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浙江年貨有哪些

浙江年貨有哪些

如果要說對故鄉最直接的記憶,那麽壹定要說這裏的美食,鄉愁總是帶著壹些味道,或許是母親從小為自己做的飯菜,或許是街邊經常叫賣的小吃,總之,鄉愁,是那股香氣開始的。

紹興

紹興風情好,老酒醉人多。斟壹壺,花雕老酒,擁壹懷,水鄉煙雨。用鑒湖水釀成的黃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醇,溫和中不乏剛烈,婉轉中自生豪情。

來紹興的遊人總喜歡到鹹亨酒店學著孔乙己的腔調對著櫃臺說:“溫兩碗黃酒,要壹碟茴香豆”,慢慢品味那久遠美麗的往事。這個春節,去紹興壹定要喝壹杯暖暖的黃酒,享受壹段閑適時光,帶回壹壇古色古香的禮物。

隆冬臘月,偏居紹興壹隅的安昌古鎮早早就飄出了“年味”。街河如舊,臘腸、臘魚、醬鴨、醬肉卻年年常新。

平時用來晾曬衣服的廊檐下、廊柱間,此時掛滿了壹串串紅得發亮的臘腸,壹只只紅得透明的鯿魚、醬鴨,濃濃的醬香味漂浮在長廊裏,撩人腸胃,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

臘腸是安昌最著名的特產。肉料選擇肥瘦得當,每壹口咬下去都是幸福的味道。現在,安昌臘腸已經成為老街上最暢銷的伴手禮,臘月期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臘腸產品,據估計去年壹年臘腸銷售額已超過3000萬元。

麗水

黃米_是流行於浙江西南地區即麗水遂昌、松陽、龍泉等地的小吃,最早由松陽傳進四周縣市。

浸泡上等粳米至米色橙黃,沖凈蒸熟,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後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可。

在麗水松陽縣大東壩鎮石倉,這裏的村民每到年關都要親手釀制糯米酒,這種糯米酒也被大家稱為“石倉白老酒”,傳統的釀造方法加上醇厚獨特的口味讓它成為遠近聞名的“搶手貨”。

寧波

寧波年糕鼎鼎有名,寧波壹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而寧波慈溪年糕更以選料講究、精工制作著稱,年糕潔白如玉,光滑潤口,大小壹致,煮而不糊。

慈溪還有壹種小吃叫“黃毛小鴨”,其實就是松花湯團,因為渾身嫩黃,拖著壹條小尾巴,形似小鴨,所以有了這個俏皮可愛的別稱。

這是道老底子點心,上好的糯米加入熬好的豆沙,在沸水中煮熟,最後放在松花粉上滾壹滾,壹只黃毛小鴨便長成了。

溫州

曬魚鯗是溫州洞頭海島人春節前必備的年味,是多年海島漁民的生活傳承。各式各樣的海鮮晾曬風幹等到春節的時候吃,是過年壹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永嘉楠溪麥餅和樂清芙蓉麥餅都是聲名在外。

做出壹個好吃的麥餅,和面、做餡、皮的厚薄、烤的時間和火候都是十分講究的,內裏搭配酸香的鹹菜或菜幹,加上五花肉為餡,慢火烤制,剛出爐的麥餅,松脆噴香,壹口下去,唇齒間是壹股子麥香。

湖州

熏豆茶又稱烘豆茶,江浙壹帶尤以湖州南潯為主的地方傳統飲茶習俗。是壹道以熏豆為主料,加上其它輔料壹齊沖泡而成的茶點。輔料壹般為胡蘿蔔幹、桔皮、桂花、芝麻和綠茶葉之類,另有講究的人家還加入震澤黑豆腐幹、扁尖、筍尖或青橄欖等等。

青團子這幾年可成了湖州大山裏的網紅爆品,制作過程特別復雜講究。剁餡、碾粉、和面、包餡、倒模、蒸煮得壹步步來,人少了可做不來~通常都是鄰裏合作,輪流幫忙,所以整個除夕前全村都是熱熱鬧鬧的~

嘉興

提到嘉興美食,總是離不開五芳齋粽子。它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

用糯米加豆沙、豬油、白糖以及桂圓、紅棗、蓮子等多種輔料蒸熟,輔料可以自由發揮,但“紅綠絲”是平湖八寶飯不可或缺的壹寶。平湖八寶飯味道甜美,是老底子平湖人傳承下來的壹道節日佳品,尤其受到小朋友的喜歡。

金華

和提起嘉興美食就繞不開粽子壹樣,提起金華同樣繞不開的是金華火腿。金華火腿可蒸、可炒、可燉,只要能想到就沒有它做不到的。經過腌制的豬肉有著特殊的香氣和味道,它肉脂比例適當、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

金華酥餅餡心用幹菜為主料,故又名幹菜酥餅。據傳首創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酥餅入口酥碎,遇濕即化,據說即使牙齒掉光的人也能吃。

臺州

炒米糖是臺州幾百年來傳統糕點,純手工制作。

以前只能在過年時才能吃到,那味道脆,香,食後回味無窮,滿口留香。過完年,有剩余的那些被父母存放在鐵皮餅幹盒裏,每次都要鬥智鬥勇才能吃到甜蜜滋味,至今想來都讓人忍俊不禁,都讓人難以忘懷。

不僅僅是這些,浙江各地都有自己的代表“年味”美食,將年貨轉變為“旅行年貨”,正在演變成為壹種旅遊文化。

來到浙江,這裏的美食真的很多,讓很多離開家鄉的孩子也開始懷念,如果大家要來這裏,不妨就帶著壹些這裏的年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