各種形狀組成的時鐘,我們壹起來認知形狀,了解每種形狀的差異。本期的繪本故事跟很多形狀都有關系,也有可愛的小蛇參與?,小朋友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

3、繪本講讀

繪本講讀過程中,我引導孩子們觀察繪本封面(動物認知、形狀認知、細節觀察),簡要介紹作者、譯者、出版社、出品方等?信息。講讀過程中主要圍繞以下要點展開:

(1)引導小朋友們觀察封面和封底,小蛇以睡覺開始,以睡覺結束,感受期間覓食過程中的愉悅和滿足。

(2)引導小朋友們大聲說出第1天到第6天好餓的小蛇分別吃了什麽?什麽顏色?什麽形狀?什麽味道?(食物名稱、顏色、形狀認知)

(3)引導小朋友們觀察小蛇吃掉食物後肚子的形狀,感受驚喜和快樂。

(4)通過語言重復,引導小朋友們集體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感受聲音韻律的魔力。

(5)鼓勵小朋友們用力張大嘴巴、大聲打嗝,模仿小蛇“吞”食物的動作,感受美味食物帶來的愉悅。

(6)隨著第6天壹棵掛滿蘋果的樹的出現,整個故事被推向高潮,給小朋友們帶來巨大的驚喜和想象空間。我引導小朋友們大膽想象好餓的小蛇是如何吃掉蘋果樹的,鼓勵他們上臺模仿小蛇爬樹的樣子,體會付出努力之後收獲的快樂。

(7)同壹片樹林,因為好餓的小蛇,前後出現了差異(蘋果樹被吃掉了),引導孩子們觀察兩幅圖片的差異,推測想象中間發生了什麽。

(8)好餓的小蛇在發現美食、大口吃掉美食、吃完美食等不同環節,其表情有明顯的差異,引導孩子們觀察並表述差異性。

(9)?好餓的小蛇吃掉蘋果樹之後的表情引起爭議,有的孩子認為它已經死掉了,有的認為太撐很不舒服,有的則認為很滿足、很享受。通過翻頁,讓孩子們獲取答案,感受繪本翻頁的魅力。

4、拓展延伸

在繪本裏,作者用幽默詼諧、大膽想象的方式向我們呈現了好餓的小蛇6天的覓食經歷,順其自然,我請孩子們來延伸故事,創作第7天-第10天這四天裏好餓的小蛇又發生了?什麽有趣的故事。

我找了壹個抽獎箱,在裏面放置事先準備好的食物卡片(與繪本裏出現的食物不重復),給四次機會,請四個小朋友來抽取對應的食物,並模仿好餓的小蛇吃這個食物的樣子(表情、聲音等)。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場面非常熱鬧,表現方式也活靈活現,完美地將前述繪本故事中呈現的要點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認知和素養,深深被他們參與的熱情所打動。

5、教學總結

(1)壹起發現韻律的美: 不斷重復的語句和易於幼兒發音的詞——“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妳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麽樣?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2)壹起發現好吃的美食: 認知蘋果、香蕉、飯團、葡萄、菠蘿等食物。請小朋友看壹看、敲壹敲、聽壹聽、聞壹聞、摸壹摸、嘗壹嘗,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為低幼階段的寶寶建立豐富的食物認知和全方位的立體感知與體驗。

(3)壹起做壹條好餓的小蛇: 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體驗閱讀的快樂。壹起探索和發現更豐富的表達,提升創造力和想象力。

6、總結反思

(1)在參與的小朋友中,有壹個小女孩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她能發現很多其他小朋友沒發現的小細節,每壹個互動問答中都積極舉手,答案也堪稱典範。在推薦閱讀書目中我提到宮西達也的《神奇雨傘店》,活動壹結束,她媽媽立馬帶她去書店找到這本繪本,要為始終默默支持她的媽媽點贊!

(2)這次參與的家庭有壹半是來自上壹期活動,壹來感受到家長們對閱讀的重視,二來也驗證了自己的功底?在逐漸鞏固和紮實,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和肯定。

(3)社區工作人員向我們推薦了“學習強國”這個寶藏App,可以免費獲取很多付費App裏才有的內容(如凱叔講故事、樊登小讀者等),漲知識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