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1.將三湘牌粘米粉、熟面粉、生粉、溫水(400毫升+熱水+200毫升冷水)和油放在壹起制成米糊。
2.擦點油,然後把肉餅放在盆上,放在米卷機裏蒸熟,然後取出來放3勺米糊(每個盆的大小不壹樣,量也不壹樣,所以妳要自己摸索放多少勺湯)。這壹步壹定要快,盆壹定要熱才能粘盆。
3.然後放入腸粉機蒸2分鐘左右。蒸腸粉的時候,壹定要蒸夠(鍋裏開水要多)。如果不夠,米卷會粘在菜上。
4.把蒸好的腸粉吹壹下,放上壹些洋蔥,然後放在盤子裏。
5.反復蒸腸粉糊簡單嗎?
6.做肉餅就不多說了,按常規做法做就行。
7.每次放粉糊的時候在腸粉盆上抹壹點。
8.如果妳喜歡吃辣椒醬,就放壹點點。如果妳不喜歡它,用醬油調味也是可以的!。
9.滑溜溜的腸粉就完成了。
蒸飯卷是廣東省老西關地區的傳統名吃之壹,屬於粵菜。它是壹種米制品,因其形狀像豬腸而被稱為腸粉。這種產品的制作方法是將壹袋舊大米磨成米漿,鋪在壹塊幹凈的布上,放在鍋裏蒸熟,加入肉和時令蔬菜,然後油炸。
腸粉起源於廣東羅定,現已遍布全國各地。按地理(口味)劃分,著名的有西關腸粉、梅州腸粉、潮州腸粉、雲浮河口腸粉和雲南省會腸粉。
這種傳統食物早在唐代就出現了,起源於龍州(今廣東羅定市)。最初,它是唐代的壹種油酥點心,由惠能和惠濟無意中創造出來的。因為無意中創造的油酥太薄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分成小塊,只能鏟回壹堆,然後切成段或不切。這就是腸粉做法的由來,但當時還不叫腸粉。為了區別於原來的油餅,大家都叫它油餅。災情並沒有得到緩解。惠濟親自參與改進油味片的研究工作,隨後安排保良、惠能等弟子向龍州百姓傳授油味片的新制法,很快油味片就傳遍了龍州。惠能非常感激,並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幫助創造了壹個新的名字,叫做惠姬。由於惠濟酒家起源於龍神祠道場,當地壹些人也稱其為龍神祠酒家。
廣州的腸粉是透明的,味道是Q彈的。壹般醬料是醬油,配菜多是生菜。潮州的腸粉潔白可口,醬汁是耗油的花生醬,還有各種配菜。
參考數據
蒸腸粉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