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有名的建築有哪些特點

有名的建築有哪些特點

問題壹:我想查壹有名的建築物它有什麽特點 20分 應該幾方面:

1.建築高度

2.建築特色:如環保建築,節能建築.......

3.年份舊

4.結構特殊

5.有名設計者設計的.

6.歷史人物住過的.

問題二: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建築? 古代著名建築:

故宮建築群

天壇建築群

五臺山佛光寺大殿

應縣木塔

晉祠聖母殿

現代著名建築:

人民大會堂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國家大劇院

鳥巢體育館

水立方遊泳館

中央電視臺新大樓

問題三:我國著名建築有哪些,分別所在城市和特點? 中國古建築?現代建築?當代建築?國內建築師做的?還是國際建築師做的?太籠統的問題。。。。。。無法回答

問題四:中國有什麽建築有名 1 福建土樓

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壹顆明珠,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壹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客家人每到壹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壹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巖、漳州等地區。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壹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

2 開平碉樓

廣東開平市的田野上,壹座座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 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碉樓中西合璧,融會了各種建築風格的精髓。開平境內最多的時候***有3000多座碉樓,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開平15個鎮、辦事處。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築文化與當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築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雕樓類型及藝術特點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墻樓(用灰沙、糖、鹽、蜆殼、蠔殼等混合逐層錘打夯成),中期的青磚樓(用壹般的青磚加厚建成),到最後的鋼筋水泥樓(用鋼筋混凝土按現代建築用料建成)。類型上,約分三大類:壹是更樓或燈樓,這種樓壹般建在村頭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團及更夫使用,裏面有探照燈及報警器,壹旦發現匪賊立即報警,讓村民準備。二是眾樓,由十多戶或幾戶人家合資興建,這種碉樓有3~6層,每層設有2~4間房。

3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裏處的靜升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裏、介休綿山風景區4公裏,***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築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於貌似千篇壹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4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裏,南距東觀鎮僅2公裏。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以後曾有兩次增修,壹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於民國初年建成壹座宏偉的建築群體,並集中體現了中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

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群,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問題五:有哪些著名建築和遺跡它的特點和由來 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築師:E.沙裏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於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築中的珍品,也是北歐 早期現代派範疇的重要建築實例,但基本上還是折衷主義的。它輪廓清晰,體形明快, 細部簡練,既表現了磚石建築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現代派建築發展的趨勢。赫爾辛基火 車站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艾裏爾?沙裏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爾

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

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築藝術精品之壹。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羅那(1906~1910年)

建築師:A.高迪

米拉公寓於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建成。設計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築 師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築藝術探新中勇於開辟另壹條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極力使塑性藝術滲透到三度空間的建築中去,在米拉公寓設計 中,把重點放在造型的藝術表現方面。他發揮想象力,建築形象奇特,怪誕不經。同時 吸收了 *** 建築的風格,與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相結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獨創的塑性建築楷模。

林肯紀念堂,美國華盛頓(1919~1922年)

建築師:H.培根

林肯紀念堂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培根設計,坐落在摩爾林蔭大道末端的壹處人造高 地上,面積為2200平方米,對面是華盛頓紀念碑。紀念堂吸取了古希臘神廟的傳統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圍繞,象征林肯時期美國的36個州。雖然平面似古希 臘神廟,但沒有通常希臘神廟的山花,而是壹個團進去的屋頂層,放在古典柱式的頂部。

紀念堂內部用排列柱將平面劃分為壹個主廳和兩個側廳,側廳內墻壁上繪制了表現林肯

壹生中最顯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畫。整個紀念堂的 *** 是正對入口位於主廳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從入口到雕像這壹縱向序列的引導下,人們會感受到氣氛的莊嚴。爾後人們

會漸漸看清這尊在散射入室的陽光照射下表情嚴肅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縱橫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導形成了莊嚴肅穆的氣氛,這是這座紀念建築設計上的傑出手筆。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瑞典(1909~1923年)

建築師:R.奧斯特柏格

本世紀20年代,創造新建築風格的呼聲已在西歐興起,而傳統建築風格仍保持著強

勁的勢頭。1923年落成的這幢市政廳即是尊重和繼承傳統的壹種表現。瑞典建築師R.奧

斯特柏格在市政廳設計中,他尊重古典建築但又雞受其限制,而將歷史上的多種建築風

格與手法融合壹起,創作了這座體形高低錯落、虛實相諧的水邊建築。市政廳內的幾個

大廳裝飾華麗而不俗,具有北歐地區的詩情畫意,被認為是民族浪漫主義建築的壹個精

品。

施羅德住宅,荷蘭烏德勒支市(1924年)

建築師:G.裏特維德

設計人G.裏特維德是家具設計師兼建築師,受荷蘭當時“風格派”影響。風格派藝

術家倡導藝術作品應是幾何形體和純粹色塊的組合構圖。這座施羅德住宅是風格派藝術

主張在建築領域的典型表現。由光光的墻板,簡潔的體塊,大片玻璃組成橫豎錯落,若

即若離的構圖,與當時著名的荷蘭畫家蒙德裏安的繪畫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壹座三

......>>

問題六: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特點有哪些 著名的古代建築有故宮,圓明園,長城等等。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壹。

圓明園是清代壹座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壹個 *** ,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壹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裏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壹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問題七:我國著名的現代建築有哪些 上海世茂國際廣場,南京朗詩城市廣場,首都機場新航站樓,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南寧地王國際 ,北京國家體育場,北京國家遊泳中心,武漢琴臺文化藝術中心等

問題八:上海有什麽特點?有什麽比較有名的建築?有什麽出名的地段? 城皇廟,南京街,七蒲路,徐家匯以上著名的都有了.

仙霞路---臺灣人美食娛樂.時裝壹條街.

人民廣場下面香港街等,豫園商城,淮海路,新天地,四川北路 都不錯 建築不可錯過東方明珠塔

問題九:"哥特色"建築是有什麽特點的? 簡述:哥特式建築(12至16世紀流行於西歐的建築風格, 以尖拱p 拱頂p 細長柱等為特點)

歐洲各國的經典哥特式建築: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壹些教堂已經出現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壹般認為第壹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築於12世紀由國伐傳入,主要影響於北部地區。意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壹種裝飾風格。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尖塔建築米蘭大教堂。

意大利教堂並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鐘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墻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鐘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壹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墻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壹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壹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壹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壹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墻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

建築成熟的標誌。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壹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築復蘇,已經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築裝飾趨於“流動”、復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復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