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易懂的深度個股分析,就看價值事務所
就vive個人而言,是十分喜歡桃李面包的,大學基本吃了五年(學醫讀五年哈),學校的超市、小賣部,貨架上擺的,幾乎就是桃李面包。
當時本以為桃李面包和輝山牛奶壹樣,都是東北特產,出了東北就沒地吃了,哪想到,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超市、小賣部,包括公司的無人零售貨架也都滿是桃李面包。
於是,又吃上了....
後來回到重慶,經濟條件變好了,就沒有再吃過桃李面包,可這也不妨礙在重慶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蹤影。
最開始,因為這支票還與Leo起過爭論,因為Leo在深圳,沒見過桃李,但也就在今年年初,Leo的媳婦兒在逛沃爾瑪時,發現桃李了。
哈哈,其實上述的描述說明了壹個問題。
首先,桃李的鋪貨已經很不錯了,除了大本營東北,在壹些重要城市都完成了鋪貨,十分受歡迎,可復制能力強;其次,桃李的業績在未來好幾年內,都能維持比較穩定的增長,畢竟,模式跑通了,剩下的就是壹個異地復制的問題。
就近期桃李面包發布的半年報來看,壹如既往的穩、壹如既往的優秀!
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27.39 億,同比+7.08%,凈利潤 4.18 億,同比+37.54%;單二季度實現營收入14.16 億,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 2.23 億,同比+22.33%。
當然啦,近期市場還是有不少人對桃李的半年報不滿意的,原因就在於二季度營收停滯。
壹季度業績好,大家很容易理解,畢竟,疫情期間嘛,哪也不能去,火了賣面條的克明面業、賣鹹菜的涪陵榨菜,自然能火壹個桃李面包。
而二季度營收停滯,這才代表了公司真實的業績,網上隨便壹搜,大量看空的文章...哎呀媽呀,這妳要是信了,那可就慘了。
桃李之所以二季度營收停滯,主要原因是疫情基本控制了,大家當然還要出去吃點別的,誰沒事天天啃面包;其次,大量高校的學生是沒有開學的,桃李的消費群體,很大壹部分來自高校;其三,這種食品包裝的短保面包,還有壹個重要的消費場景是長途旅行,比如在火車上或者 汽車 上吃的。
以上三點,三季度就會回歸正常,《價值事務所》可以很負責的說,2020年年報,桃李依然可以雙位數增長。
公司的現金流也十分好,大幅超過凈利潤,且年年如此,證明公司收到的都是真金白銀,經營是真的優秀。
公司的業績壹直好,毛利也在不停漲,旗下總是能不斷推出新品進行“升級”,如2018年推出爆款:臟臟包、紫米夾心面包、2019年推出蛋黃酥、小天使面包等。
如之前文章裏所說,桃李是壹家把供應鏈的靈活性利用到壹個新高度的公司。
我們之前買面包,要麽是買面包房當天現做的,要麽去超市買保質期壹個半月以上的,得在新鮮程度和方便性之間做壹個取舍。但桃李面包卻把保質期7天的面包,規模化地投入了流通渠道。
為了實現這件事,桃李采用的就是“中央工廠+批發”模式,把產能鋪到全國各地17個區域,幾乎每二三百公裏就有壹個桃李面包的廠。每天4點半生產完出貨,6點半當天的面包就會出現在貨架上。
公司強大的供應鏈管理管控能力,是其他公司怎麽學都學不來的,比如,桃李的存貨周轉率明顯高於達利,幾乎為達利的三倍。
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穩定又飛速增長的業績,以至於公司不停的擴產能,2019年,公司發的可轉債, 就是為了在江蘇、四川桃李、青島、浙江建生產基地。
目前,公司的業務模式已經完全跑通,截止半年報,公司的收入全國還是不太均勻,東北壹家獨大,這也側面證實了,公司的可發展空間還十分大,現在,公司只用在自己可控範圍內,到處開中央工廠就行。
公司是壹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吳誌剛和盛雅莉為夫妻,桃李也是他兩壹手創立,不過,目前看來,二代接班人應該是二兒子吳學群,為了公司的良性發展,桃李分別在在 2017 年 3 月、2018 年 3 月、2019 年 3 月、2020 年 4 月推出四期員工持股計劃,分別覆蓋 108、109、127、127 位員工,實現了員工的長期利益綁定。
桃李面包是國內短保面包龍頭,全國化布局穩健推進,規模效已經逐步顯現。
我們認為,短保面包是高景氣度賽道,從不同國家人均消費量對比來看,未來空間較大。目前桃李作為面包龍頭,市占率不過11%,未來隨著行業增長、市占率提升、不斷推出新品(聚焦於少而精,不追求品種多)、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強。
溫馨提示:《慢慢變富》專欄不是更新30篇就完結了,每周六更新,持續進行中。最新壹期已經於8月29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