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天將要結束了,壹定有不少感想,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日記 篇1我的家鄉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這裏的冬天非常冷,每年只要立冬後就會經常下雪,雪花在我們的頭上飛來飛去像小飛機壹樣。
操場上的同學們歡呼著:“下雪了。下雪了”,同學們抱著潔白的雪,打雪仗,我看到雪仿佛像羽毛壹樣大片大片地落了下來,有同學說:“雪落在房頂上搭成了壹只小烏龜。”還有的同學告訴我雪落在我頭上好像給我戴了壹頂白色的帽子,我還看見雪落在樹上好似給大樹穿上了流行的服裝,看到這麽美的景色,之前郁悶的心情都眼煙消雲散了,還有壹個非常美的景象就是,有很多雪堆擠在壹起,我們在所有雪堆的兩邊插了木棍,這樣雪堆就像有了雙手,它們還手拉手在壹起跳舞呢!
我好想把這個潔白清新的世界留住,讓它永駐人間。
家鄉的日記 篇2就像偉大作家高爾基在文章中寫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壹天是怎麽誕生的”。清晨,是美好壹天的開始——孕育著生機和希望。在我的家鄉,清晨在四季裏變換,各有各的色彩。
春天的清晨是萬物復蘇的。隨著壹聲聲嘹亮的雞鳴,大地醒來了,萬物都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壹切都煥然壹新的樣子。翠綠欲滴的嫩草葉上掛著珍珠般的露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仿佛為大地添了壹件美麗的新衣。小燕子們似乎聽到了春的召喚,當人們開始念叨他們時,她們如期而至。擡頭間,在樹杈間、在電線上、在人們的屋檐下,她們又在親昵地交談,仿佛述說著壹個冬季的故事。春天的早晨,萬物都在趕赴著生命的約會,生機勃勃。
夏季是炎熱的季節,夏季的早晨卻是忙綠而充實的。農民伯伯們深知“壹天之計在於晨”,早早地已經在田間地頭勞作了。他們有的彎腰除草,有的低頭采摘棉花,有的忙裏偷閑地瞧壹瞧鄰家田裏的莊稼,似乎在心裏估摸著“究竟誰家的收成會更好呢”。在夏季的早晨。這忙碌的身影與溫暖的陽光融成了壹幅美麗的圖畫。
秋天的早晨是涼爽的。昔日綠葉成蔭的大樹,雖少了夏日枝繁葉茂的風姿,亦有另外壹種風景。葉子由綠變為淡黃、黃色,涼爽的風吹來葉子紛紛飄落,仿佛壹只只彩蝶在飛舞,真是美不勝收。
在冬天,最美的清晨莫過於下過壹場小雪。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臥著壹層薄薄的白雪,沒有被打擾的樣子,人們睡著安靜而踏實。這時候最快樂的當然是孩子們,三五結伴地出來了。他們堆雪人、打雪仗,或者捧起美麗的雪花,靜靜地觀察她們的形狀。
這就是家鄉的清晨,四時變幻的早晨。
家鄉的日記 篇3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鏡泊湖畔,壹個美麗的城鎮名叫東京城。我們這裏冬天壹到,寒氣就布滿每個角落,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壹樣。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是幹冷幹冷的。
冬天,樹上的葉子都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在空中舉著。風特別大,像在吹著哨子壹樣刮來。細細的枝條被風吹的左搖右晃。
冬天最美的景色是下雪的時候。灰蒙蒙的天空飄著鵝毛大雪。雪花大片大片的落下來。不壹會兒,地下就像鋪了壹層厚厚的絨被子,樹上、房子上也都白了。就像進入了銀白色的世界,非常美麗,也很壯觀。雪過天晴之後,雪地上特別熱鬧。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還有踩腳印兒。開心的笑聲傳得很遠很遠。
家鄉的日記 篇4過年了,過年了,終於過年了!我高興地喊著:“我又長了壹歲,我十壹歲了。”
壹大早,全家就開始忙上了,爺爺在壹旁監督,我和爸爸貼對聯,這對子寫得真好“財源滾滾來,年年發大財”。如今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爺爺也年輕了好幾歲呢!
過年了,媽媽要包好多的餃子,有酸菜豬肉餡的,有韭菜雞蛋餡的,有牛肉蘿蔔餡的……新年晚上,全家人圍坐在壹起吃著好吃的,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盼望著零點鐘聲的敲響。10點左右,家家戶戶燃起了煙花炮竹,火熊熊的燃燒起來了,餃子下鍋了,我們要圍著火堆繞幾圈,聽爺爺說這樣就不會生病,可以去去晦氣。
熱乎乎的餃子上桌了,剛剛熱好的菜端上來了,全家人壹起吃團圓飯了,爺爺、姥姥樂得合不攏嘴,我們把祝福送給他們。
和媽媽收拾完以後,我進入了甜甜的夢鄉,我希望下壹年馬上來到,因為我想再長壹歲。
家鄉的日記 篇5壹年壹度的七夕節又快到了,這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那天,我故鄉那裏會舉行十分隆重的七夕文化風情節。有展示手藝的,有美食還有晚會,很好玩。
在我們這裏,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顧名思義,當然是展示婦女們心靈手巧的節日。在節日前幾天,巧女們施展她們的“十八般武藝”,手工制作各種精美的貢案,用來祭祀祈福:有人物、房子、農作物和家禽,還有牛郎織女相會等等。這些都是微型版的,向我們展示祖先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妳在現場,壹定會被這些貢案吸引,因為太惟妙惟肖了,精致的小房子,逼真的動物,鞋子比小指還小但是做工非常細致,這些都是用於祭祀的。白天還有展示各種水鄉美食的,大飽眼福和口福的同時,我不禁贊嘆鄉親們的勤勞與智慧。晚上還會舉行熱鬧的晚會,不管是誰,只要妳有才藝,都可以上去表演。
我記得小時候,物質沒有現在豐富,所有貢案都是用面粉和糖做的,我和小夥伴經常去偷吃,結果惹來好壹頓罵。現在生活好了,七夕節也比以前隆重得多。現在制作貢案的手藝只有老壹輩才會,為了避免祖先文化的遺失,有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學了。這個節日也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好途徑。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崇尚外國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反而被淡忘了。其實七夕節也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在我的故鄉,七夕節不僅是我們展示才藝的平臺,它還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家鄉的日記 篇6我的家鄉在曹村,四面都群山環繞,植物花繁葉茂,空氣清新甜潤。特別是家鄉的河水,清澈見底,清的能看見河底紅、黃、藍綠……那色彩斑斕的小魚。
聽媽媽說,在小學的教學樓後面的那條小溪,她在上小學時,小溪裏的水很清,也不深,媽媽經常和同學在夏天的中午到小溪裏玩水,打水仗,捉迷藏,洗衣服……小溪給媽媽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可是後來,家鄉建起了自來水廠,溪流被堵截了,小溪裏的水就漸漸地幹枯了,河裏變成了垃圾場,人們都把垃圾往水裏倒,路過小溪,都可聞到那股臭味。而且只要壹下雨,河水就漲上去,都是黃黃的,河面漂著壹層垃圾。
最近幾年,政府對家鄉的環境治理特別的重視,各個鄉村都興建了生態村,添置了許多體育活動中心,於是這條小溪流又恢復了往日的清潔,河岸加固了,河水變得更加的清澈了,人們又可在這裏玩水,洗衣服了。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這條小溪!
家鄉的日記 篇7是我夢中的橋。
小時候,家鄉的河上架著壹座彎曲的石拱橋,上方的壹磚壹瓦顯現著自然的肌理,縱橫交錯,散發著古樸的韻味。
橋上,兩排柳樹好似美麗的少女垂著長發在水裏照鏡子。夜晚,我常蹲在那樹下,頭頂皎潔的月光,伴著蟋蟀的.交響樂,哼著優美的旋律……
橋下,壹些漁夫正揮著竹篙灑下漁網在水裏打漁,那粗獷的打漁歌中,預示著他們收獲頗豐。
橋的兩岸居住著壹村居民,他們居住在簡單低矮的土坯房中,有著壹樣的風土人情,團結互助,心被這橋緊緊相連。
此刻,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橋變寬了,上方的水泥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幾分夢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橋欄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樸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雄偉和壯觀。
橋上的柳樹早已不見,高大的路燈佇立橋上,給這黑暗的夜,帶來無盡的光亮,它們儼然是壹排巨人守護著橋上通行者的安全。
橋下的漁夫,早已變成了壹撥撥的輪船,“嘟嘟嘟嘟”地開過,激起的波浪,仿佛要洗去舊時代的鉛華,隨著輪船的前進,進入壹個嶄新的時代。橋兩岸的土墻早已不見,已經變成了那巍峨高聳、鱗次櫛比的高樓,晶瑩的玻璃幕墻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而兩岸的居民仍未忘了那橋的約定,依然團結互助,心心相連。
家鄉的橋,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刷新著自我的外衣,但它的靈魂在我的心中卻永不磨滅,綻放著迷人的風采。
啊,家鄉的橋,我夢中的橋!
家鄉的日記 篇8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得幹幹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竈。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壹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員。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
從大年初壹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裏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湧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日記 篇9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壹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壹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棕子,燒熟後裹著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裏盤算著,什麽時候自己也包壹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於是,外婆拿出了壹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壹起把糯和棕葉洗幹凈,然後,外婆把糯米放到壹個大盆裏,往糯米裏灑了壹小勺鹽。我不明白為什麽要灑鹽,就問:外婆,為什麽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鹹嗎?就壹點點,沒關系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壹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壹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裏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後用繩子把棕子捆好,壹個棕子就包好了。壹卷,壹放,壹折,壹捆,壹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家鄉的日記 篇10家鄉的冬天是富有色彩的,不像別處只有單調的白色。
家鄉的冬青很多。在冬天,冬青的葉子越發翠綠,在白茫茫的雪色中頑強的閃爍晶瑩的光輝。似乎要與冷酷的冬天對抗到底。
家鄉在農村,地裏有綠油油的小麥裝點著銀白色的大地。好像是在白色的絲綢上繡著壹簇又壹簇的綠牡丹。最妙的是下起大雪了!麥苗以自身頑強不屈的性格沖破覆蓋的雪堆,仍然以壹身皎潔的綠與寒風冷雪搏鬥著。
如果只有白色和綠色,那談不上美,請妳閉上眼睛想:有返璞歸真的農村,有銀白色的“絲綢”,有各種綠色的植物,有最野的動物,再加上各色房屋的點綴。難道不是壹幅生機盎然的冬景圖嗎?
我愛自己的家鄉,因為家鄉有最美的四季圖,尤其是那副冬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