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李雪的人物經歷

李雪的人物經歷

姐妹倆外形高度神似,雖然壹直以來,冰冰在媒體和采訪中提及是妹妹,甚至做過公開聲明。但由於李雪長相較冰冰更為成熟,且頗具大姐風範的她壹直被工作人員及朋友稱為“雪姐”。至今仍常被外界及媒體誤認為是姐姐。

職業:經紀人——曾任華誼兄弟聯席總經理;北京和頌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核心成員;2012年加盟萬達影視,任公司高管。現主要專職負責李冰冰工作室。

李雪於2012年7月23日,兒子壹歲之際在京舉辦婚禮。眾多圈內名人到場慶賀。 李冰冰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的五常市,普通的工薪家庭,地道的東北姑娘。出道以來憑借努力與勤奮在娛樂圈闖下壹片天空。不過鮮為人知的是,李冰冰還有壹個親生妹妹,名叫李雪。李雪從小成績優異,深受爸媽偏愛被認為是家裏未來的希望,同時倍受姐姐照顧,所以性格較冰冰更加過果敢,自信。

1997年,李冰冰本科畢業在即,她想留在熟悉的上海,然後找份工作安心地生活。當她把想法告訴妹妹後,遭到了妹妹的否定。李雪頗有建設性地指出,作為壹名藝人,北京的文化氛圍要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強,那裏才有更廣闊的空間。李雪的話再次給李冰冰鼓足了勁,同年,李冰冰被分配到了北京實驗話劇團。

李雪上大學時,李冰冰則已開始常年在外拍戲。賺錢除補貼家用供母親治病外,也資助妹妹的學費等。每逢劇組發好吃的,她都攢下來存著,壹有時間就背著大包小包坐火車去妹妹學校看望,冰冰希望把自己錯過的“美好“彌補給妹妹……

拍戲之初,李冰冰因為自己演出經驗少,壹直不敢承認自己是專業演員。李雪得知後,鼓勵姐姐幹壹行就要愛壹行、精通壹行,雖然萬事開頭難,但自信心絕對不可少。

就這樣,在妹妹壹次次的鼓勵下,李冰冰自信心增強了,拍的戲也漸漸多了起來。她先後接拍了《少年包青天》、《少年張三豐》、《八大豪俠》、《徽娘宛心》等頗受歡迎的電視劇。期間,李雪也曾由於外形出眾被片場導演相中,希望她參與李冰冰電影裏的壹些角色,都被婉拒,她甘做姐姐身後綠葉。李冰冰幾部對事業推動極大的電影作品,均為李雪挑選劇本,並極力說服李冰冰接演的,第壹功臣李雪當之無愧。如2004年《天下無賊》、2006年《雲水謠》、2009年《風聲》、2010年《雪花秘扇》。

如今的李冰冰不但是國內壹線花旦,也因多次出演好萊塢電影,成為表現最搶眼的亞洲女演員之壹。與此同時,李雪出色的能力受到業界關註,扶助姐姐之余也為自己迎來了事業的春天,雖然李冰冰總覺得虧欠妹妹,沒有了休息和自己的時間,但李雪表示樂在其中,是姐姐給了成就自己理想事業的機會,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並獲得了如今的光環。 大銀幕上五光十色,她轉身是俠女,也可以柔情似水,但真正的李冰冰並沒有多少人看到。她其實是中國最早壹批投身公益慈善的明星,嘲笑、懷疑、不解,她都經歷過。沒有沮喪,沒想過放棄?她說這是瞎話。但是就像玩潛水,玩各種極限項目,李冰冰絕不是壹個輕言放棄的人。

對愛情,她已經到了不相信童話的年齡,反而深信“壹見鐘情”,有了愛情可以給忙碌的工作畫個暫停鍵,她第壹次許下了這樣的諾言。我們請來她的最親近的身邊人,這是李冰冰父母第壹次面對媒體說出對女兒的真實感受,她的妹妹,她的朋友,來描摹生活裏的李冰冰,說說她的小氣、嘮叨、眼淚、拳頭與幼稚。機會永遠不會消失殆盡,而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李冰冰父母:“冰冰是壹個非常孝順的孩子,對我們關懷細膩之處,有時連我們自己都想不到,她工作太辛苦,弄得壹身病痛,我們心疼卻無法分擔。”

十五歲李冰冰離家去外地讀書,母親說:冰冰,我們沒有什麽可以給妳,就送本筆記本吧。那本精裝橙色日記本,扉頁上父親用特別規整的字跡寫了十二個字“自尊,自重,自愛,自強,自立,自信”。

這十二個字約束著她壹生。帶著湊來的7000元錢和父母的囑咐,李冰冰來到上海,從此壹分錢也沒有問家裏要過。1995年,李冰冰拍了玉蘭油廣告,效果出奇的好得到了壹筆不小的酬勞,經濟上壹下子沒有了壓力。她沒有為了錢去拍過戲,委屈過自己。“從我上學開始,從小到大不求人,不麻煩任何人,把自己跟男人壹樣對待,從來沒覺得男女是有區別的。”這種可以堪稱為倔犟的性格從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來。冰天雪地的黑龍江,李冰冰用凍得發紅的雙手洗壹家子的衣服,壹直到成為上戲無往不勝的廣告女王,到現在依然是家人父母身邊人最最重要的依靠。她壹直告誡自己,要做壹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

華服美食、大鉆石帶來的快樂,不如壹家人在壹起的幸福。2011年關,母親急病住院,作為有合約在身的女主角分身乏術。壹邊是請假壹天全劇組停工幾百萬的損失,壹邊是病重的母親在電話裏安慰充滿歉意的李冰冰:拍戲重要,拍戲不是妳壹人的事,不要影響大家。“他們壹輩子不麻煩人,到這時候還這樣說。”李冰冰放任淚水自流,反復地問自己:這是為什麽?難道有了錢就壹定要和父母見得少?

難道發誓照顧他們就壹定要犧牲在壹起的時間?2013年春節,李冰冰把如今選擇定居在杭州的父母接到北京來過年,這是好幾年以來她第壹次和家人安安靜靜地過個節。平時不是拍戲就是有工作,每年春節都只能靠電話、Facetime 給父母道聲平安。膩在父母身邊,和外甥小王子玩玩捉迷藏,只恨時間過得太快。

遊學洛杉磯的閑散時光,每個深夜當她反省自己時,想明白了壹個簡單的道理:“機會永遠不會消失殆盡,而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努力工作換來的金錢可以照顧家人,但隨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幸福與金錢絕不能等價交換。

“我還是和父母緣分淺。”李冰冰遺憾地說。

李雪:“當妳獲得榮譽時就如同自己獲得,當妳受到傷害時恨不得能替妳去受傷。”

從小到大,李雪都是最了解李冰冰的人:“讀書時好多男孩跟著冰冰到家,我從來沒有男孩追,都是追她的。”李雪的話並沒有得到李冰冰的認同,李冰冰立馬反擊:“是嗎?我還真不知道這事。可能因為李雪那時太牛了,就學習很好唄,從小到大不是學習委員就是班長,都戴三道杠,有人敢追她嗎?

媽媽老說,我是老大,就應該讓著。我不服氣,憑什麽老大就得讓著,她學習還那麽好!”有這樣厲害的妹妹做對比,李冰冰壹度完全沒有夢想,“當售貨員最好,她太有錢了,妳永遠得把錢給她,然後才給妳東西,她有那麽多東西可以賣,我覺得她是最厲害的。”生病打針,李冰冰覺得當醫生好。天天給家裏的膠皮娃娃打針,打到布娃娃都是濕的。上學了她想當歌唱家,特別特別喜歡唱歌,後來發現歌唱也不是最好的,又變成了科學家,“科學家知識多”,但她迅速發現自己缺乏這樣的天賦,特別是數學,需要很強的邏輯關系和空間感,“頭大、頭暈、除去身體本能的物理反應,心裏的化學變化促使壹大批女生從此由理科轉向學了文科。”

到中學,父母開始給她壓力,“妳得考上高中,考上高中妳能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妳就贏了。”考上大學意味著什麽,當時的李冰冰想法很簡單,“這輩子再也不用奮鬥了,吃喝都有了,為了壹分虛榮心,壹份終於能找著壹個機會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機會,因為我從小太沒自信了。”李雪考98分哭了,李冰冰只有60多分。“98分,那就是我的夢啊,妳哭啥啊?這壹哭,我父母就說,妳看妳妹自尊心強。我就是我們家的反面典型。”

之後李冰冰選擇了上海戲劇學院,因為不用考數學,“我人生第壹次成功就是考上大學。走在我妹妹前面,我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孩子式的妳強我也要強的比較,早就煙消雲散。

李冰冰剛出道時,姐妹倆朝夕相處,提著大包小包趕火車,趕飛機。李雪是經紀人是助理還是化妝師造型師。為了上雜誌給編輯挨個打電話,李冰冰常稱李雪“打不死的小強”。她支持著李冰冰壹直走下去,“撐不住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聲‘我好累’,但永遠不要在心裏承認說‘我不行’”。

李雪以前經常說,“現在還不是妳歇著的時候。妳是個好演員,妳應該站在妳應有的高度。”無論是鼓勵還是棒喝,在艱辛的道路上,“因為有她,我才相信我自己真的很棒。”如今,李冰冰和李雪是事業搭檔,李雪的兒子小王子則是李冰冰現在最喜歡的寶貝。特別不高興,特別寂寞的時候,李冰冰把小王子的照片拿出來,或者和小王子視頻。小王子看到李冰冰的照片,就會指著叫:大大,大大……,大大就是大姨。李冰冰說,小王子是她的心理醫生,壹如李雪曾經是她的心理醫生。姐妹倆攜手走過的歲月是任何金錢獎項都無法代替的。

關於公益,李冰冰從不避諱曾經想過放棄。“拍電影屬於我幹了什麽都能引起***鳴,所有的人在這段時間都狂討論妳。壹說到做慈善,大家的聲音立刻變小了,效果不明顯,能感同身受的人怎麽就那麽少。” 從壹開始的風風火火、充滿激情到最後被打擊了、被別人質疑做秀,李冰冰不願意後退:“如果真不做的,倒真的成了做秀了。”她直言自己不是那種只求心安不計其他的人,很明確希望看到成果。“其實公益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簡單,做了就行了。還要看效果、關註度。這些年不光是我,有很多藝人不都在做?現在至少老百姓知道有人是在做公益的,也都知道我們應該保護環境、關註幫助弱勢群體。十年前誰在乎? “老是做壹件事,沒有效果妳會氣餒。但咬咬牙,繼續走,就這樣持續,到不能支撐的時候,再往前壹步,就成功了。”她不覺得做公益很累,或許也和骨子裏的倔犟有關,“堅持的過程中有放棄的想法,這都正常,因為妳是壹個人。我做壹件事,從來就沒有打退堂鼓?這不可能。這個世界,通常都是壹個人願意為壹件事堅持才叫偉大。慈善也好,玩也好,事業也好,愛情也好,要是能堅持下去,這件事情就偉大了,而且這是壹種可怕的力量。”

李冰冰有個外號:女大膽。從跳傘到潛水,沒有她不敢玩的遊戲。去法國度假,李冰冰沒穿救生衣從遊艇跳進海裏。大家目送著她的身影離蔚藍海岸越來越小、越來越遠,身影漸漸消逝為看不到的紅點,差點以為她要上演壹幕“碧海情”。

去希臘玩浮潛,李冰冰又差點闖禍,“本來沿著礁石下潛,有珊瑚啊、魚啊,特別美,突然礁石斷層了,美景變成漆黑壹片,人很容易就會被水流吸進去!”李冰冰嘻嘻哈哈說著這些事,壹臉好玩與回味,仿佛危險和自己毫不相幹。

除了大膽,還直接。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知道,追求極致完美地嚴苛足以寫壹本教科書。她可以板著臉壹條條指出化妝師的細節問題,小到連眼角的暈妝都能看出來,當妳以為她從此把妳拉進黑名單,不會再給任何機會,她卻會傾聽妳內心的夢想並盡量為妳提供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