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有什麽好吃的?
作為美食之鄉的鎮江,不斷開發旅遊美食文化,以淮揚菜系為特色,兼收南北風味。鎮江美食有“三魚、三怪”之說,“三魚”即“長江三鮮”鰣魚、刀魚、鮰魚;“三怪”則為肴肉、香醋、鍋蓋面。其中尤以“鎮江三怪”最為出名。 鎮江三怪 1、“香醋擺不壞”——鎮江香醋 在我國諸多醋品中,鎮江香醋可謂別具壹格,它色、香、酸、醇、濃俱全。嘗壹口,酸而味鮮,香而微甜,不澀,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會變質。這就是“三怪謠”中的“香醋擺不壞”。 2、“肴肉不當菜”——肴肉 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紅,壹塊塊晶瑩發亮。鎮江人吃肴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姜絲,將肴肉蘸著香醋姜絲吃。即“肴肉不當菜”。水晶肴蹄雖然在鎮江有許多酒樓飯店都有供應,但其質量分出高低。品嘗者都認為老宴春酒樓的肴肉質量最佳,最為正宗。 3、“面湯裏面煮鍋蓋”——鍋蓋面 將壹只小鍋蓋撂在鍋裏,讓它漂在水上,湯溢不出來,又透氣,下的面條就是好吃,即有名的鍋蓋面。傳說古時候,鎮江有戶人家,妻子為丈夫下面條,壹不小心將鍋竈上的湯罐蓋滑入面鍋裏。哪曉得這樣下出來的面條不硬不爛,軟熟相當。於是,他就夥同別人開了個面店。由於面鍋裏放鍋蓋,又是合夥開店,所以鎮江的面店又稱“夥面店”,下出來的面條,人們即稱“鍋蓋面”。 其他著名的美味小吃 蟹黃湯包 鎮江“蟹黃湯包”名揚海內外,是有名的小吃名饌,其皮薄、湯多、餡飽、味鮮,可與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媲美。吃的時候要做到“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別怕費事,那絕佳的鮮味得慢慢品才知其中乾坤。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路過鎮江時,聞得鎮江有“蟹黃湯包”之美味,特地在鎮江逗留幾日,且品嘗後贊不絕口。 鴨血粉絲湯 說起南京的“金陵鴨血粉絲湯”恐怕是無人不曉,但是吃過鎮江鴨血粉絲湯的人都會覺得,“金陵鴨血粉絲湯”的味道比“鎮江的”可差遠了。這鴨血粉絲湯采用老鴨湯煮制,口感鮮香醇厚,粉絲勁道爽口,尤其是湯中混合的鴨胗、鴨腸、豆腐泡等料更是為整碗湯的味道增色不少。 “鎮江三魚” 又稱“長江三鮮”,指的是鰣魚、刀魚和鮰魚,俱生長於海洋,盛產於南通和鎮江壹帶。由於長江到鎮江江面漸寬,水流漸緩,形成了許多的江心洲,江邊、洲邊荒蕪,江柳、水草叢生,水中的營養特別豐富,鰣魚、刀魚和鮰魚到這裏最為肥美,味道也最佳。 在長江三角洲壹帶,可以吃到正宗鮰魚的地方有三處,第壹便為鎮江焦山、第二為上海吳淞口、第三為南通狼山。 東鄉羊肉 是鎮江的特色風味,肉質鮮香酥爛,味美非凡。其盛產於鎮江市丹徒區的大路鎮、姚橋鎮以及大港壹帶,這壹帶地處鎮江市的東部,是為“東鄉”。烹制東鄉羊肉最為盛名的是姚橋鎮的儒裏(原名朱家圩),傳說系由乾隆皇帝禦賜方有現名的,而乾隆賜名的因緣,正是起於東鄉羊肉。 京江臍 又叫“金剛臍”,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剛之肚臍而得名。京江臍以特制面粉、花生油、白砂糖、酵面、碳酸鈉、糖桂花等為原料,經發酵、拌堿、成型、烘烤等環節制成。傳統京江臍,***有六角,圓角飽滿,大小壹致。口感香甜綿軟,無論幹吃還是佐湯,都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