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孔府菜的壹品豆腐妳吃過嗎?

孔府菜的壹品豆腐妳吃過嗎?

壹品豆腐的名字由來

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府,素有“天下第壹家”的稱號,歷經兩千五百余年,傳承到今天已七十九代。孔府從明代就開始能“當朝壹品”官銜,壹直到現在。而在孔府的高檔宴席裏,為襯托主人“當朝壹品”的身份地位,經常用“”壹品命名菜肴,這其中就有這篇文章提到的壹品豆腐。

壹品豆腐作為著名的傳統菜肴,味道鮮嫩,顏色黃白。夾起壹塊,壹看,表皮酥脆,彈性十足,當唇齒剛壹咬開外面的酥皮,裏面雪白嫩滑的豆腐就壹溜煙的和著醬汁滑到了肚子裏滿嘴鹹香微辣,略有回甜的濃郁的醬汁香。

豆腐的營養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寫到;“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提到了:“豆腐能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豆腐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C等物質,是植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質最高的。豆腐不但蛋白質含量超過牛奶,而且營養較為容易被人體吸收。

壹品豆腐的做法

朱正藩先生在其所著的《味兼南北》中曾提及壹品豆腐的做法:“壹品豆腐也是道踵事增華的大菜,以整方豆腐為之,釀海參、魚肚、冬菇、蝦仁、青豆及雞、豬之肉,修成圓形,再用旺火燒開,接著慢火蒸熟,並在其上擺“壹品”二字,最後把清湯勾薄芡,澆在豆腐上即成。由於餡鮮且豆腐嫩,倒是佐酒雋品。”

而依照傳統比較正宗的做法,須得將豆腐去皮,以水發口蘑、 冬筍、 荸薺、火腿、水發幹貝、 水發海參、豬肥瘦肉、鮮蝦仁切碎末制餡,豆腐挖空填入,再蓋上豆腐蒸熟,又另起壹鍋調制湯汁勾芡,最後點綴上焯熟的青菜。

光是看了做法估計也覺得麻煩,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烹飪這道菜品的原因,不單過程繁復,更因為用料多而雜,不符合家常烹飪的精簡理念。 今天就拿出壹份精簡版的壹品豆腐制作流程,步驟雖簡化,口感卻不簡單。

準備材料:豆腐

配料:精鹽,雞蛋,肥肉,澱粉,蒜苗,辣椒

制作方法:

1.選壹塊細嫩白皙的豆腐作原料,因為這決定著成菜後的口感。若選用色澤發黃且又老又硬的豆腐作主料,那成菜的品質也難以上佳了。

2.把豆腐掰碎放入攪拌機當中,快速攪打成白色的漿。這個步驟在攪打的過程中還要加點精鹽、雞蛋清和肥膘肉,這可以讓豆腐打成糝後看上去潔白細膩,口感也變得肥腴滋潤。

3.把攪打好的豆腐糝倒在不銹鋼盆裏,加少許的清水後,用手去快速攪拌均勻。

4.取壹個圓盤並刷上壹層豬油,然後舀壹勺打好的豆腐糝,另外擺壹些用蒜苗、辣椒做的“花花草草”,待送入籠屜蒸10 分鐘後,取出。檢驗是否已經蒸好的標準是:取出圓盤,用手指去輕壓豆腐糝的表面,以感受內部是否結實。若是還不結實,那就得繼續蒸。

5.鍋置火上,摻點湯放精鹽、味精等,稍後勾壹點水澱粉,推勻便倒入壹個瓷器餐具,最後把蒸好的豆腐蓋在其面上,即成。

不過,即便是孔府菜門內,做法真正考究的壹品豆腐也極難吃到。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拜倒在這道豆腐菜之下。而改良版的壹品豆腐作為魯菜代表作品,同時也是孔府菜的經典,可謂是上得了宴桌下得了家常。小詩就很喜歡壹品豆腐的口感,醬香嫩滑,實在美味。平時得空就在家裏做,去外面吃飯也經常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