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聯戰爭期間的黑面包,其實是用糧食邊角料制成的,為何會大受歡迎?

蘇聯戰爭期間的黑面包,其實是用糧食邊角料制成的,為何會大受歡迎?

黑面包本身就是由全麥面包,而不是精面粉,如果說所謂的邊角料是指黑麥的麥麩和糊粉層的話,那勉強算是邊角料。

那如果這些算邊角料的話,那現在市面上我們吃到的所有的全麥面包應該都是邊角料制成的。

01、俄羅斯人為啥愛吃黑面包?

俄羅斯愛吃黑面包,是因為俄羅斯生產黑麥,北歐壹直是黑麥的主要產區,因為黑麥耐寒能力極強,不但對土壤的要求不高,而且還能增強土壤的肥力,且黑麥的葉莖又是極好的牧草。

俄羅斯,波蘭,白俄、德國和烏克蘭五國的黑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也就是說,不只是蘇聯人愛吃黑面包,波蘭和德國人也愛吃黑面包,而且黑麥還能釀啤酒,還是俄羅斯人離不開的格瓦斯飲料的制作源材料,黑麥在現在的俄羅斯屬於戰略性作物。

這就跟我們西北人要吃面,南方人要吃大米飯,山東人要吃煎餅壹樣,產什麽吃什麽,祖祖輩輩的吃,這種食物就變成了生活本身,外地人吃不慣,本地人離也離不了。

總結來說,蘇聯戰爭期間靠黑面包續命,就跟我們經濟不好的時候頓頓面條沒有菜差不多少,沒什麽奇怪。

02、戰爭期間的蘇聯黑面包

在戰爭期間,蘇聯紅軍1941年野戰部隊配給是每天900克黑面包,200克肉和魚,當然這是最佳夥食標準,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配給量跌至標準配給量的四分之壹,有些地方甚至連這個配給也無法保證,之所以蘇聯紅軍的配給量縮小是因為德軍占領了蘇聯的糧庫烏克蘭

在德軍圍困列棕格勒的最困難的日子裏,每個人能夠每天領取到的黑面包只有125克,而這125克黑面包裏還是摻的有橡樹粉末的,因為橡樹粉末能減緩消化速度,曾加飽腹感,德軍圍城900天,列寧格勒全城凍死餓死戰死約60萬人,而125克黑面包讓幸存下來的俄國人迎來的了最終的勝利,這才是真正的黑·面包,各種意義上的黑。

03、黑面包的起源。

就像中國食物壹定有壹個故事壹樣的起源壹樣,黑面包也擁有自己的故事。

1982年拿破侖率兵入侵,俄國的將軍亞歷山大戰死了,他年輕的美麗的勤勞的聰明的媳婦啊悲痛難忍,於是她覺得必須做壹件事來悼念壹下死去的勇敢的將軍丈夫。

她決定去修道院烤面包(不知道是什麽腦回路,總之很奇葩),她看到很多戰士不怎麽吃面包,於是她想給面包加點料,能開開胃啥的,要是這事兒在中國這不就是放點醋整點兒山楂啥的,但是俄國那時候不流行這個,但是思路是壹致的,那就是先得酸起來。

她在面包裏放點了香草籽和酒母,揉成面包之後發酵三天(妳想那個味兒),三天後再這麽壹烤,那顏色都是黑黃發亮,酸香撲鼻,於是她成為黑面包的發明者,面包也廣受歡迎。

別看了故事就尋思壹定要嘗嘗啥的,趁早放棄了吧,賊難吃!又酸又硬!妳要像老毛子壹樣再配點酸黃瓜腌魚片啥的,那就更絕了,基本吃完也就告別人世了,跟東北的玉米面大餅子粘豆包差十萬八千裏,就是壹黑暗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