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恩施特色小吃

恩施特色小吃

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腐。恩施土家人對合渣有著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兵荒馬亂之年,由於糧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

豆皮

豆皮成品色澤乳白,有淡淡香味。恩施豆皮又分米豆皮,綠豆皮,包谷(玉米)豆皮,其中以米豆皮最受歡迎。在恩施的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豆皮,豆皮可謂是恩施美食中不可缺少的壹味,也是恩施人生活的壹部分。

格格

格格”乃是用辣椒渣混和其他主料蒸出來的。在恩施街頭的小飯館門口妳隨處可見,有許多極小的蒸籠在旺火上蒸,而這蒸籠裏的東西便是“格格”了。“格格”的品種有很多,有牛肉格格、羊肉格格、豬肉格格、肥腸格格等。

蒓菜

福寶山蒓菜相傳為古代神山所賜,是水中壹珍,自晉代以來為歷朝皇宮禦案之貢品,皇室宮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涼拌,尤其是與魚肉、熟雞、火腿、香腸等配在壹起做湯,鮮嫩可口,風味獨特,鮮脆、滑嫩如魚髓、瓊脂。

油茶湯

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裏就發慌”,“壹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土家油茶湯用食用油炸適量茶葉至蠟黃後,加水於鍋中,並放上姜、蔥、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沸後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花生米、黃豆等“泡貨”即可食用。土家油茶湯是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之壹,也是土家人非常鐘愛的傳統食品,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壹碗油茶湯。土家油茶湯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堪稱中國茶文化壹絕,源遠流長。至今在全州,特別是在鹹豐、來鳳等地盛行。

薇菜燒臘肉

薇菜,是壹種名貴的天然野生草本植物,俗稱貓兒蕨、蘭莖苔,用它來炒臘肉,色澤鮮艷,臘香味美。做法是:將薇菜用水沖洗,將臘肉(或火腿)切片、紅甜椒切絲、生姜和大蒜切片待用。鍋置竈上,放少許油,後置入小火鍋,淋上香油及紅油。最後撒上蔥段即成。

炸洋芋

“洋芋”就是土豆,在恩施的街頭,有很多賣炕洋芋的小攤,清江河姊妹大橋上,幾十個中老年婦女天天在人行道上賣炕洋芋。她們壹般用特別小的那種洋芋,用恩施人專用的洋芋刮刮,薄薄地刮掉壹層土豆皮。小爐子裏燒著蜂窩煤,火上的平底鍋中擺滿了小洋芋,倒上熟菜油,蓋上鍋蓋,細細地燜。過壹會再翻壹翻,壹直到所有的洋芋都二面黃,再舀起來放進另壹個鍋中,加鹽、辣椒、花椒、蔥、姜、蒜,飛速翻炒幾下,把這些佐料都在洋芋上拌勻了,就可以賣給人了。兩塊錢壹小碗,捧在手裏,用牙簽戳了邊走邊吃,也是壹件小樂事。

刁子魚

巴東神農溪出產的刁子魚肉質細嫩、味美少刺,將它與姜絲、幹椒、芝麻以及各種調味料壹起用大火煸至皮脆裏嫩,香辣無比,非常開胃。

神豆腐

在鹹豐民間,每到炎夏季節,農家常用壹種樹葉來制作成“豆腐”食用。這種樹葉作成的“豆腐”,鄉下叫神豆腐或觀音豆腐。傳說是觀音菩薩在災荒之年點化窮人用這種樹葉制作豆腐充饑度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