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東北鍋子是什麽

東北鍋子是什麽

滿族人的火鍋,東北地區獨特的火鍋文化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早在三國,就有以銅鼎為鍋,裏面煮肉來食用的習慣,只不過當時並不流行,直到南北朝時期才發展趨近於完善。那個時候的人就知道用“火鍋”來涮煮各種肉類食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直到清朝時期,火鍋成為了壹種無論是民間還是宮廷都特別流行的美食,而我國的“火鍋文化”也初具雛形。

現如今,我國的火鍋文化可謂是異彩紛呈,各個地區都有著不同風味。比如川渝地區的麻辣火鍋,以麻辣鮮香、油色明亮為主,火鍋中的主要食材是毛肚、腦花、黃喉、鴨血等為特色。

——小編對於吃毛肚很有心得,我以為涮毛肚是非常有講究的,要“七上八下”才能讓毛肚的口感達到最佳。

北京地區的代表是“羊肉火鍋”,又叫涮羊肉。鍋子是黃銅中空的圓形鍋,底部填上木炭,鍋中底湯輔以當歸、枸杞、紅棗等食材,待湯微沸之後,將羊肉放入黃銅火鍋中稍微壹涮即可食用,這種飛速涮出來的羊肉依然保持著肉質本身的鮮嫩和嚼勁兒,可以說是京味火鍋的精髓所在了。

此外,還有雲南的滇味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蘇杭的菊花火鍋等,都有著非同壹般的風味,不誇張的說,每壹個地區的火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所謂“大鍋煮萬物,內中有乾坤”,便是如此。

東北地區的火鍋是根據滿族火鍋發展而來的。滿族火鍋具有著悠久的歷史,金代時期女真族人就有著將肉片放入雞湯中煮食的習慣。那個時候人們所吃的肉片均來自於捕獵所得的野獸身上,所以當時的火鍋也叫“饌”,有著“野意火鍋”之意。

滿族火鍋的壹大亮眼之處在於它的湯底。湯底選用傳統工藝熬制出來的老湯,加入八種食材,分別是紫菜、黃花菜、牡蠣、魷魚、蜆子幹、螃蟹、幹蝦仁、菌類(地區不同所用的食材也不同),再加上東北酸菜。用此方法做出的火鍋湯底,既具有海鮮的鮮美,又有著野生菌的清香,還有著酸菜的酸冽。在吃火鍋之前,喝壹碗火鍋湯,既暖胃,又暖身。傳統的滿族火鍋在制作湯底時還會加入壹些藥材,如枸杞、人參、黨參、當歸等,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滋養身體。

滿族火鍋在配菜上也有著特殊的講究。在擺放配菜時,要講究“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火鍋前面放飛禽肉類,後面放走獸肉類,左面放魚類,右面放蝦類,青菜則稍許放壹些。這種做法是對賓客表示尊敬,宛如眾星拱月壹般。

滿族火鍋在肉片的選取上也與其他火鍋有所不同。正宗的滿族火鍋所用的五花肉片皆是烀熟的豬五花,下鍋之前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薄薄壹片,然後直接下入鍋中,吃起來香而不膩。牛羊肉也是以手切為主。牛羊肉瘦中帶肥,放入鍋中煮熟即可。切記:不要煮太久,會喪失肉本身的鮮嫩。在蘸料上,滿族火鍋以麻醬、腐乳、韭菜花為主,輔以其它調料,按照自己的口味進行調制。

人們鐘愛火鍋,不僅因為它味道濃郁、菜品豐富,更多的是因為吃火鍋時候熱鬧的氣氛。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工作、生活所需,不得不四處奔波,以至於陪伴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而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是壹家人圍在壹起,誰也沒有落下。火鍋在人們眼中不僅僅是壹道美食,更是壹個團圓的標誌,就像火鍋有了缺口存不住湯壹樣,壹家人誰也不能少,少了壹個就不能稱之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