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妳越忙,越累。我該怎麽辦?

妳越忙,越累。我該怎麽辦?

其實很多人都會遇到壹個問題,尤其是在工作之後,那就是過度勞累和肥胖。

某網站曾對2500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4.8%的受訪者工作後體重增加,其中工作三年左右是肥胖的高發期,超過1/4的人體重比入職時增加了5公斤。

而且我經常遇到壹個現象,就是越忙越累,越累越胖。

我是12年畢業的,當時的體重是68kg(身高176),所以體重還是很標準的。工作三年,也就是15,最大體重已達78kg。總共增加了10kg。

到現在為止,我經歷了三次減肥,都成功了,但前兩次是通過跑步瘦下來的,結果可想而知是反彈了。

這就是我今年第三次減肥的原因。目前沒有反彈,但是越吃越瘦。所以我稱之為科學減肥減脂,這也是最系統的減肥計劃。

為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過度勞累和肥料問題,我們實際上可以衍射三個方面:

1:能源管理

2.習慣形成

3.科學減脂

時間就像壹塊海綿,妳可以擠壓它…

我以前很相信這句話。

直到我覺得我的身體完全被切斷了,我根本不想做任何事情。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發呆。我不想再做所謂的時間管理了,所以我真的必須註意我的身體,這是所有能量的來源。

這種感覺在突擊考試中尤為明顯。達到壹定閾值後,就完全沒有效率了。雖然肉體還在,但靈魂已經不在了。這個時候,不如聽聽休息的效率。

能源管理模型

模型是思維的簡化。為了徹底解決能量問題,專門找了壹個思維模型:能量金字塔。

如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

全情投入=充沛的體力+積極的情緒+始終專註的註意力+清晰的意義感。

概念太多了,怎麽做?

1)飲食

基本原則:少油少糖少鹽多菜少肉。

在三餐食譜中,遵守早餐吃好、中餐吃好、晚餐少吃的原則。

早餐:1/2蔬菜,1/4水果,1/4主食,雞蛋是必須的。

中餐:七八分鐘就夠了,不然下午就困了。

晚餐:晚上8點以後不要吃東西,不要想著宵夜,或者早點睡覺,這樣就不會錯過泡面的味道了。

鍛煉身體

運動和學習壹樣,是反人類的。

我的習慣是將運動分解到最小粒度,在身體做出反應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在到達阻力邊緣之前就結束了。

我經常做的是早起出去跑1公裏,很容易堅持沒有抵抗力,但是會增加多巴胺…

睡眠

關於睡覺,在《科學學習》這本書中,顛覆可以是我20多年來的認知。

舊認知:午睡半小時。

新認知:要麽睡15分鐘,要麽睡1小時,否則會迷迷糊糊。

實測非常有效,理論上合理利用了睡眠周期。所以我現在中午只睡15分鐘,睡醒後精力超級充沛。

學會睡壹個聰明的午覺是快速恢復精力的秘訣之壹。而睡好覺也是高效學習的秘訣之壹。

關於睡眠的其他經歷:

早睡早起,10:30-6:00,固定時間早起。

睡前可以通過泡腳、看書、喝牛奶、聽音樂等方式幫助睡眠。

最好有睡眠記錄儀,壹般是mi波段的,可以監測睡眠質量。最重要的是看深度睡眠的比例。比例越多,睡眠質量越好,這有助於從數量上提高妳的睡眠質量。

積極的情緒可以將情緒轉化為寶貴的能量。

那麽,當妳心情不好時,該如何切換呢?

答案是FM。

我經常使用的幾種FM工具如下:

1:聽音樂,最好是沒有歌詞的音樂,尤其是鋼琴曲。

2:?閱讀,尤其是心流的狀態。

3:?看電影,電影可以讓自己沈浸在另壹個空間中,而FM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最高的方式就是去電影院,尤其是巨幕3D。

4:?運動,身體和大腦總有辦法在路上出汗,這是最容易調整頻率的。

5:?人們在與人交談時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找人敞開心扉也是壹種FM工具。

楚謹·吳雄在《像門外漢壹樣思考,像專家壹樣實踐——科學研究的成功之道》壹書中提到了“思維體力”的概念。所謂思維體力就是能夠不斷集中註意力,做出非凡的專家。

註意力決定能量輸出的方向,重要的事情需要高度集中。

有兩種常見的東西:

1:被動應對輸出,如回復郵件、閱讀微信等。

2.系統和創造性的產出

多人同時多線程,其實是第壹種。第二種通常難以多線程化,這通常會導致拖延,因此壹次只能做壹件重要而復雜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慢就是快…

那麽我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專註力呢?我是這麽做的。

1:設定盡可能明確的目標。

早上做事之前,我會列出壹天的計劃任務和優先事項。這裏有壹個誤區:單子很多,但往往沒完沒了,心理壓力很大。

所以現在單子後面只剩下三項,最難的壹項先做,壹次只做壹項。

2.通過錄音,清除大腦碎片信息。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外腦完全可以代替記憶。

現在有很多軟件,其中EverMemo和知識星球是我最喜歡的。前者的優勢是可以實時同步到Evernote,後者的優勢是可以按照時間軸記錄,評論可以隨時修改。輝哥經常用朋友圈錄音。

哪個工具適合妳並不重要。

3.充分利用大腦的特性

成年人的專註力壹般只有25分鐘,所以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比如學習的時候要休息,要麽持續學習,要麽效率好,有時候會越來越低。

尼采說過:

只有知道生命的意義,我們才能忍受壹切。

意義感就像航海時看到燈塔,開車時看到路標會產生持久的能量。

就像我經常跑步的時候,經常在堅持不下來的時候把下壹節課樹作為階段性目標,很容易堅持下來。

事實上,理論方法再好,最終也要靠自己實現。人性是懶惰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人類行為的本質,以便更好地養成習慣。

因為學習、減肥、投資、自律和成長都是反人類的,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以便更好地利用自己,而不是依賴堅持和堅持。

福格行為模型

為了克服習慣養成過程中的困難,

行為公式B=mat

男:動機

答:能力

t:觸發器

從以上三點出發,比如早起,我會設計幾個小環節來幫助自己形成習慣。

體驗早起的快樂,因為妳可以有三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妳可以看書和做早餐等。,讓早起成為壹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快樂是美好的,所以可以有期待,用早起打卡軟件通過堅持天數和不定期交友來尋找歸屬感。這樣我會越來越早起,而且意願很強。

不要壹開始就高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做的事情拆解到最容易實現的顆粒度(少花時間、金錢、體力、腦力等。).

其實核心詞就是拆遷。

例如,我會每天練習跑1㎞,這可以隨便實現,如果是壹件大事,它將只需要10分鐘。

我早起的觸發信號是鬧鐘,然後它慢慢變成陽光。

跑步的導火索是放在旁邊的跑鞋。

所以通過這種行為模式,我有意識地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1:早睡早起

2.早起跑步,每天1公裏。

3.每天做營養減脂早餐需要10分鐘。

4.每天看書

5:每日恢復

當事情對妳來說變得容易時,就不會有拖延癥了,全靠劈話。

關於減肥有三個舊觀念需要改變。

1:減脂不等於減肥。不要從大胖子減成小胖子。

2.運動,但飲食不控制。

3.慢跑減脂的效果很壹般。

說到減肥,人們經常說的是閉上嘴,邁開腿。乍壹看,這句話並沒有錯,但接下來該怎麽辦,很少有人能接得住。

很多人減肥的時候盯著體重看是不是瘦了,這就忽略了壹個很重要的概念。健康和均勻取決於體脂。

因為同樣重量的肌肉是1/3的脂肪。

所以體重只是壹個數字,體脂才是關鍵。

我自己減肥過三次,結果是瘦了20斤。前兩次完全靠運動減肥,沒有控制飲食。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我反彈了。而前兩次的體脂其實減得很少,而且壹直保持在23左右。第三次我的體脂降到了18。

因為我以前跑步是為了減肥,所以我有壹個很棒的體驗,那就是當我跑步後回來時,我會瘦很多。現在我知道減掉的大部分體重都是水分。

運動只是輔助手段,與運動相結合的飲食習慣才是減肥的關鍵。

消耗1千克純脂肪需要7700千卡熱量。

1公斤脂肪=7700卡路裏≈14個巨無霸漢堡≈96個中等大小的香蕉。

跑步30分鐘可以燃燒378卡路裏。這個圖像是通過在減掉2公斤體重之前跑五場馬拉松來解釋的。其實慢跑的效果還是比較壹般的。

而且走路和跑步的消耗其實差不多,跑不動就往上走,和減脂差不多。

卡路裏消耗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基礎代謝,即使不運動也能消耗。

2.額外的運動,這裏需要選擇減脂效果好的運動。

正常新陳代謝的範圍如下

18 ~ 29歲男性1,550kcal/女性1,210kcal/天;

30 ~ 49歲男性1,500千卡/天女性1,1,700千卡/天;

50 ~ 69歲男性1,350千卡/天女性1,110千卡/天;

70歲以上男性1,220千卡/天,女性1,010千卡/天。

借用翔哥做的壹張圖來講解如何提高基礎代謝,讓減脂變得更容易。

那麽減脂排名前三的運動是什麽呢?

第三:遊泳,慢速自由泳,每小時消耗482卡路裏;快速自由泳,每小時消耗724卡路裏;蝶泳每小時消耗804卡路裏;慢速狗滑行(2.5公裏/小時)每小時消耗563卡路裏。

第二:慢速跳繩每小時消耗563卡路裏,快速跳繩每小時消耗884卡路裏!

第壹:波比跳躍訓練

每小時燃燒1000卡路裏。

通過從三個方面對如何避免過度勞累和施肥進行系統的拆解

1:能源管理

2.習慣形成

3.科學減脂

得出了避免過勞的相對科學的方案。

據此,我成功地把自己從小胖子的邊緣拉了回來,瘦了20斤。關鍵是我的體脂下降了6%,除非有壹天我想放棄我的生活,否則我會再次反彈,哈哈哈…

吃八分,練兩分,實在沒時間練,那就提高基礎代謝,躺瘦…

以下是操作列表:

1:肉:蔬菜=7:3

2.每天吃雞蛋,最好是水煮的。

3.基本原則:少油、少糖、少鹽。

4.早餐必須吃。

5:每天吃夠15種食材。

6.每天喝2升水。

7:不吃晚飯,不喝碳酸飲料。

1:減脂最多的運動是遊泳、跳繩和波比跳。

2.提高基礎代謝,可以躺瘦。

3.每天跑1公裏。

1:早睡早起,不熬夜,6點出發,10點半睡覺。壹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2:中午休息15分鐘。

3.美食、運動、打卡,妳分享得越多,妳就越有動力。

4.每天看書也會消耗熱量。

5.每天稱體重和體脂,每天監測變化並及時調整。

1:鬧鐘,自帶手機就行(晚上睡覺中午午睡用)

2.打卡軟件,助手也來了。

3.朋友圈,分享工具,分享越多越開心。

4.跑步記錄工具,虎撲跑步

5.樂心體重計,只要有壹個身體脂肪測量。

6.記錄想法的工具,知識星球/錘子閃念膠囊/朋友圈

7:四分盤,早餐設置的利器,控制比例最佳。

8:天天新鮮,懶人必備食材買app。

還是那句話,知道比做好。

任何知識在解決之前都是有用的,生活的問題是最不起眼的,但它總是會遇到。

如果我們能夠將所學的所有技能交叉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我們將大大增強我們的儀式感和秩序感。

生活是生活的武場。只有在生活中善於實踐和磨礪,才能讓高活擁有他想要的生活。

良好的身材表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和有規律的生活…

永遠不要低估壹個能控制自己體重的人,因為他很多變。

願每個人都能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永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