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朱亦兵的朱亦兵與《跳華爾茲的貓》

朱亦兵的朱亦兵與《跳華爾茲的貓》

從4月28日起,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的學子們,將近距離地“品賞”到“壹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大餐”。“大餐”的烹調大師是我國著名的青年指揮家朱亦兵,“制作者”是廣西歌舞劇院交響樂團,“美食”的全名被冠以壹個很好聽的名字——《跳華爾茲的貓》。

如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讓更多青少年在藝術享受的同時受到教育和啟迪,廣西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壹直在積極探索。為了完成本年度在高等院校普及交響音樂的任務,樂團壹改以往演奏世界經典冗長名曲的風格,請來“要讓交響樂流行化”的中央音樂學院著名指揮家朱亦兵執棒指揮。在交響樂團的排練現場,記者強烈感受到,朱亦兵對“音樂沒有高雅低俗之分”的“另類解讀”,延伸到“陽春白雪”的交響樂,就是決心將西洋不易消化的“交響美食”,變為國內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朱亦兵的“狂”源自他出類拔萃的藝術經歷。他1983年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遠赴歐洲,1987年以第壹獎成績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這所歐洲最高音樂學府獲得此榮譽學位的第壹人,前兩位獲此榮譽的中國音樂界前輩為馬思聰、冼星海。此後,朱亦兵的藝術天賦在歐洲展示得淋漓盡致。2004年,經過21年的海外藝術生涯,朱亦兵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回到祖國,任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大提琴教研室主任。

罩著壹個個“美麗的光環”,朱亦兵回國後組織策劃、指揮並親自演奏多場大型音樂會。他對交響樂的“另類解讀”,是在國家大劇院“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上指揮的《跳華爾茲的貓》音樂會。這場指揮,是朱亦兵“解讀”交響樂的登峰造極之作。演奏曲目史無前例的有近20個之多,而傳統的交響音樂會上下半場的曲目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個。京城媒體稱,演出當晚,朱亦兵在臺上“瘋狂”地指揮,青年人在臺下“瘋狂”地喝彩,古典音樂那高不可攀的“嚴肅的外衣”,壹件件地被朱亦兵“瘋狂”地扒下,變得生動活潑、親和感人。朱亦兵後來接受采訪時說,我指揮的交響樂,應該是沒有那麽多的洋化約束:全場靜寂、西裝革履、適時鼓掌、離席規定等等,妳覺得好聽可以縱情鼓掌,覺得不好聽可以擡屁股走人。“音樂無高雅低俗之分,只有感人與否之別。”朱亦兵如是說。此後,“要讓交響樂流行化”的朱亦兵,受到青少年的熱烈追捧。 朱亦兵把《跳華爾茲的貓》帶來廣西,可以看做是交響樂在廣西青少年中“流行化”的壹個福音。談到為何演奏這臺節目,朱亦兵對記者說,就是“按中國人的口味策劃這臺音樂會,用通俗的方法演繹這臺晚會。讓更多的人了解交響音樂”。

“中國人的講究吃,在世界上是聞名遐邇的。餐桌上擺上壹個大肘子,外加壹個西紅柿湯,就可以讓西方人樂不可支。但這對中國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講究色香味俱全,講究七大葷八大素。所以把西方的飲食習慣搬到中國來不行。交響樂就是擺在餐桌上的壹道美食大餐,光有肘子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吃和音樂同樣是用肚子來消化的。”朱亦兵從論道美食,引申到他對交響樂的“另類解讀”或者說是普及。

朱亦兵“七大葷八大素”的曲目有:《劈裏啪啦》、《跳華爾茲的貓》、《滑雪橇》、《切分時鐘》、《粉紅豹》、《小號手的搖籃曲》、《打字機》、《紙紗芭蕾》等等,每個曲目演奏時間三五分鐘不等,“葷素搭配得當,宜於消化。”其中有壹首《碟中諜》的演奏,樂手們全部戴上黑色墨鏡,演奏方式不拘壹格,京城媒體對此報道說“令全場歡快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這些“好聽又好吃”的音樂作品,用“吊人胃口式”的烹飪法,慢慢引誘妳進入交響樂的“美食天堂”,通過壹個個輕快、調皮、可愛、詼諧情趣、生機盎然的音樂作品而讓妳“滋身養性”。朱亦兵繼續從美食的角度普及他對交響樂的“另類解讀”。

還是談到吃,朱亦兵盛贊廣西“山美水美人美食美樂美”,南寧的老友粉讓他贊不絕口,他同樣希望廣西的廣大莘莘學子,也對他推介的交響樂“美食”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