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上。豆桿兒和腐皮,兩者呈現淡黃色,差別有限。
口感上。腐皮較柔軟適口,豆桿兒韌性好嚼勁兒足。
原材料上。兩者完全沒有區別,都是大豆制品。它們都是豆漿加熱時,表面形成的壹層油皮,將油皮取出,幹燥後而得。
我在看來,豆桿兒和腐皮的唯壹區別就在於形狀上。豆桿兒是木棍形,腐皮是如葉散開狀。由於兩者的厚薄不同,從而造成了兩者口感上差異。
從營養成分上分析,兩者無差別。兩者都是蛋白質豐富而含水量少,濃縮了豆漿中的營養,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兩者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能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此外,所含有的磷脂、皂酐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的效果。
這麽好的食材,烹飪方當然,多種多樣,可燒,可鹵,可炒,可涼拌。今天,我準備用豆桿兒和蘿蔔燒豬肉。主要看重的豆桿兒鮮嫩軟滑,質地細膩、豆香濃郁,入湯不化,韌性好有嚼頭,吸水膨脹後不糊的特點,它能夠長時間和蘿蔔與肉在壹起玩耍,相互作用,入味湯濃。白蘿蔔和豆桿兒是非常好的搭配,屬於相生的食材,有利於消化,很是適合老人。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面對著熱氣騰騰的美食,忍不住大快朵頤,吃個心滿意足。放下筷子,離開桌,才發現吃得過飽,不出門溜達溜達便不能消化。如遇下雨,只能窩在家裏,壹肚子美食便成為無法消化的負擔,實在令人煩惱。特別是對於身體機能衰退,消化功能減弱的老年人更是有苦難言。我們不妨在平時做菜的時候,稍加註意,力求好吃好消化,壹舉兩得,兩全其美。
趕快跟我壹起來做這道好吃好消化的美食吧!特別獻給家中的老人。
豆桿兒蘿蔔燒肉做法
食材:帶皮豬肉500克?豆枝兒100克?蘿蔔200克
調料:老姜1塊?泡椒3個?菜油、小蔥、花椒、鹽、味精、豆瓣醬適量
第壹步,豆桿兒提前浸泡壹個通宵,斜刀切塊。
第二步,蘿蔔去皮,切塊。
第三步,老姜切末兒,泡椒切末兒。
第四步,小蔥切蔥花。
第五步,帶皮豬肉烙皮,洗凈切塊。
第六步,加熱鍋,倒入菜油,油溫五成溫,放入豆瓣醬、花椒、老姜、泡椒炒香,加入豬肉壹起翻炒,加放清水中火燜煮半個小時。
第七步,加入豆桿兒和蘿蔔,中火燜煮半個小時,加鹽加味精調味。
第八步,起鍋,撒蔥花即可。
溫馨小貼士
第壹,豆桿兒必須提前清水充分泡發,豆桿兒可與蘿蔔同時下鍋燜煮。
第二,蘿蔔下鍋的時間也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良種外地蘿蔔需要久煮才能軟爛,而本土圓蘿蔔則只需十來分鐘便可軟爛。
第三,生姜皮有止汗,利尿,消腫的功效,平時食用生姜時可不去皮,洗凈即可。
第四,老姜切末兒是為了充分發揮它的溫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