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古街
邵伯老街建於清康熙年間,古街道路面由近萬青條石鋪成,綿延三裏多,這條石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行走甚是不便,後經過民間集資,鋪設這條雨不積水、晴不揚塵、平整光滑的石路面。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巷道條石移作他用,但這條大街的條石路面幸運的保存下來。到邵伯老街,您不妨走壹走這老街古道,與唐代古石頭、宋代古井或明代古宅亦或是清代老店鋪來壹次邂逅。
古甘棠樹
古甘棠樹植於公元385年,當地居民為紀念謝安解東澇西旱所植。幾百年來,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相傳這珠甘棠樹有三奇:壹奇無風自動,二奇華而不實,三奇先開後合。品種極其名貴罕見。
鎮水鐵牛
13.jpg
鎮水鐵牛是邵伯鎮水防澇的寶物,鑄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據說千裏運河線上***有九牛二虎壹只雞,邵伯鐵牛為其壹,均為鎮水之用。飽經風霜的邵伯鐵牛被邵伯人親切地稱鐵牛幹媽媽。
大馬頭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殊不知每次到揚州龍舟都停泊在大馬頭,大馬頭三個字也是乾隆親筆手書。唐宋以來,大馬頭就是京杭運河線上的重要港埠,漕船由此過境、貨船由此集散、考生由此往返、官員由此赴任或進京,官船的接送、遊人的上下,使得“大馬頭”成為全鎮的繁華之地。
鬥野亭
鬥野亭建於北宋熙寧二年,臨_伯湖,數百年來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到此交友賦詩,名氣甚廣。名亭之名和名亭之地經歷了千年的崢嶸歲月幾近湮沒,直到1930年左右毀於兵火。如今的鬥野亭,是2001年邵伯鎮政府投資興建,亭內珍藏宋代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墨寶字跡,鐫七賢詩碑於壁,可謂是名詩名墨。
邵伯美食
14.jpg
到邵伯觀賞了這麽多具有歷史內涵的建築,怎能不品嘗邵伯美食呢?邵伯美食眾多,“邵伯龍蝦”是邵伯美食的王牌,不品嘗邵伯龍蝦,真是枉來邵伯。“邵伯燜魚”、“淥洋湖鴨蛋”、“邵伯香腸”、“邵伯鹹鵝”等湖鮮美味期待妳們去品嘗。
邵伯保衛戰紀念館
品嘗完美食,讓我們去看壹下具有紀念意義的邵伯保衛戰紀念館。邵伯保衛戰是解放戰爭初期華中戰場陣地防禦戰的典範,是“七戰七捷”的第六戰,是粟裕司令成功運用“攻黃救邵”戰術的壹大勝利,為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讓我們到邵伯保衛戰紀念館緬懷“七戰七捷”的烈士們。
邵伯船閘
邵伯船閘是運河沿線上的最大最古老的船閘,歷史可追溯到1600年前。“萬舟飛渡壹毛輕,閘鎖蛟龍浪不驚”,是大批船舶過閘的生動寫照。讓我們帶著憧憬,懷戀船只過閘的歷史場景,學習運河船閘知識吧。
邵伯湖
邵伯湖煙波浩渺,湖面寬廣,素有“三十六陂帆落盡,只留壹片好湖光”的美譽。站在邵伯湖上體會那風平浪靜時的波光如鏡和那狂風四起時的白浪排空,再坐上遊艇暢遊壹番。
邵伯——壹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小鎮,處處散發著歷史的芳香,來了妳就會愛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