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食加工

美食加工

01

首先,我要明確壹點,這個“蚯蚓包”只是根據我家鄉的當地方言進行的直譯,但它確實與我們常見的“蚯蚓”沒有任何關系。至於為什麽叫蚯蚓包,我孤陋寡聞,真的不知道。

對了,這個蚯蚓包我真的只吃過壹次。我姐給我的,那是1992。

那壹年,我奶奶去世了。在我們的家鄉,有人去世的那壹年,“孝順家庭”不能包粽子和蔬菜餃子。我說不出為什麽。這裏好像有這樣的習俗。

但是我大姑知道我愛吃蔬菜餃子。其實老家的人都知道我愛吃蔬菜水餃,而且是不要命的那種。

於是我大姑特意做了蚯蚓袋送到學校給我充饑。那壹年的蚯蚓包真是又香又甜,以至於20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能想象到蚯蚓包的美味和我的想象。

02

我記得很清楚,那是1992冬季至日的第二天,我父親來看我了。

除了帶來必要的大米和壹些錢外,父親還像對待珍寶壹樣在懷裏拿出幾個蚯蚓袋,並告訴我:“阿清,妳看,這是我大姑專門為妳制作的蚯蚓袋。她知道妳喜歡蔬菜餃子,今年即使妳回家過冬天的至日,妳也吃不到家鄉的蔬菜餃子,所以我讓幾個人把蚯蚓袋寄給我。”

看著父親手裏來之不易的蚯蚓袋,我非常感動,突然明白了壹個道理:如果這個人貪婪到壹定程度,那壹定是好事。事實並非如此。連我大姑都知道我愛吃蔬菜餃子,還特意給我做了蚯蚓包。

我知道做蚯蚓饃不容易,比蔬菜餃子還麻煩。

因為那時候我們都很窮,窮人家做壹次蔬菜餃子都不容易,尤其是以蔬菜為餡料的餃子,更不用說以肉為主要成分的蚯蚓餃子了。

所以,雖然我很喜歡吃蔬菜水餃,但我真的沒有吃過她的雙胞胎妹妹——蚯蚓包。

我壹直不明白這件事。今天下午,我碰巧同時和我嫂子和我三姐壹起煮餃子。我突然明白了這件事:我不經常吃蚯蚓包的原因是因為它需要更多的肉,所以我的家鄉很省錢,所以我很少做這種消耗肉的蚯蚓包,對嗎?

03

因為蚯蚓包,它確實與其他餃子食品不同。

首先,它的皮膚和其他人都不壹樣。

它的皮不是面粉,也不是芋頭,也不只是糯米粉,而是紅薯和糯米粉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家鄉餃子的柔軟,又有紅薯的香甜,這是它美味獨特的地方之壹。

第二,剛才提到了,它的餡料和別人不壹樣。

在我的家鄉,蚯蚓包有兩種餡料,壹種是甜的,另壹種是鹹的。

甜餡通常由花生粉或油炸芝麻加糖和油制成。這種餡料很香很甜,但也很油膩,但因為相對便宜,大多數人會選擇甜的。

還有壹種餡料是鹹的,幾乎都是純瘦肉。在20世紀,吃餃子和其他東西改善了生活。誰能奢侈地用純瘦肉做餡?也許這就是我幾乎沒有吃過蚯蚓包的最關鍵原因。

但我天生不喜歡糖,所以我唯壹壹次吃蚯蚓袋時,我阿姨把它做成了鹹的,而不是甜的。

第三,蒸它用的布不壹樣。它用高良姜的葉子代替各種紗布。

第壹次吃蚯蚓袋的時候,我真的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天哪,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麽好吃的東西。為什麽我壹直沒吃它們?

因為蚯蚓包,既有紅薯的醇香,又有肉的鮮美,再加上我家鄉特有的燕山的清香,好吃而不膩。咬上壹口,裏面的肉就會立刻溢出來,然後就會充滿妳的口腔,那種香味,那種甜味早就統治了妳的舌頭甚至全身的細胞。

再吃壹口,嘴裏還是滿滿的香味。這時妳可以仔細分辨肉的鮮香這是紅薯的甜味這是已經滲透到皮和餡中的紅薯的香味而紅薯的甜味和瘦肉的鮮香都在紅薯香味的作用下這是壹種完美的真正的甜而不膩、香味十足...

04

有些東西,吃過壹次,就能記住壹輩子,就像我在1992的冬季至日第二天吃的蚯蚓袋壹樣。

然而,這些年來,或錯或錯,我準備了紅薯和糯米粉,或我有紅薯和糯米粉,但我在家鄉找不到燕山的葉子,所以我不能再吃家鄉的蚯蚓袋。

今天不知道為什麽,我突然想吃蚯蚓袋。早上,我甚至下意識地堅持蒸紅薯。當我中午回來時,我意識到也許我應該做壹些蚯蚓袋來治療那些饑餓貪婪的細胞。

因為紅薯是現成的,燕的葉姐姐很久以前就送來了,糯米粉和瘦肉可以在社區下面隨時買到,所以制作蚯蚓袋變得很容易。

直到準備做蚯蚓包的時候,我才想到壹個很重要的問題:雖然我吃過蚯蚓包,但從來沒見過人家做,也沒人教我不會做。

於是我立刻遠程向老家的三姐求教,但我真的沒想到,此時我的嫂子和三姐也在煮餃子。我沒想到的是,壹個老嫂子從來沒做過蚯蚓包,更別說三姐了。

就這樣,壹邊討論,三個女人“我覺得”教我做了人生中第壹次蚯蚓包。

可能是因為紅薯涼了,可能是因為糯米粉加的少了,也可能是因為技術不夠。雖然我學過經書,但我還是把記憶中的蚯蚓袋做成了四不像。

把他們的長相發到朋友圈引來無數討論,但我知道除了家鄉的人根本沒人知道。它叫蚯蚓包,沒人知道它的成分是什麽。

但無論如何,我認為我成功了:首先,它是我家鄉的蚯蚓包。雖然看起來有點醜,但看起來還是很像;第二,最重要的是它很好吃,因為我兒子壹次吃了六七個。至於我吃了多少,我不好意思說;第三,最重要的是我的願望實現了,因為多年後,我終於制作了我的第壹個蚯蚓袋。

我第壹次吃蚯蚓袋已經26年了。

感謝大姑姐不厭其煩地給我送蚯蚓包,感謝三姐給我送高良姜葉,感謝朋友圈裏壹堆吃貨的各種“建議”。在阿清吃“天才美食家”讓我更加欣慰和難過:雖然我做出了家鄉蚯蚓包的樣子,但我吃不到家鄉的味道。

故鄉的月是圓的,故鄉的人是親人,故鄉的蚯蚓包也是香的。冬天的至日已經過去了,但我仍然想念家鄉關於冬天的至日的點點滴滴,想念在冬天的至日給過我溫暖、愛和溫暖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