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國有哪些美食呀

中國有哪些美食呀

文蛤餅,制作材料:凈文蛤肉500克,熟凈荸薺150克,豬瘦肉、熟豬肥膘肉各100克,雞蛋1個,濕澱粉50克,姜末、蔥末各25克,精面粉150克,料酒20克,精鹽10克,骨頭湯50克,芝麻油10克,熟豬油100克。

制作方法:1.將文蛤肉放在竹籃內,在水中順壹個方向攪動,洗凈泥沙,濾水後用刀剁碎,放入盆內。豬瘦肉和熟肥膘肉壹起剁蓉,把荸薺用刀拍碎,然後壹起放入蛤肉盆內,再加入姜末、蔥末、精鹽、料酒10克,打入雞蛋,拌勻後再放入濕澱粉、面粉拌勻成文蛤餅料。

2.鍋燒熱,加入少量熟豬油潤鍋,用手將文蛤餅料捏成餅坯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時,烹入骨湯和料酒10克,略燜後揭去鍋蓋,待蒸氣跑掉,淋入芝麻油拌勻即可。

制作要領:

1.拌文蛤料時要朝個方向攪打上筋; 

2.入油煎制時要用小火慢煎,中間要不斷翻動。

阜寧大糕,又名玉帶糕,產於中國散文之鄉——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糕片白如雪,柔如雲,卷得起、放得開、燒得著(用火能點著),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阜寧大糕,已有20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薄如紙(單片可點燃),甜如蜜,柔如雲,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制作出白如雪、軟如棉、薄如紙、甜如蜜的阜寧大糕。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們喜愛。阜寧有制作大糕的悠久歷史,早在明朝中葉,阜寧鹽業興旺,商貿繁榮,民間美食師傅總結了地方做大糕的經驗,選用優質糯米,精細白糖,提煉後的豬油和上等的蜜餞,通過對糯米浸泡、粉碎、篩選,再按比例拌對、打模、成型、蒸熟、刀切等工序制成。 民間美食師傅總結了地方做大糕的經驗,選用優質糯米、純凈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級蜜餞,按其比例加工而成。先將上等的整齊糯米在溫水中浸泡壹天壹夜撈起,在熱鍋裏爆炒後篩凈,讓它又脆又白,然後粉碎成細粉;再與洗過的青菜或漲飽水的蠶豆放在壹起,不斷勻拌壹晝夜,使米粉均勻窨水,幹濕合適。兩次過篩後,再與攪拌成漿糊狀的白糖液,適量的麻油、花生油等來回拌勻,中間放進青梅、紅綠絲、桂花、青果等蜜餞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長方形糕坯,在溫水中適當加熱燉後,放進籠中蒸煮,並焐壹晝夜,然後就可切成薄片包裝。其條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勻,大小壹致。制作出白如雪、軟如棉、薄如紙、甜如蜜的阜寧大糕。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們喜愛。

鎮江鍋蓋面,制作原料:原料配方(制100碗);面條10千克,醬油2.5千克,綿白糖65克,味精50克,蝦仁5克,青頭1千克,熟豬油 (或芝麻油)1.5千克。制作方法:1、將鍋放在中火上,加入清水250克,蝦籽下鍋煮沸,3分鐘後,放入綿白糖,溶解完後倒入醬油,燒沸

面鍋裏面煮面蓋的鎮江鍋蓋面(6張)離火,讓其冷卻後裝入容器待用。 2、鍋內放進清水燒沸,按顧客需要數量放入面條(但每鍋最多不超過15碗,每碗生面條重約130克),蓋上小鍋蓋。將空碗放在鍋臺上,逐碗倒入醬油25克,熟豬油或芝麻油10克,加上適量青頭和味精0.5克。面鍋滾沸後,加適量清水,使面條熟透,大沸時揭去蓋,清除浮沫,將面條逐份撈入碗內,澆入適量面湯即成。3、青頭制法:青頭是用各種蔬菜制成的面鹵,分為生、熟兩種。生的有蒜泥、蒜花、漂兒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將這些蔬菜擇洗後,用沸水焯熟,切成絲或段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