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壹次,父親領著我到山中打獵,突然壹個獾洞出現在我們眼前。父親讓我帶著花狗留在洞口。然後父親撿了些稻草來到了壹個洞口,將稻草塞進了獾洞然後點起了火。獾受不了濃烈的煙火便從我這裏竄出來,我為了得到父親的誇獎便撿起樹枝沖向獾。可獾也不是好對付的,它看了看我,大概覺得對付我沒有什麽問題,就壹邊吼叫著壹邊向我逼來。我的心突突直跳,正當我束手無策的時候,花狗猛撲過來,壹口咬住了獾的尾巴,把它死死地拉住。獾疼得亂跳亂叫,壹下子把花狗遠遠地甩在壹邊。花狗毫不畏懼地爬起來再次撲上去,又向獾的腹部咬去。這時只見勇敢的花狗壹下子就把獾撲倒用鋼牙咬破了獾的肚子,將腸子拉出。獾疼得要命,就用鋒利如刀的爪子拼命地還擊,結果把花狗的鼻子抓破了。當兩只動物再次撕打起來時,父親趕到了,他沖著獾的腦袋狠狠地打了壹槍。獾不動了。花狗也趴下了,用舌頭舔著鼻子,它像往常壹樣站起來,擺出了壹副勝利者的姿態。
後來地方上不讓養狗了,爸爸想了好幾天,最後將花狗送進了護林隊。讓它為祖國的林業做出貢獻。
我現在雖然失去了這麽壹個“好朋友”,但是我仍然想念著它。
簡評
從作者寫狗鬥野山羊和與獾撕打兩個場面精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小花狗確實如開頭所寫的,具有靈敏、善跑、兇猛的特點。開頭與中心段緊密相聯。
文中描寫狗與野山羊、獾撕殺的場面,扣人心弦,以野山羊的狡猾襯托狗的“聰明”,以獾的“不好對付”襯托狗的“毫不畏懼”,寫狗的捕殺動作也非常傳神,如:花狗總是咬羊的屁股,當羊壹轉頭,狗“壹跳用鋒利的牙齒咬住野羊的喉嚨”,多機靈,多敏捷。兩場戰鬥的結局寫得也很好:“花狗得意洋洋地輕輕吠著”,“擺出壹副勝利者的姿態”。把狗描寫得這樣活靈活現,可見作者對狗的喜愛之情。
習作提示
▲老黃牛
提示:本題要求仔細觀察老黃牛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特別是它吃的是什麽,幹的是什麽,我們從老黃牛中得到什麽啟迪;我們對它應抒發什麽樣的感情。
▲蜜蜂
提示:本題要求寫壹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寫作之前要仔細觀察蜜蜂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如何尋路采蜜,如何傳遞消息,如何釀蜜,如何防衛等等。把觀察到的具體材料,加上合理想象寫下來。寫的時候,想壹想,從蜜蜂的勤勞采蜜中我們得到什麽啟迪,我們應贊揚蜜蜂什麽精神。
▲我家的小動物——××
提示:本題要求寫壹種小動物的文章。寫前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後把自己平時觀察小動物的具體情況,如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用途具體地寫下來。描寫時要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珍奇的動物——獅貓
我的家鄉——臨清,是大運河畔的壹座古城。多少年來,這裏繁育著世界少有的珍奇動物——獅貓。相傳獅貓是臨清市民用本地貓同波斯貓雜交培育而成的。這種貓的腮部與頭部的毛長且柔軟,狀似囂獅,所以得了個“獅貓”的美名。
壹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壹位同學家裏親眼觀賞到壹只白獅貓。只見它長毛拖地,色白如雪,全身茸乎乎的,讓妳分辨不出哪是它的前肢,哪是它的後腿。乍壹看,妳會認為它胖處連脖子都沒有呢。其實不然,那都是被又細又長的白毛蓋住了。從正面看,真像壹頭小獅子!它那圓圓的腦袋上,豎著壹只小耳朵;天生的壹雙鴛鴦眼,壹只藍,壹只黃,似兩顆晶瑩的寶石,閃閃發著光;它那微紅的鼻子下端有壹張“人”字形的小嘴;它那棕色的胡須又硬又長,向兩邊伸展。毛茸茸的身子後邊拖著壹條又粗又長的尾巴,搖來晃去,又威風又漂亮!
聽人們說,獅貓按不同的毛色分為四種:即白色獅貓、黑獅貓、花獅貓,還有鞭打繡球貓。這後壹種貓很稀奇,它形如白獅貓,額部有黑斑,尾巴特別長,尾尖呈黑色,好似鞭梢,能甩及頭部,所以叫“鞭打繡球”。獅貓為人珍愛,壹般都實行系養或籠養。獅貓的飼料,多用牛、羊、和禽的肝、腎、也可以用魚類、鮮肉與面食拌和。
獅貓喜潔凈,善跳躍,行動敏捷,性情溫順,十分惹人喜愛。它有時眼睛瞇成壹條縫,靜臥在家中的桌上或椅上;有時如同嬌子,趴在主人的膝蓋上或肩頭上。獅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又有貓類捕食鼠的本領,是臨清傳統的珍貴特產。
著名畫貓專家曹克家贊許說:“世界上的動物沒有異眼的,只有山東臨清的獅貓是異眼的。”
我多麽希望自己也有壹只小獅貓呀,因為它是我們臨清人民的驕傲!
簡評
小作者緊扣題眼“珍奇”,從來源、外形、種類、生活習性、用途等多方面,對獅貓作了生動的描述。我們讀後,不僅獲得了有關獅貓的知識,而且對獅貓產生了喜愛之情。
文章詳寫獅貓的外形特點。因為這種貓“狀似囂獅”而得名,所以花了不少筆墨,寫它那“長且柔軟”的毛:“長毛拖地,色白如雪,全身茸乎乎的”,讓人分不清前肢、前腿,讓人“認為胖得連脖子都沒有”,“真像壹頭小獅子”!這樣的描寫,多麽生動,多麽傳神!
文中兩次寫獅貓的眼睛,就因為它的眼睛奇物:“壹只藍,壹只黃,似兩顆晶瑩的寶石,閃閃發光。”無怪乎著名畫貓專家贊嘆道:“世界上的動物……只有山東臨清的獅貓是異眼的。”
佳作賞析
可愛的“小黑”
爸爸從集上買回壹頭小豬娃。它尖尖的耳朵,短短的嘴巴。因為它渾身黝黑發亮,爸爸就給它取個名字叫“小黑”,還說這是原窩豬娃中最大的壹個,吃食壹定會好。
小黑初來乍到,還挺怯生哩。妳瞧,它不停地哼嘰著,直直地豎起耳朵,警惕地觀察著周圍壹切。我熱情地將壹把鮮嫩的青草送到它跟前,它只輕輕嗅了壹下,仍然驚恐地望著我。媽媽說:“生豬娃膽小,過壹天就好了。”果然,第二天小黑就適應多了。妳看,它的耳朵自然的耷拉下來,尾巴擰成了壹個“6”字。我又照樣把青草送到它跟前。這回,它就毫不客氣地吃起來。它壹邊吃,壹邊還不時朝我哼兩聲,好像在向我致謝似的。
餵小黑照例是我**的事。壹天三頓,媽媽都是用刷鍋水拌些麥麩給它吃。開始幾天,小黑還要等媽媽喊著它才去吃食。時間壹長,聰明的小黑只要壹聽到刷鍋的聲響,即使它睡得正香,也總是機靈地爬起來(爸爸說這叫條件反射)跑進廚房,“哼哼”地圍著媽媽叫個不停。好像在說:“餓極了,餓極了,快讓我填肚皮!”每當這時候,我就很自然地想起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我想,大概豬生性就貪食吧。有時媽媽被它纏急了,踢了它壹下,可貪食的小黑壹點也不生氣,反而撒嬌似地直拱**的腿。媽媽沒法,只好連三趕四地把食拌好,還沒等媽媽把食盆放下,小黑就迫不及待地立起身子接食吃。接下去就是壹場狼吞虎咽。妳看,它兩只前腿跳進食盆,隨著大口大口地吞食,兩只耳朵抖得忽閃忽閃的。眨眼功夫,壹盆食就被它“報銷”了。再看看小黑,肚子已被填得圓鼓鼓的。這時,妳只要用手摸它壹下,它就會軲轆壹下躺在地上,任妳抓搔。但見它瞇縫著眼,伸直腿,翹起蹄,那個舒服勁,就別提了。
有時候,小黑也惹人生氣。有壹次,它拱了生產隊的莊稼,被人趕了回來。媽媽生氣地朝著小黑說:“小家夥,在家吃得飽飽的,出外還淘氣,中午準叫妳餓肚皮。”小黑好像在作“自我反省”似的,垂頭喪氣地站在墻角,壹動不動,壹聲不吭。媽媽看它那樣子,又好氣,又好笑,隨手扔過壹片白菜葉。小黑見有了吃的,早把“反省”的事忘得幹幹凈凈,壹口下去就吞掉壹半,耳朵還抖得忽閃忽閃的。
我家的“小黑”多可愛啊!
簡評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話壹點不假。
小公雞
我很喜歡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雞。它的頭上長著像火把壹樣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著深紅閃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黃色的襯衫。壹雙透亮靈活的眼睛和壹張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註目的那五顏六色的大尾巴,顯得既美麗又威武。
小公雞早上起來就站在坪臺上“喔喔”地使勁叫,催人們快快起床。
平時,小公雞還是捉蟲子的能手呢!盡管有些小蟲十分機敏,但只要它動壹下,就逃不過小公雞的眼睛。有壹次,我親眼看見壹條小蟲子剛剛從樹下的草叢中爬出來散步,就讓小公雞發現了。只見小公雞飛快地跑到樹下,用它那尖利細長的嘴巴,壹下子就把小蟲子捉住了,就這樣壹條條小蟲子都成了小公雞的美餐。
有壹次放學回家,我看見小公雞在院子裏的大樹下扒食吃,就連忙放下書包,抓了壹把米撒在地上讓它吃。小公雞正吃得歡,不知誰家的壹只大公雞過來和小公雞搶米吃。這下可把小公雞惹火了,就撲過去和那只大公雞打起架來。大公雞猛地撲過來了,小公雞沈著應戰,身子壹縮,躲過了大公雞的壹招。然後,它立刻轉到大公雞的後邊,冷不防地向上壹躥,蹦到大公雞的背上對著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雞的冠子直流血。大公雞疼得逃跑了。小公雞勝利了,它昂頭挺胸。瞧,壹副得意神氣的樣子,真討人喜歡。
我格外喜歡這只美麗、可愛的小公雞。
小白豬
我家養了兩頭小白豬。它們全身雪白,壹對大耳朵像兩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動;鼻子長長的,壹對圓圓的鼻孔,像兩個小山洞;鼻子下面藏著個大嘴巴,不仔細看,真不會發現鼻子下面還有張嘴;鼻子上面有壹雙讓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滿臉的皺紋,實在不怎麽好看。
農忙時,媽媽下地幹活,讓我在家餵它們。我把豬圈門打開,把調好的食料放在豬圈門口,饞嘴的小豬鼻子尖極了,香味早被它們嗅到了,還沒等我把豬食倒在食盆裏,它們就壹擁而上,把滿滿的壹盆豬食給拱灑了。豬食濺到我臉上、褲腿兒上、褂子上,氣得我順手拿起棍子想揍它們。可剛舉起棍子,它們就“嗷嗷”地叫起來,似乎在向我求饒。看著它們那可憐的樣子,我又不忍心讓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豬漸漸長大了,更暴露出了它們的本性--貪吃、貪睡。每當媽媽餵它們時,它們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不停地發出哼哼聲。吃飽了,就挺著滾圓的大肚子,用腳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頭就呼呼地睡起來。
小豬剛來我家時總惹人生氣。或許是因為環境陌生的緣故,它們壹次又壹次勇敢地翻越豬圈往外跑,可是大門插得死死的,怎麽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線跑出去。過了壹兩天,它們也就老實了,找個水窩,用嘴拱啊拱,然後躺在裏面,還不停地弄得泥水飛濺,當然小白豬也就變成小泥豬了。家中的人不管它們在院子裏如何折騰,只要它們不往外跑,就謝天謝地了。
有時候,它們又讓人哭笑不得。壹天上午,爸爸要墊豬圈,就把它倆趕到院子裏。它倆剛從豬圈裏出來,就滿院子撒歡兒,嚇得幾只母雞滿院驚飛,“咯咯”地叫。再看它倆,什麽也不顧,好像終於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來到了壹個新的世界,壹會兒到炭堆裏去亂拱,弄得灰頭灰臉的,壹會兒又拱拱小樹、弄弄花草。壹上午,整個院子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可能是折騰累了吧,晌午,它們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覺。
我家的小白豬雖然貪吃貪睡又淘氣,但我仍然十分喜歡它們,因為它們給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螞蟻
壹身黑亮的盔甲,兩根細長的觸角,湊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靈--螞蟻。
每當漫步在金色的校園,便會發現幾個小小的“!”從我腳旁繞過,那就是螞蟻。它似乎沒有意識到身旁的龐然大物,仍舊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態不由刺動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螞蟻竟敢在我面前擺架子。不必發生流血事件,只須用根小柳條輕輕地在它那兩根“天線”上撥動壹下,它便會嚇得四處亂闖。這時我就會覺得像戰勝了什麽強大敵人壹般興奮,不過它畢竟是壹只小小的螞蟻呀。
也許因為我的頑皮,竟然和那麽善良、那麽弱小的螞蟻發動什麽“戰爭”,這對它顯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從我看了壹則有關螞蟻的趣聞之後,就不禁對這小生靈產生壹種敬仰的情感。這則趣聞就是:世界上什麽動物力氣最大?答案是螞蟻,因為螞蟻可以背動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體。即使比螞蟻重100倍的重物對於人來說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於小螞蟻來說就是要完成壹項偉大的工作了。小生靈啊小生靈,沒想到妳小小的身軀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力量。
隨遇而安,遼闊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螞蟻舒適的家。壹個個小生靈結合成了螞蟻這個強大的家族。工蟻、蟻王,各盡所能,但並不“按勞分配”。工蟻成年累月辛苦勞作,侍奉蟻王,餵養幼蟻,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蟻王卻作威作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為工蟻的命運鳴不平,真希望有壹天和平的陽光能照進黑暗的蟻穴。
這就是我喜愛的黑色的小生靈--螞蟻。
貓
貓是人們寵愛的小動物,它溫馴,活潑,可愛,能捉老鼠,博得主人的歡心。
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弱,渾身光禿禿的,好似壹個會蠕動的肉團團。
滿月以後,絨毛才全部長齊。有的頸圈是白色,四肢長滿白毛,背部黑中雜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從頭到尾披壹件油墨“大氅”,腳掌卻是白色,人們說是良種,叫“烏雲蓋雪”;有的通體黃色,現虎斑紋,人們給它美名“金不換”;還有壹身白毛配上壹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裏拖槍”。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
貓吃的是雜食,最愛魚和瘦肉,倘若扔壹個水果或蔬菜之類的給它,它只是嗅壹嗅便走開了。
貓的腳掌生有肥厚而柔軟的肉墊,走路悄然無聲,不致驚跑鼠類。腳趾末端生有銳利的鉤爪,可以隨意伸縮。這使它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飛,還能沿壁上房,爬樹跳墻。老鼠被迫得喪魂落魄,很少能逃脫厄運。
貓的牙齒尖銳如錐,舌面粗糙,有許多倒刺。壹旦逮住老鼠,貓爪抓刺,貓齒撕咬,頃刻之間,作惡多端的老鼠就開腸破肚,血肉狼藉。
貓的這些身體結構特征,使它具備了捕鼠的各種優越條件。俗話說,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才是好貓。會捉老鼠的貓是不大叫的。當它發現鼠蹤,立刻伏下,耐心等待出擊時機。當老鼠靠近時,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上去,壹下子把老鼠咬住。
貓還有隨身攜帶的探測器--胡須。別小看貓的漂亮胡須,很靈敏,壹般等於自身胸圍的最大長度,所以,貓是否能深入洞穴,只要胡須量壹量洞口就知道。
貓還有壹個絕招:骨頭軟,能在半空自覺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樓失足,也摔不死,總是四足先落地,晃晃腦袋,聳聳身子,舔舔腳掌,伸個懶腰,又若無其事地踱開了方步。
貓是老鼠的天敵,之所以有高強的捕鼠本領。首先是因為有壹雙特殊的眼睛,瞳孔能隨光線的強弱而收縮或放大。在強光下瞳孔縮成壹道細縫;黑暗裏,眼睛睜得又大又圓,即使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也能清楚地看到東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難逃脫。
它的耳朵很靈活,能隨意轉向聲音的來處,哪怕是極細微的聲音,也能及時辨出。
最惹人喜愛的,就是脫奶以後的“童貓”。它們極不安分,好奇心特別強。妳瞧,壹團毛絨朝小貓滾過來,它大概以為是個“怪物”,倏地壹跳,躲得遠遠的,毛絨團停住了。
小貓趴下死死盯著,好壹會兒,見線團沒有動靜,就悄悄地移步向前,“咪嗚--”叫了壹聲。線團還是壹動不動。這時候,小貓再也耐不住,壯著膽子靠攏線團,圍著轉了幾圈,而後伸出前爪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當它明白線團並不存在危險時,便毫無顧忌地玩起來,壹會兒用鼻子嗅嗅,壹會兒叼著“勝利品”,在院子裏跑來跑去。 像母雞生了雞蛋會“咯咯”叫那樣,逮住老鼠的貓會發出“嗚----”的叫聲,表示快樂,顯示勝利。貓,應該得到人們保護和寵愛。
小松鼠
今天,我高高興興地回家看見兩只可愛的小松鼠。他們那玲瓏的小面孔鑲著壹雙圓溜溜的小眼睛和三角形的小耳朵。他倆全身黑黑的,,但有幾條白色花紋。他倆壹個叫奇奇,壹個叫菁菁。
小松鼠吃飯時很有趣,他們總是上半身坐著,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近嘴中。吃玉米時,他們可是手腳並用把玉米粒拿下來壹粒壹粒慢慢吃,還只吃肉不吃皮。並且他們這吃壹點那吃壹點,真是猴子搬包谷的寫照。小松鼠睡覺時就更有趣了,他們壹個像小狗壹樣躺著壹個像小刺猬壹樣卷著。妳走過去只要發出壹點聲音他們便會立即醒來。“他們警惕性真高!”我總是這樣對媽媽說。媽媽總是回答說“因為大自然是壹個適者生存的地方。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那就會被吃掉的。”“那小松鼠不是不能睡好覺?真是好可憐!”媽媽總是淡淡壹笑。
不久以後,因為我的失誤菁菁悄悄的跑了。只留下了奇奇。他每天都蹲在那兒吃得也非常少,就呆呆的等在那兒。“真希望菁菁能回來!”“妳知道為什麽菁菁會跑?”媽媽笑著問我。“因為我的大意。”“錯了,是因為菁菁需要自由,想要自由。”
幾天過後,我輕輕拉開籠門。奇奇逗留了壹會兒就跑了。媽媽走過來看著我,我笑著說:“奇奇也需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