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有誰去過江心洲進來

有誰去過江心洲進來

[編輯本段]1、江蘇省靖江江心洲

江心洲地處靖江的最東端,四面環水,是長江之中的壹塊綠洲,南與張家港隔江相望,北與如臯市相鄰,距離靖江陸地最近處(長江農場)3.7公裏。江心洲於“三國時期的吳國赤烏年間出水,後被命名為龍駒沙”(引於靖江市《江灘誌》)。1955年市政府設立江灘辦事處,負責江心洲灘塗及沿江灘塗資源保護與管理。1958年將江心洲幾塊灘塗重新命名為民主沙、和平沙、駟沙、帶子沙,灘地真高穩定在3米以上。現有旱地面積4500畝,濕地面積11000畝(其中季節性旱地5000畝,淺水草灘地6000畝),合計15500畝。 江心洲濕地主要生長蘆葦和蒿草,現年產蘆柴4000噸左右。1989—1990年對江心洲地勢較高的和平灘、民主灘的部分灘地進行了圍堤造田,形成了堤內3500畝土地面積。1998年對圍堤繼續加固,真高達7.5米,堤頂寬6米,坡比1:2.5,能抵禦百年壹遇的洪水。 江心洲堤內旱地除洪偉公司承租的1700畝外,其余由江灘辦事處自主開發建設。已建成魚塘18個,面積140畝;順堤內河95畝,進行青蝦及其他魚類的養殖。在林業發展上,已栽梨樹、棗樹和銀杏計700棵,以及桃樹、枇杷、柑桔、意楊和柳樹等,形成了果園50余畝和5萬株意楊林帶。2002年新圍灘地1000~1200畝,已改造為旱耕地。其余11000余畝灘地為濕地保護區。 江心洲氣候宜人,水資源十分豐富,無居民和工廠,無汙染和移民問題,洲上自然條件獨特,環境優美。 江心洲距江陰港28公裏,張家港14公裏,南通港24公裏,新港15公裏,焦港3公裏,如開辟直達航線,水上耗時可控制在l小時以內。遊客從靖江城區到江心洲遊覽,全程30公裏,其中陸路和水路各為15公裏,水路由新港碼頭乘渡船需45分鐘,乘快艇約需20分鐘,遊客江中之行,可欣賞長江風景。

[編輯本段]2、江蘇省南京江心洲

江心洲是南京市西南長江中的沖積沙洲,面積22平方千米,原來是焦山寺僧收租地,故名和尚洲,和暢洲,1949年改今名。農產豐富,著名的古白露洲就在江心洲東部,不過現在已經與陸地相連了。 位於南京城西南長江之中,距市中心6.5公裏,隸屬於南京市建鄴區。全洲基本呈南北走向的長條形,狀若青梅,故又稱梅子洲,面積15平方公裏,轄3個行政村,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1.2萬人。1.2萬畝耕地中盛產各類果品和蔬菜,其中葡萄4000畝,韭菜3000畝,小品種蔬菜2000畝,各類雜果1000畝。該鎮自97年打出農業旅遊的品牌,以獨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田園風光、廣闊的大江風貌為依托,將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充分發展該鎮的農業旅遊經濟。該鎮綠樹成蔭,風景優美,氣候怡人,民風淳樸,實為都市中少有的綠洲,難得之凈土。

壹、江心洲農業旅遊發展歷史

該鎮自九五年開始形成開發旅遊業的設想,期間,曾委托南京市規劃設計院為我鎮作"梅子洲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並陸續邀請有關領導及專家學者來我鎮調研,壹致認為我鎮依托農業資源優勢開展觀光旅遊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廣闊的前景。

在九七年八月,我鎮組織推出了"江心洲壹日遊"嘗試性活動,以"看大江風貌,賞田園風光,嘗應時鮮果"為主題,吸引了廣大市民遊客來我鎮觀光旅遊,半個月內上島遊客達5萬多人次,旅遊總收入100多萬元。這次活動提高了我鎮的知名度,並且得到了各方面領導的認可和新聞界的好評。同年,我鎮旅遊開發被南京市旅遊局列為南京九五旅遊重點開發項目。

九八年該鎮又被南京市政府確定為都市農業發展示範基地。自98~99年間,該鎮先後建成了千畝葡萄園、千畝蝦池、千畝蔬菜園、精品果園和千畝韭菜園等農業園區,純農業園區逐漸過渡成觀光型的旅遊景點。並且全鎮範圍內的旅遊接待設施逐步完善,為今後的旅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九九年8~9月份由雨花臺區政府主辦、該鎮承辦的"江心洲第壹屆葡萄節"正式推出,通過政府的搭臺,企業的操作,景點民眾的參與,各類分項活動為亮點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活動期間遊客量達到了10多萬人。由於人氣的上升,也促進了旅遊開發,農業園區進壹步完善。民營投資的紫光田園、大自然度假村、農趣館、奇根館等景點也相繼建成。

2000年7月同樣由雨花臺區政府主辦的江心洲第二屆葡萄節開幕。壹個多月的時間,上島遊客達20多萬人次。農民參與旅遊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政府的引導下,農家飯店達到60多家,個體旅遊交通營運戶達300多戶。農民自己投資興建了具有農村民間特色的民俗村、以農家為單位的農家美食壹條街也逐步形成。旺盛的人氣也吸引了眾多投資商的目光,紛紛想在我鎮興建旅遊項目。政府考慮到旅遊項目發展的有序性、科學性和標準性,於下半年委托新西蘭貝卡爾公司開始為我鎮作全面的旅遊發展規劃,目前此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今年,該鎮的旅遊工作開展的更早,春季針對學生春遊推出了學生務農活動,"五壹黃金周"又舉辦了農家遊活動。7月份,在南京市旅遊局和雨花臺區政府的主辦下,江心洲第三屆葡萄節隆重開幕,壹個多月的葡萄節吸引了26萬多人次上島遊玩。今年旅遊活動開展的早,旅遊景點增多,政府對交通、餐飲等體系進行了整治和完善,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因此旅遊服務質量有所提高,遊客滿意度也較高。隨著我鎮旅遊人流的逐年增多,很多投資商堅定了投資信心,桃花島客棧、望江樓公園、江島休閑中心等旅遊項目逐步興建起來。

二、江心洲農業旅遊運營接待狀況

從1997年開始,提出了把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路,即面向南京市民,以田園風光、大江風貌的資源為基礎,以中低檔消費層次為定位依據,以社會投入為主體,以政府搭臺搞葡萄節為拉動,走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道路。以發展都市農業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以旅遊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功能定位在農旅結合,集生產與生態、觀賞與休閑、民俗特色與娛樂參與為壹體的現代農業旅遊勝地。圍繞這個功能定位,區、鎮兩級政府在運營接待上做了以下工作:

1.旅遊景點狀況

幾年來,該鎮在對農業園區進行改造、美化使之更適合觀賞遊覽的同時,為克服單純農業觀賞既顯單調又受季節轉換和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等因素制約、適遊期短的缺陷,積極吸納社會各方資金,加快景點建設步伐,增加活動內容:投入300多萬元建成1.2萬平方米的汽渡市民廣場,也是全市第壹個鎮建市民廣場;在江邊的百畝柳林之中投入700萬元建成可盡享大江風貌、百舸爭流、田園畫卷的紫光田園,目前該景點與南京多所中小學校建立聯系,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投入300多萬元建成充滿濃郁鄉土氣息、展示民風農俗,包含農趣館、茶藝館、作坊館、染藝館、婚俗館、奇根館、育嬰館等8個小館組成的民俗村;另外還有投入500萬元年底建成的望江樓公園及其它壹些項目。通過建設這些既不破壞田園綠野、自然生態的原汁原味又突現種飼農耕、民俗風情、休假消遣生活情趣的景點,進壹步豐富和優化旅遊產品,增加我鎮旅遊活動的趣味性、知識性、參與性,使我鎮的旅遊從壹季遊向四季遊轉變。

2.基礎設施狀況

在農業改造取得較好成效的基礎上,為了更方便遊客上島觀光遊覽,我鎮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1)道路建設上: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幾年來我鎮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鎮人民的***同努力下,***投入6000余萬元,全面完成了24.38公裏長的長江防汛堤的標準化工程,標準堤路面的硬質化以及排澇系統的更新、改造擴容工程,使之可以抵禦百年壹遇的特大洪水,建成環洲公路。在環洲大堤沿防洪墻壹側種植花卉苗木,使之充分發揮既能防洪,又能通行,更能觀賞的綜合功能。洲中還建有長約15公裏的穿洲公路,路的兩側栽有觀賞性很強的水杉,形成兩道"綠色長廊",且與環洲公路連接,使全鎮道路呈"三縱八橫"的格局,為旅遊線路的安排,遊客的分流創造條件。(2)環境整治上:鎮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穿洲公路景觀帶兩側的雜樹進行清障工作,種植石榴、柿子、梨樹等果樹和薔薇、月季等花草;對兩側的房屋進行美化、亮化改造,使之成為"綠色長廊"景觀的補充,加上淳樸的民風,交相輝映,形成穿洲公路新的景觀帶。全鎮在景區中建有垃圾池200多個,設有專業市容隊伍及保潔人員,進行全天候保潔;洲上在主要的農業園區建有公廁3座,另外在各遊覽景點均設有免費的旅遊廁所,計廁位58個,滿足遊覽高峰期時遊客的需要。

3.旅遊配套設施狀況

為了滿足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吃、住、行、遊、購、娛"等各方面的需要,這幾年該鎮逐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1)交通上:加大整治力度,堅決取締了200多輛存在諸多問題的馬自達,現島上有60輛面的,6輛中巴車,4輛電瓶車,同時還出租單人騎自行車40輛、2-3人騎自行車30余輛,另外還有黃包車、人力車及雅高巴士公司開出的空調旅遊專線等,基本滿足了旅遊旺季遊客的需要。同時加強對交通車輛的管理工作,實行明碼標價,杜絕欺客、宰客現象。(2)餐飲上:為解決遊客島上就餐問題,我鎮規劃建設了農家餐美食壹條街,到目前為止,已建有20家農家餐廳,實行統壹收費標準、統壹衛生檢疫、統壹技能培訓的管理模式,並且在以新鮮價廉的農家菜為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鼓勵自創特色,形成精品。另外還有景點飯店3家,商業區飯店5家,強化管理,讓遊客吃得衛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3)住宿上:吸引民眾投入,現已有5家農家住宿和2家景點配套住宿。目前島上正在規劃建設桃花島客棧,年底建成的望江樓也配有住宿設施,進壹步增強遊客接待能力。(4)遊覽服務上:為進壹步方便遊客,讓遊客玩得順心,我鎮在全洲的三個渡口都設有大型旅遊指示牌,對全洲的道路、景點進行說明,洲上設有各種路牌、路標、景點說明牌、燈箱***100多個,方便遊客遊覽;在靠近渡口的我鎮中心集聚地設有遊客接待中心,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接待遊客咨詢、回答遊客提問,處理遊客投訴等問題;洲上的江心洲旅遊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團隊接待、導遊、出租交通工具、設計遊覽線路等服務;在各景點內都設有公***休息場所,提供給遊客休息的設施。

4.旅遊運營的管理狀況

為使旅遊運營能更加協調和高效,變政府操作為企業操作,99年該鎮成立了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全鎮的景點及向遊客提供接待、咨詢服務。隨著我鎮旅遊景點和服務單位的增多,今年鎮政府又成立了旅遊管理辦公室,對全鎮旅遊企業統壹管理,負責我鎮旅遊項目的審批、資格審定、等級劃分和物價管理,為我鎮旅遊企業提供服務及監督,同時要進行旅遊市場培育、旅遊發展調研等工作。至此我鎮的旅遊管理和運營形成政府搭臺,主抓旅遊的發展規劃、項目的引進和旅遊宣傳工作;旅遊管理辦公室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主抓旅遊經營單位的管理、服務與協調工作;旅遊公司作為經濟實體,進行企業化運作,進行旅遊營運與接待。

5.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安全、文明、友善的旅遊環境。

該鎮發展的是農業旅遊,其中許多景點還是農民投資興建的,因而在整個旅遊活動中遊客與農民的接觸就在所難免,處理好農民和遊客的矛盾就顯得非常重要。我鎮在旅遊發展到初具規模時就及時對農民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突破小農經濟的局限,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法律法規、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教育,逐步引導農民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讓遊客舒心的鄉村環境,並提供訓練有素的初級接待服務。幾年的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遊客投訴大大減少,2001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南京市安全文明鄉鎮"。

[編輯本段]3、安徽省黃山江心洲

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部偏南的新安江中,面積為8.35平方千米,洲形狀狹長,有壹大橋跨越該洲構成南北兩岸交通樞紐。洲上建有體育場,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兒童樂園,全國總工會療養院,賓館等。

[編輯本段]4、安徽省當塗江心洲

在安徽當塗縣西北部長江主航道東側,因長江泥沙逐漸沈積形成,故名。有江心洲,泰興洲,幸福洲組成,其中江心洲面積最大,所以統稱江心洲。元朝末年形成沙洲,19世紀初期開始築堤圍墾。南北長14公裏,東西最寬處為5公裏,行政隸屬於江心鄉,洲上有耕地5萬畝,人口26000。盛產棉花,小麥,花生,油菜,蔬菜等。有客輪通當塗縣與馬鞍山市區。

[編輯本段]5、安徽省東至江心洲

在東至縣西北部,長江主航道南側,屬於勝利鎮。人口1500,多為回族。成洲約300年。相傳明朝末年有壹貞婦遷居與此,得名清節洲,俗稱江心洲,有蘆葦編織廠,為縣菜牛養殖基地之壹。水運通大渡口,安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