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人。
馬克斯威爾·馬爾茲說過:“想象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壹種進取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鬥。”
很多年前,壹個農民靠帶著兒子在外做工過活。每天,他們都得走很遠的路到集鎮去。路上有壹條河,不算寬,但沒有橋。這給農民父子的往返帶來了不少麻煩,可為了生計,他們必須早出晚歸,風雨無阻。
水淺的時候,父子倆挽起褲腿淌過去,心情好時還會在水中嬉戲壹陣。水涼的時候,農民在河中鋪上壹些石塊,如同架起壹座“石橋”,父子倆壹路小跑地奔過去。這畢竟都屬風平浪靜,壹旦天公不作美,父子倆麻煩就大了。
壹天夜裏,下了壹場大雨。清晨,父子倆趕到河邊,犯起愁來。河水漲了許多,根本無法淌過去。兒子說:“今天幹脆不去啦。”農民說:“那怎麽行?壹次誤工,這份差事就屬別人了。”兒子問:“那又有什麽法子呢?”農民想了想回答:“遊過去。”兒子很吃驚、遊過去,衣服不都濕了嗎?農民說:“把衣服脫下來放在袋裏。”於是,父子倆就這樣遊了過去。
這還不是最難的時候。有壹次,因為連下了幾天大雨,河水不但漲得高,而且水流得非常猛。兒子望著湍急的河水哀嘆:“這回咱們真的過不去了!”農民笑著說:“不見得!”兒子有些好奇,就問:“遊過去?”農民說:“這麽急的水壹定會把咱們倆沖走的。”兒子又問:“有船來接咱們?”農民答:“咱們哪有錢租船,再說這麽急的水,船也不能劃呀!”
兒子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麽法子,著急地問:“是不是架橋?”農民神秘地說:“猜得沾點邊。不過咱哪有錢修橋,再說壹兩天也修不成橋呀!”兒子急不可耐了:“哎呀,妳就說吧!有什麽辦法。”農民說:“架天橋。”兒子吃驚不已,架天橋?農民把兒子領到壹處窄河段指著上面說:“看到了嗎?兩岸拉了壹根粗繩。我早就知道雨季壹到會有大麻煩,提前在兩岸打了木樁拉了繩索;咱們吊著過去或者爬過去,關鍵是得膽子大,妳放心,繩子很牢固。”
現實生活中,沒有人不追求和向往美好,但命運好像就是要與人作對,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滿坎坷,總是不讓人壹帆風順,各種各樣的挫折總是在人不經意問橫亙道上。意誌薄弱者遇到困難時,便心灰意冷,顧影自憐,整天精神萎靡,怨天尤人。而意誌堅強者,則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往往是愈挫愈奮,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
曾經有這樣壹位農村婦女,她出生的年代兵荒馬亂、軍閥混戰,她的青年時代,正趕上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時期,她所在的那個村子經常遭到鬼子的大掃蕩,每次掃蕩,她都帶著幼小的孩子東躲西藏。村裏有個人受不了這種暗無天日的折磨,想帶著全家壹同跳河自殺,她得知後就去勸那人:“別這樣啊,沒有過不去的坎,不會老這樣的。”最終,那個人在她的勸阻下堅持活了下去。
她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裏,由於缺醫少藥,又極度缺乏營養,她的前三個兒子都因此患病夭折了。她同她的丈夫——壹位老實木訥的農民,壹同埋藏了兒子的遺體,然後她流著淚對丈夫說:“咱們的命苦啊。不過再苦咱也得過啊,咱還有英子、娟子和山子,為了他們,咱得好好活啊,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或許以後就會好吧。”
剩下的壹兒兩女是她的命根子,她怕他們早夭,就把他們的名字給改了。在那段貧困的歲月裏,只要有壹點有營養的東西,她就會讓三個孩子吃,而自己寧可挨餓。後來遇上三年自然災害,她的丈夫,因患水腫病而離開了人世。在這個巨大的打擊下,她很長時間都沒回過神來,但最後還是挺過去了,她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攬到自己懷裏,對他們說:“爹死了,娘還在呢,有娘在,妳們就別怕,沒有過不去的坎。”
當時才剛四十出頭的她,丈夫死了,孩子還小,整個家庭重擔壓在她瘦弱的肩上。她在田裏拼命地勞作,為了供給三個孩子讀書。三個孩子在她的關照下都平平安安地長大了,她的兒子和小女兒功課不好,早早下了學,大女兒英子特別好學,還考上了中專,由於上學太晚,考中專時已經二十多歲了。村裏人都勸她說:“妳家這麽困難,閨女又這麽大了,不如給她找個婆家算了,念書花費大著呢。”她並未聽從村裏人的意見,而是對他們說:“俺這輩子沒念過書,閨女想念書還是讓她念吧,沒有過不去的坎。”為了供給大女兒讀書,她又接了個手工活計——編草席,從地裏回來後,她就在院裏編席子,她手很巧,做得很快,不久就有了壹筆收入。這樣她女兒就順利地讀完了中專,還在城裏找了壹份工作,而她的雙手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後來,她的生活好轉了起來,她也嘗到了新生活的甜頭,逢人便樂呵呵地說:“我說吧,沒有過不去的坎,現在好過了吧?”她忙慣了,照樣閑不住,年紀大了不能幹地裏的活,就在家裏納鞋底,做衣服,縫縫補補。大女兒在城裏結了婚,有了孩子,因為工作忙,便把孩子托付給鄉下的她,兩個孩子都是在她精心照料下長大的,對她感情特別深。大女兒想把她接到城裏去,她卻不願去,因為她已經習慣了鄉下生活,過不慣城裏人的生活。
上蒼似乎並不眷顧這位壹生波折的婦女,她在照看自己的孫女時不小心摔斷了雙腿,由於年紀太大做手術危險,因此壹直沒有手術,但她只能躺在床上了。她的兒女們都哭了,她卻說:“哭什麽,我還活著呢,山子,妳去弄個拐杖來,我就不信下不了床,沒有過不去的坎,傷筋動骨壹百天,壹百天後妳們再看看我能不能下床。”她兒子為她做了個特別的拐杖,中間是個板凳,兩邊是雙拐,雙拐釘在板凳上,這對她來說安全些,也穩定些。幾個月以後,她果然能拄著拐杖下床行走了,依靠這副拐杖,她又生活了二十年。這二十年當中,她不能做別的活,卻總閑不住,就坐在炕上做做針線活,她會織圍巾,會繡花,會編手工藝品,左鄰右舍的人都誇她手藝好,前來跟她學藝。
……
臨終前,她對她的兒女們說:“都要好好過啊,沒有過不去的坎……”
是的,人生中,沒有過不去的坎。任何困難都會過去的,咬咬牙,都會看到新的曙光迎接妳的,不要在陰影中後悔和痛苦。人生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人。
記住,沒有過不去的坎!生活中我們不必去乞求,也不可能總是陽光明媚的艷陽天,狂風暴雨隨時都有可能蒞臨。但只要我們有迎接厄運的勇氣和胸懷,在低谷和挫折面前不低頭,跌倒了再重新爬起來,將自己重新整理,以勇敢的姿態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只要我們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就能迎來人生的輝煌。
美國有壹種叫“瓊斯乳豬香腸”的美食,可謂是家喻戶曉。而在它的發明背後還有壹段催人淚下的與命運作鬥爭的故事。瓊斯是該食品的發明人,他原來在威斯康星州農場工作,當時他的家人生活比較困難,但他身體強壯,工作認真勤勉,也從來沒有妄想發財。可天有不測風雲,瓊斯在壹次意外事故中癱瘓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很多人都認為這下他這壹輩子可交代了,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
瓊斯身殘誌堅,始終都與命運作著鬥爭。雖然他的身體癱瘓了,但他的意誌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依然可以思考和計劃。他決定讓自己活得充滿希望,樂觀、開朗些,他決定做壹個有用的人,他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他思考多日,最終把構想告訴家人:“我的雙手雖然不能工作了,但我要開始用大腦工作,由妳們代替我的雙手,我們的農場全部改種玉米,用收獲的玉米來養豬,然後趁著乳獵肉質鮮嫩時灌成香腸出售,壹定會很暢銷!”
老天不負有心人,事情果然不出瓊斯所料,等家人按他的計劃做好壹切後,“瓊斯乳豬香腸”壹炮走紅,成為人人知曉、大受歡迎的美食。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丟給我們壹個難題。同時也會給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機會。瓊斯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堅信冬天之後有春天。在困難面前,他沒有低頭,沒有被挫折嚇倒,而是另辟蹊徑,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成功。
所以,無論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境況,無論生活帶給自己的是什麽樣的痛苦和憂愁,請記住壹句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拋棄痛苦,忘卻憂愁,從容地生活才會享受生命的本身,人生才會擁有壹份輕松,擁有壹份寧靜,生活在自己面前才會展現壹片豁朗的天空。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生氣等於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