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火鍋的種類、作用:
加入中藥鍋底的滋補火鍋可健體驅寒,在寒冷的冬季格外受人們青睞。據濟南市中醫醫院主任中藥師陳家驊介紹,藥膳火鍋類似於中藥的煎藥鍋,是最能發揮中藥長處的烹飪方法,用得好,可以在享受口福的同時獲得健康。他說,冬季人體陽氣潛藏,順應自然環境、生理環境,吃合理科學的藥膳火鍋,可以治療臟寒類、風寒類疾病。
臟寒類疾病是由內寒引起的臟腑陽氣不足,分為脾胃虛寒和腎陽虛兩種類型。
脾胃虛寒主要表現為胃炎、食欲差、食量較小、十二指腸潰瘍、腸炎、四肢發涼、倦怠乏力、飲食稍不註意即容易腹脹腹瀉等。虛證者,宜用人參(小紅參)、山藥、黃精、蓮子、甘草等作為火鍋底料,這些藥物屬於藥食兩用種類,藥性平和,補益中氣;寒證者,還可加入肉桂、甘姜、生姜、小茴香、大茴香、山奈、肉豆蔻、胡椒、蓽菝、草果、草豆蔻等常用的調料,能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這些藥物做火鍋底料,其他蔬菜可以自由選擇,高蛋白、高脂肪、油膩的食物應盡量少用。值得註意的是,辣椒既能散寒,又能溫胃,但有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不能吃。
腎陽虛主要表現為肢冷畏寒,生殖功能衰退(男性陽痿、早泄,女性宮冷不孕、性冷淡等)。宜用巴脊天、肉蓯蓉、鎖陽等作為底料。除此之外,腎陽虛者還可經常食用鹿頭湯、附子狗肉湯、當歸生姜羊肉湯。
風寒類疾病即寒濕病,主要由外寒、外濕引起,如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既有外傷又有外寒濕的老年陳舊性腰腿疼等。用辣椒、花椒、桂枝、淫羊藿等作為火鍋底料,可以散寒祛濕、溫經通絡。
陳家驊介紹,以上所說的火鍋底料品種,都是甜的,好吃不苦。但藥膳火鍋並非人人能吃,首先,需要辨證施補,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底料;其次,具體的底料種類應根據醫師、藥師、廚師三者結合而定,選擇藥食兩用品種,並兼顧口味;第三,要堅持適量原則。值得壹提的是,體弱及年老者,吃辣的火鍋應註意不要出大汗,否則會留有後患。
寒冷冬季,火鍋特別“火”,但食用火鍋也有諸多禁忌。陳家驊介紹,火鍋裏的油特別多,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腦血栓、血液黏稠度高、膽固醇高、肥胖等患者不宜吃火鍋。另外,中焦、下焦濕熱的人也不宜吃火鍋。中焦濕熱即脾胃濕熱,營養過剩、應酬多的人往往有中焦濕熱的表現,如腹脹、納呆(食欲低)、大便黏膩不爽、口臭、口苦、舌苔黃厚膩、脈滑等。下焦濕熱主要表現為闌尾炎、尿道炎、痛風性關節炎、男性前列腺炎、女性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