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敗,悲觀者只會嘆息,樂觀者便會微笑地接受;面對失敗,愚蠢者只會選擇逃避,智慧者則主動改變命運。
項羽沒有接受失敗,所以他給後人留下的是末路英雄的悲壯;崔久峰沒能正視現實,所以他給人們留下的只是悲觀者的絕望;貝多芬接受了耳聾的現實,所以他留給人們煌煌不朽的傑作;張海迪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並以凡人難以想像的勇氣與命運抗爭,所以在她的身上才會閃射出奪目的光彩。
事實告訴我們,過去已成定局,無可改變,我們只有牢牢地把握現在,勇敢地去開創未來。因此,與其停留在昨日的嘆息中,不如趁自己還能走,還能聽,還能看,還能思考,多走壹段精彩,多聽壹些感動,多看壹場美麗,多想壹點幸福?不走不動,不看不想,哪會有希望?哪會有現狀的改變?
科學告訴我們,真理有它適應的氛圍。林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許多的?不可能?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現在的必然難道就壹定是將來的必然嗎?事在人為,壹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中國近代史有過多少次痛苦的失敗?這些失敗打倒了許多人,也造就了許多人,更造就了中國革命的成功。
當學會並接受改變的時候,我們知道,其實失敗並不可怕。現實也沒有太多的機會讓我們哀嘆,因為妳不敢面對現實,改變現實就失去了基石;沒有改變,未來就失去了希望;沒有希望,路就會在自己的腳下消失。
有人說,人生80%的時間總是用來做20%的事情,而且是次要的。但當我們學會接受這些渺小的、無關緊要的壹瞬間,就會有更多的時間改變人生的道路,去創造人生的輝煌。
當學會並接受改變的時候,我們留給困難的,只是我們踩過的堅實的腳印。
關於接納的作文二小時候,我對自己很不滿意。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無能、最孤僻、最不懂得如何結交朋友的孩子。有些時候,我真的非常討厭自己。
長大以後,我的情況也沒發生什麽變化。我搬到了另壹個城市,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拋開我的過去。我以為,那裏沒人認識我,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喜歡吹牛,不會有人知道我浮躁的毛病,不會有人知道我隨便走進哪個房間,就會搶盡風頭,讓別人連句話都插不上;我以為,這樣我所有的缺點就都不會被人發現。
結果我發現我錯了。無論我搬到哪裏,總還是原來的那個我。
到了新的城市之後,我在壹家公司的培訓部工作。有壹天,我所在的部門舉行了壹場心靈成長主題講座,主講者的壹段話讓我至今仍然難以忘懷。她說:
妳那些所謂的?缺點?,妳身上那些自己都不喜歡的特質,其實是妳最寶貴的財富,只不過表達的程度有點過於強烈了。這就好比放音樂,如果音量開得太大,就會讓人感覺有些不適應。只要妳能把這種特質的?音量?調回去,妳自己?以及妳周圍的所有人?就會意識到,妳的?缺點?其實正是妳的優點。它們可以為妳所用,而不是成為妳的絆腳石。妳唯壹需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把這些特質表現到適當的程度,不要過度。
我當時感覺仿佛被雷擊了壹樣。過去,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話。我本能地感覺到,她說的每壹個字都是對的。我所謂的吹牛,其實是自信心的過度表達;我所謂的浮躁,其實是積極思考過度的結果;至於我所謂的愛出風頭,其實是我的領導力、說服力和表現欲過度表達的結果?這些東西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
我意識到,我這些所謂的?缺點?,其實也是別人經常誇獎我的優點。怪不得我總也沒法徹底把它們改掉!
當我能夠正視自己內心的陰暗面,正視自己的所有缺點時,也就意識到了這些?缺點?的積極意義。我只需要引導自己的行為,既不刻意壓抑自己,也不刻意否定自己,這樣就可以化缺點為優點。
現在我知道,承認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擁有完整的人生,是壹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統壹體,是各種積極與消極的特質彼此調和的結果,無論少了哪壹方面都稱不上完整。
最終,我學會了承認自己,接納自己,做自己的朋友。
關於接納的作文三接納改變,善於改變,走壹美麗的人生路途。
?題記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壹些改變,面對這些改變,我們應該做的不是煩躁地對待,而是用壹顆平靜的,善於接納的心去面對生活的改變。
生活中,的確存在著不少的改變,這些改變我們可不可以接納,那就要看妳的心境和勇氣。接受不可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翻看歷史,古今中外,多少名人無不是能接納不可以改變,改變可以改變的。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是壹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可惜他生不逢時,有才能卻不被重用,又因政見不合,屢次被貶。面對貶官的失落,他表現出的不是沮喪,而是壹種豪邁,壹種豁達。當他貶官嶺南的時候,他道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超然豁達。
面對無可改變的事實,他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光明。這或許就是他能奪冠壹時,流芳百世的重要因素之壹吧!
作為偉大的物理學家,生活在壹個封建社會下仍能保持著自己的目標,打破了十六、七世紀的封建制度,建立了壹個科學的學說。這就是牛頓。在當時的社會下,真理被可惡的教會埋沒得幹幹凈凈。牛頓仍用自己的看法來改變這個無知的社會。於是,創造了偉大的科學理論。並且他發出這樣的見解_?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面對當時的封建,牛頓敢於改變,善於改變,終於使他成為了科學界中的巨人。
接納我們不可以改變的,善待生活。善於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走出我們的精彩。
我們不可以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我們不可以改變我們的樣貌,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表情?
或許,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接納不可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才能活出我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