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醬鴨非常火,真的是值得購買的嗎?
各大超市賣場紛紛擺出了醬貨禮盒。對杭州乃至江浙人來說,醬貨怕是年貨裏最讓人懷念的存在了,醬鴨尤甚。杭州人喜歡吃的醬鴨 主要由三種鴨子來做。很多人只知道醬鴨好吃,但外頭賣的醬鴨種類頗多,實在容易挑花眼。“呆頭鴨”最好認,個體壹般比較大,正常在出欄後可以達到7、8斤,做成醬鴨後重量在4斤左右,頭小、嘴小、腳蹼大、皮厚、油厚、肉厚。“呆頭鴨”本身不太“吃”醬油,比較難上色,所以醬好的“呆頭鴨”顏色要比其他兩種鴨子淡壹點。缸吊頭整體頭部比較長,因為養殖周期短,所以自身肉質在這三者之中是最嫩的。老鴨的嘴最寬,皮下脂肪最少,醬好的老鴨全身上下幾乎沒有多余的油脂,屬於醬鴨中比較“苗條”的選手,醬色也最深。這裏的壹個冷知識是,老鴨是壹個泛稱,並不是特指鴨子的某壹種類,老鴨的特點是養殖周期較長、個體較小。
知道哪種鴨子最對自己的胃口之後,還得會挑。除了鴨子的品種之外,鴨子的品質和醬制的過程都會影響鴨子的口感。老馬說,挑選醬鴨,掌握“壹看、二聞、三摸”這三個步驟的話,基本能挑到壹只好醬鴨了。第壹步是看,好的醬鴨醬色很自然,不會特別紅,接近我們壹般看到的醬油顏色,鴨子通體也會比較油潤。第二步是聞,去聞壹下鴨子香不香。有些鴨子養殖周期短,會有壹股大家常說的鴨騷味,而好的鴨子聞上去就會有壹股鴨香味和醬香味。第三步是摸,如果摸上去肉質是非常松軟的,說明這個鴨子要麽是太嫩了,要麽是晾曬的時間太短了,這樣的鴨子口感也會稍微差點。
杭州人吃醬鴨最喜歡蒸或做泡飯。醬鴨買回去沒必要再晾曬。最簡單的方法就壹個字——蒸,蒸最能吃出醬鴨的味道。醬鴨本身經過腌制、晾曬,自身的風味就已經很好了。醬鴨拿回家清洗切塊之後,加蔥、姜、料酒,上鍋隔水蒸壹小時左右即可。蒸好的醬鴨壹頓吃不完就會變幹,這時候要是懶得再上鍋蒸,做成菜泡飯也很合適。鍋中加水,水開後放入青菜、米飯和醬鴨同煮,醬鴨的味道滲入菜泡飯裏,醬鴨的口感也再次恢復,真是方便又好吃的壹餐。
另外就是醬鴨的儲存,很多人醬鴨買回家,都會選擇掛起來,其實非也。買回家的醬鴨壹般都是晾曬到最好的程度,沒有必要再晾曬,太陽會使醬鴨油脂進壹步滲出,風吹會使醬鴨肉質變得更幹,反而使醬鴨的口感變差了。買回家的醬鴨冷凍保存才是最好的,整只放不下的話,切塊也是可以的,對口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