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貴陽有什麽美食

貴陽有什麽美食

腸旺面:說到貴陽小吃,自然要首推腸旺面。“腸旺”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腸旺面始於晚清,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主要以雞蛋面、豬腸、豬血旺、脆哨四大原料為本,再配以20多種配料和調料,經過12道工序加工而成。面條脆,血旺嫩滑,豆芽清甜,辣而不猛,油亮不膩,湯鮮味美,回味悠長。

絲娃娃: 乍壹聽這個名字,著實有點奇怪,其實是壹種素春卷,因其在包裹時象包裹“繈褓”中的嬰兒幫得此名。在長長的攤桌上擺放著壹二十種切得極細的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的蘿蔔絲、豆芽、折耳根、海帶等菜絲,由食客先用由面粉制成的直徑兩寸大小的薄餅,放上各種菜絲,慢慢包好,再澆上由糊辣椒、醬油、食醋、蔥花、味精等制成的調料,味道十分誘人。

花溪王記牛肉粉:米粉爽滑微韌、湯味醇厚,辣燙鮮香。

原 料:精制米粉100克,熟牛肉50克,酸蓮白20克。

調 料:混合油、糊辣椒面、花椒粉、味精、鹽、醬油、糖色、香料、蕪荽、原汁湯

戀愛豆腐果: 戀愛豆腐果是貴陽名小吃之壹,其名奇特,意味深長,壹則說法是:過去吃豆腐果的大多是情人、戀人,他們壹邊吃,壹邊說著悄悄話,這比壓馬路的變情說愛別有壹番情趣;另壹則說法是:吃過這種豆腐果的人,就難以忘記它,總是想來吃,戀著它。戀愛豆腐果是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在擦有食油的鐵網上,用鋸木悄小火烘烤,待烤到外殼焦黃油這,象吹進氣壹樣的膨脹起來,剖開壹個口,放入用辣椒、醬汕食鹽、食醋、麻油、味精、蔥花、蒜泥、姜末、折耳根等拌成的“蘸水”,辣香嫩燙,鹹鮮爽口。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花江狗肉吃法講究,把燉好的狗肉切成片或塊,用碗裝好,將滾燙的原狗肉湯沖進碗內,加入姜、蔥花、胡椒粉、芫荽等。再給壹盤佐料豐富的辣 椒水,邊蘸邊吃,又燙又辣、又香又麻,清爽可口,味道鮮美。若添壹杯美酒,更是 美妙。花江狗肉之所以馳名省內外,是因為胖人吃了不會增加脂肪,對高血壓患者有 降低血壓的功效,年邁體弱者及夜尿多的小孩,吃了有強身補氣、止夜尿的作用。對高血壓患者有 降低血壓的功效,年邁體弱者及夜尿多的小孩,吃了有強身補氣、止夜尿的作用。

雷家豆腐圓子: 色澤褐黃,外酥內嫩,馨香爽口。

黔式火腿月餅: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壹張白油紙.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鹹,香甜爽口,營養豐富。

原 料:面粉750克,豬板油200克,糖稀50克,豬油300克。

調 料:芝麻、豬油白、大棗、火腿、瓜蓉、瓜子肉、核桃、熟粉、生油、冰糖、汾酒、鹽、水等適量。

蕎蕨象生梨:形似梨子,色澤淡黃、餡鹹鮮香。此品種在首屆“紅口袋”杯中餐烹飪技術大賽北京總決賽中獲銀牌。

原 料:蕎面200克,蕨粉100克,火腿腸、芝麻等適量。

調 料:牛肉沫200克、鹽、味精、白糖、蔥花、姜沫、牛油等適量 。

蕎涼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

蕎面刺猬包:形似刺猬,餡心甜香。此品在全國“紅心袋”杯中餐烹飪技術大賽獲桂林賽區金牌獎。

原 料:蕎面粉200克、粘米粉50克,黑芝麻20顆。

調 料:蓮蓉200克,白糖、蜂蜜等適量。

蕎面葡萄:形似葡萄,糯軟甜香,曾獲第四屆全國烹飪 大賽銀牌獎。

原 料:蕎面250克,糯米粉100克,澄面、菠菜汁、白糖、清水少許

調 料:白糖、引子、豬板油等適量。

糖麻圓:殼薄內空,形似圓形,色澤金黃,糯綿香甜。

清鎮黃粑:在糯米黃粑的基礎上,新添了小米、黑糯米、板栗、棗子等系列黃粑品種

烏米倒提粽:軟糯清香,外形美觀。為時令小吃。

原 料:黑糯米500克,粽粑葉250克,稻草芯25克。

調 料:白糖適量。

五彩小花卷:成品暄軟,色彩分明,膨松香甜。

原 料:面粉500克,老面200克,化豬油適量。

調 料:糖粉50克,果脯50克。

五彩珍珠湯:色彩艷麗,甜香軟糯,形如珍珠。

原 料:糯米粉75克,黑糯米粉75克,銀耳25克,菠蘿25克,紅櫻桃25克,綠櫻桃25克。

香煎黃糕粑:色澤金紅,軟糯可口,滋潤甜香

原 料:黃糕粑500克。

調 料:色拉油適量。

香麻洋芋球: 色澤淡黃、外香脆,內松軟。

原 料:洋芋150克,熟澄面團50克,白芝麻適量。

香甜太師面:面絲雪白,松軟可口,味美香甜。

香炸玉米餅:色澤金黃,皮薄餡甜。

原 料:精制玉米粉1000克,玉米面100克,白糖、黃油等適量。

調 料:洗沙餡50克。

折耳根炒肉絲,涼拌折耳根: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其氣味特異,富含蛋白質、脂肪及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等,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之奇效,可入藥。折耳根炒肉絲,辣香脆嫩,風味獨特,集肉絲之美味與折耳根之異香於壹體,令人不忍閑箸涼拌折耳根與折耳根炒肉絲味道大不相同,此菜脆嫩爽口、大開胃口、越嚼越香,別具情趣,雖鄉土氣息濃,卻常登大雅之堂,令海外賓客爭相品賞。雖鄉土氣息濃,卻常登大雅之堂,令海外賓客爭相品賞。

引子煎軟餅: 色澤淡黃,柔軟糍糯,餡心甜香。

原 料:糯米粉100克,粘米粉10克,吉土粉20克,白糖適量。

調 料:引子(蘇麻)20克,白芝麻20克,花生20克,糖粉30克。

玉米窩窩頭: 玉米香味濃郁,甜香軟糯。

原 料:玉米粉500克,糯米粉50克。

調 料:白糖50克,熱水。

酸湯龍骨面:面片爽滑,湯色鮮紅,酸鮮可口。

原 料:精制面粉150克,雞蛋1個,紅酸湯250克,木姜油、蔥花等適量。

清明粑:皮糍糯,餡甜香,有濃郁的清明菜香味。

碗耳糕:色澤雪白或金黃、膨松柔軟、富有彈性、甘甜清香、系貴州的傳統風味小吃。

桂花桐葉果:質地軟糯,香甜可口,有濃郁的桐葉和桂花香味,此品種獲全國第四屆烹飪大賽銀獎。

原 料:胡蘿蔔5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吉士粉、白糖、豬油、可可粉等適量。

調 料:桂花糖、豬板油、糕粉、核桃仁、引子、白糖。

荷葉糍粑:香酥甜美,既酥且糯,可口宜人。

黑糯米八寶飯:軟糯香甜,滋補佳品。

原 料:黑糯米500克,洗沙200克,果脯50克,核桃仁50克,紅棗50克,百合50克,苡仁米50克,蓮子50克,芝麻25克,藕粉50克。

調 料:糖、豬油適量。

紅袍油糕:色澤金紅,外脆內軟,餡心甜香、此品種為貴陽傳統小吃。

原 料:面粉500克,菜油50克,水350克,老面25克,堿適量。

調 料:白糖、芝麻、花生粒、糕粉、玫瑰糖等適量。

紅油脆哨糯米飯: 軟糯香辣,油而不膩。為貴陽風味小吃。

原 料:糯米250克,五花肉250克,雞蛋50克,炸花生米10克。

調 料:紅油、鹽、味精、蔥花、甜酒釀等適量。

鴻運南瓜酥:酥層清晰,皮香酥脆,餡軟甜香,南瓜香味濃郁。

蛋黃酥:色澤金黃、酥松;表面起絲網狀,味鹹鮮香。

原 料:澄粉250克,熟蛋黃5個,豬油125克。

調 料:豬肉沫200克,香菇、玉蘭片、蔥花、鹽、味精、胡椒粉、芡粉、白糖、豬油等適量。

侗族腌酸菜: 侗族的腌酸制品中有代表性的腌魚和腌肉。腌魚時將魚剖開,去內臟,抹上壹層食鹽, 漬過三四天,用糯米飯,辣椒粉,姜末、花椒、蒜泥、料酒、食堿加水拌成糟料,填 充魚腹,然後壹層魚、壹層糟料,堆放在腌桶內,上蓋芭蕉葉或棕葉,四周用禾草密 封,剩余的糟料裝袋亦壓在上面,桶上灌以清水,使之隔絕空氣。壹般40天以後即可 食。腌制時間越長,味道也越好。經腌制魚肉中的細菌已被殺滅,故取出即可食。腌 魚肉質紅潤松軟,味道鹵酸香,腌酸肉的制法相同。 腌魚肉質紅潤松軟,味道鹵酸香。

雛雞覓食:形似小雞,皮內酥層分明,餡心細膩香甜。

原 料:面粉500克,熟豬油160克。

調 料:蓮蓉餡250克。

包谷粑:糯軟香甜,色澤淡黃,營養豐富。

爆竹雞:形如爆竹,外脆內嫩,麻香可口

三香包子:造型美觀、甜鹹相間,鮮香爽口。

原 料:精面粉250克,面肥、堿適量。

調 料:鮮肉餡、洗沙餡、白糖餡各100克。

山藥葫蘆:形似葫蘆,柔軟透明,甜香可口。

原 料:去皮山藥150克,澄粉100克,豬油、白糖、菠菜汁、可可粉、紅汗菜汁等適量。

調 料:洗沙100克。

柿子包:形似柿子,色澤桔黃,軟糯甜香。

原 料:胡蘿蔔5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吉士粉、白糖、豬油、可可粉等適量。

調 料:蓮蓉餡。

壽 桃:形如鮮桃,甜香可口。

原 料:澄粉500克,生粉100克,豬油50克,菠菜汁、紅汗菜汁少許。

調 料:蓮蓉餡200克。

酸菜餌塊粑:湯酸味鮮,清香綿軟。

原 料:餌塊粑100克,酸菜50克,火腿20克。

調 料:豬油、鹽、味精、姜沫、蔥花。

酸菜孜耳面:面細膩滑爽,湯鹹鮮酸香。

原 料:面粉300克,酸菜100克、鹽、豬油、味精、胡椒粉、香油、蔥花、去芯西紅柿、青黃瓜皮等適量

苗族酸湯菜: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明蝦金魚酥:形似金魚,酥層分明、餡心鹹香、此品在首屆全國美食節上獲銀牌獎。

原 料:面粉500克,豬油150克。

調 料:鮮明蝦10個,豬油、鹽、胡椒粉、姜沫、蔥花等適量。

魔芋鍋巴炒肉絲:酸辣可口,適宜佐飯,有明顯的地方風味。

南瓜包:形似南瓜、瓜味濃郁,香甜可口。

原 料: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老南瓜500克,豬油、吉士粉、白糖等適量。

調 料:蓮蓉餡。

南瓜香米飯: 瓜味突出,米飯香醇。

原 料:香米400克,老南瓜(小的)1個,火腿150克,香菇50克,青豆50克。

調 料:豬油50克、味精、鹽、水等適量。

牛打滾:色澤金黃,軟糯香甜。

片雞粉: 獲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爽滑微韌,鮮香不膩

蘋果酥:形似蘋果,果香味濃,酥層清晰。

原 料:面粉250克,豬油200克,清水100克。

調 料:蘋果500克,白糖100克,白芝麻、花生油、生粉少許。

沓哨餛飩:皮薄韌脆,餡心鮮嫩,湯香不膩,為貴陽傳統小吃。

原 料:餛飩皮50克。

調 料:鮮肉沫100克,豬油、鹽、蔥花、胡椒粉、香油等適量。

糕粑藕粉:糕粑潔白,藕粉透明,口味甜香、細滑爽口。原名為糕粑稀飯,為貴陽傳統名小吃。

原 料:糕粑1塊約150克,藕粉100克,熟芝麻、枯餅、瓜片、桃仁、綠果脯、白糖、玫瑰糖等適量。

開水面:面條爽脆,辣香可口,湯汁清澈,為貴陽傳統面食。

原 料:面務90克,豌豆尖或綠豆芽、脆哨等適量。

調 料:糊辣椒面、鹽、味精、胡椒粉、豬油、蔥花、清湯等適量。

軟哨面:哨子軟綿幹香,湯色鮮紅,系貴陽風味小吃。

原 料:面條90克,軟哨、泡哨適量。

調 料:紅油、鹽、醬油、醋、味精、香油、蔥花、骨頭湯等適量。

鴛鴦酥:形似鴛鴦,皮酥脆,層次分明,餡甜香,雙色雙味。

豆腐腦:豆腐滑嫩,味成香辣,風味獨特。

豆腐圓子:爽脆嫩滑,味道鮮醇,香氣四溢,開胃健脾。

豆沙窩:色澤金黃,外酥內軟,糯香爽口。曾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付油小包:潔白膨松,油潤香甜。

原 料:面粉500克,老面150克,堿適量。

調 料:豬肥膘肉100克,花生、白芝麻、白糖等適量。

雞肉餅: 酥皮如水波紋,外酥內嫩,鮮香濃郁,皮薄餡嫩,香氣撲鼻,令人百吃不厭。

雞絲香菇洋芋粑:色澤金黃,皮酥餡香。

原 料:洋芋500克。

調 料:雞肉、香菇、鹽、味精、胡椒粉、蔥花、水芡粉、烹調油等適量。

金魚餃:形似金魚,晶瑩剔透,餡成鮮香。

原 料:澄粉250克,生粉75克,綿白糖、化豬油、熟蛋黃、莧菜汁、可可粉等適量。

調 料:雞脯肉沫75克,豬肉沫75克,香菇粒、蔥花、豬油、鹽、味精等適量。

菊花酥:形似菊花,松酥香甜,可作筵席點心。

原 料:面粉500克,豬油150克,紅色素少許。

調 料:棗泥餡、白糖等適量。

蕨菜雞餅: 酥皮如水波紋,色澤金黃,外脆內嫩,蕨菜鮮香。此品種在全國首屆美食節上獲金獎。

原 料:精面粉500克。

調 料:雞肉300克,蕨菜80克,豬油、鹽、味精、花椒粉、胡椒粉、姜沫等適量。

蓮蓉小雞:晶瑩透明,餡心香甜。

原 料:澄粉300克,生粉、豬油等適量。

調 料:蓮蓉100克。

梅花香芋:形如梅花,晶瑩透明,甜香軟滑。

原 料:澄粉250克,豬油、可可粉等適量。

調 料:香芋250克,白糖、核桃仁、芝麻等適量。

米豆腐: 色澤紅亮,酸辣可口,清涼解署,榮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原 料:米豆腐250克,酥黃豆10克,炸花生10克,大頭菜10克,鹽菜10克。

調 料: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味精、姜汁、蒜水、蔥花等適量。

苗嶺酸湯魚:苗嶺酸湯魚的酸湯獨具特色,其“酸湯”是以蕃茄為主要原料的壹種物培養的酸水。將酸湯倒入鍋中,加以胡椒、糟辣椒、木姜子油、鹽、蔥、魚香草、豬油、麻油等調料,將魚去鱗去鰓內臟洗凈放入湯中煮食。色澤鮮紅、魚肉細嫩、味酸鮮香。

貴陽的餐飲以“酸、辣”為特色。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酸湯魚”。

貴陽的風味小吃種類繁多,僅地方傳統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如花溪王記牛肉粉、腸旺面、涼粉、碗耳糕、雷家豆腐圓子、絲娃娃、破酥包、荷葉糍粑、黃粑、怪嚕飯、烤臭豆腐等。無論白天黑夜,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除了突出酸味以外,黔味菜肴還講究蘸水,蘸水調料主要是辣椒、蒜泥、姜末等,辣椒的制作方法不同,蘸水調料的口感也不盡相同,這裏面很有講究。黔味火鍋制作方法多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火鍋燒開後,香味撲鼻,令人垂涎。典型的有花江狗火鍋、凱裏酸湯魚火鍋、貴陽青椒童子雞火鍋、鼎罐雞火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