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僑福坊草原全景
我第壹次看到“曹芳”是在2012年的冬天。它脫去了建築包裹的層層外衣,以嶄新的姿態站在世人面前。現在,當我再次踏入“芬芳的草原”時,我感到壹種頓悟。
建築與藝術的融合
“芳草地”是香港僑福集團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第壹個大型項目,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它是壹座集頂級寫字樓、時尚購物中心、藝術中心和精品酒店於壹體的創新建築。“芳草地”通過其金字塔般的形狀巧妙地將四座塔樓建築連接成壹個整體。其獨特的造型,雖然犧牲了壹定的使用空間,增加了建築成本,但可以保證“芳草地”周邊住宅區多層老建築的日照時間,並比同類建築群減少30%的能耗,使其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實現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生。這就是它所體現的綠色人文理念。
“芳草地”創新設計了中國第壹座236米長的人行天橋,橫跨建築群,為客戶提供了鳥瞰各種商戶店面和公共廣場的廣闊空間,也讓人們可以更方便地在四座建築之間行走。
在外罩的保護下,由四個鋼架組成的建築具有調節小氣候的能力,使人們體驗到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中的微風,為流連忘返的人們創造了宜人的室內小氣候,使他們壹年四季都能輕松享受室內花園、陽光明媚的庭院和開放優雅的中庭廣場,真正實現了“您無需專註於綠色色彩,清新潔凈的空氣已使您感到渾身舒適”,這就是它所體現的綠色技術。
在北京,我去過許多大型的壹站式休閑、娛樂和購物場所,而“芳香草原”在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融入建築靈魂方面獨樹壹幟。“曹芳”中有40多件大理石雕,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大理真跡收藏之壹。它們與建築融為壹體,散發出屬於這座建築的獨特氣質。
薩爾瓦多·達利(1904-1989)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著名畫家,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他的雕塑也展示了他怪誕和前衛的才華。達利喜歡展示最現實的物體和場景,他塑造了壹個時代的形象。他與畢加索和馬蒂斯壹起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畫家。
建築與藝術的融合感是從靠近“芳草地”開始的。當我踏上“曹芳”周圍的土地時,不同形狀的雕塑映入眼簾。他們似乎在呼喚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他們的故事,這迫使我停下來閱讀它們。
精致和文化無處不在。
走進“芳香草原”,迎接我的是無處不在的精致和文化。所有店鋪的裝修空間設計都獨具風格。即使妳不購物,妳也可以欣賞每個品牌的文化,開闊妳的視野,豐富妳的商品知識。
這是壹家名為“INMIX印米”的眼鏡店,據說是壹個時尚眼鏡品牌。它由80後暢銷書作家李明和設計師王聲共同創立。我在這裏看到的不是壹排排櫃臺和貨架上的壹排排眼鏡,而是更多具有現代抽象吸引力的藝術創意。
記得他2012初冬來到“芳草地”時,剛剛開業,入駐商戶不多,壹些鋪面正在招商。我走在人稀的安靜空間裏,緩解了壹周工作帶來的疲憊,享受了大城市慢生活難得的舒適。走著走著,壹股濃郁的咖啡香氣迎面飄過來,循著香氣,便來到了三樓中間的伊利咖啡館。
當時店裏只有兩三個空客人,我就坐在門口的座位上拿了菜單,但不知道哪家更好。說實話,我對咖啡文化只是略知壹二。通常,當我去咖啡店出差時,我只點拿鐵、卡布奇諾和摩卡。不同的是,濃縮牛奶或牛奶泡沫和巧克力醬等成分不同。今天,我自然想享受我的生活。
“妳好!我是這裏的經理,很榮幸為您服務!妳需要什麽?”
“哦,謝謝妳!請給我推薦壹款咖啡。”
“現在是下午。妳覺得喝壹杯意大利奇亞酒可以嗎?”
“好的,謝謝妳!”
這是壹個優雅的帥哥。看到他不忙,我和他簡短地談了壹下。他向我介紹道:“意大利人喜歡在早上喝卡布奇諾,到了下午,壹杯更濃的瑪奇朵加壹點甜味是很好的提神飲料。”對於那些認為卡布奇諾味道太淡、奶味太濃的人來說,濃縮瑪奇朵是壹種完美的飲料。"
他還說:“有時間的話,以後還可以在過道裏看看伊利品牌的咖啡文化展,了解壹下伊利的品牌文化和咖啡知識。”
Logo故事:1996年,知名現代藝術家JamesRosenquist為illy咖啡重新塑造了壹個全新的形象,並在紅場采用了簡單而大膽的白色單詞“illy”。醒目的新商標意味著伊利將以全新的理念迎接新時代。
不知道是不是走累了,聽了經理的介紹,感覺那天的咖啡比以前更純更香了,連杯底都舉起來喝了。
時隔六年再次來到這裏,它已經快要爆炸了。商店增加了服務,孩子們還可以抓咖啡豆和玩送咖啡的遊戲,或者自己體驗咖啡制作過程。
老朋友的微笑
芳草地10層為“北京僑福當代美術館”。我乘坐觀光電梯直接上去,俯瞰每層樓的景觀。藝術與使命:黃建華1952-2017在美術館展出。展覽時間為2065438年10月26日至2065438年3月9日。
在此之前,我只是喜歡“曹芳”的環境,從未關註過與之相關的人或企業。來到這裏我才知道這座標誌性的新北京建築與壹位已故的老人息息相關!
這位老人的名字叫黃建華。他是香港僑福集團董事局前主席。他被譽為芳草地之父、北京僑福當代美術館創始人。本次展覽是為紀念黃建華先生逝世壹周年而特別舉辦的,以致敬他壹生的成就。
我在展廳裏漫步,欣賞著照片和圖像。黃建華先生身材魁梧,壹頭飄逸的白發。他是壹個和藹可親的老頑童,臉上掛著美麗的微笑。出生於香港,成長於臺灣省,留學英國,受多元文化熏陶,這位有著悠久童心的華人後裔在執掌華僑商業帝國後,義無反顧地投身報國,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並創辦了香港華僑福利集團在內地的第壹個投資項目——“芳草地”。
黃建華先生不僅是壹位房地產大亨,還是壹位純粹的收藏家。據說,他純粹是從他對“無所遁形的收藏”概念的實踐中,創造性地將他的收藏融入他所創造的商業空間和生活空間中。這種開放式的藝術展覽形式讓公眾可以隔空體驗和分享藝術之美。
我在大屏幕前駐足,觀看了由僑福集團、僑福藝術運動和野生動物救助組織聯合主辦的“鯊魚與人類——保護鯊魚”藝術主題展。這場在全球範圍內呼籲公眾保護鯊魚、拒絕食用魚翅的大型國際藝術之旅從2014開始,第壹站在摩納哥海事博物館,第二站在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第三站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8月21,2065438),第四站在華僑當代藝術館展出,第五站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應邀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展出。
黃建華先生的事業如日中天。他的建築藝術已經遍布世界各地,至今仍有許多著名的未完成工程。
作為僑福集團的董事長,黃建華先生對集團的成長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並為集團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建華先生在那壹刻定格了他的壹生,他留給世界的是藝術的豐碑和永恒的微笑!
我會記得那些有他身影的輝煌建築,會記得他的笑容!
《芳草地》是這樣的。它總是新的。我喜歡《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