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江蘇鹽城西溪旅遊文化景區簡介

江蘇鹽城西溪旅遊文化景區簡介

東臺市西溪文化風景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是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裏面有很多古代文化遺址,所以值得壹去了解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壹下西溪文化景區,以及它為什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

東臺市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從南到北分為三個區域:歷史文化休閑區、現代文化休閑區、生態文化休閑區。其中,歷史文化休閑區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打造集孝文化、海燕文化、佛教文化為壹體的歷史文化景觀區;現代文化休閑區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融合,建設藝術傳播、精品欣賞、休閑娛樂等設施;生態休閑區以西溪植物園為核心,建設現代農業展示、農業科普教育、農耕體驗觀光等休閑設施。

孝賢文化

孝文化是家喻戶曉的。自西漢以來,董永與七仙女的美麗愛情故事在西溪廣為流傳。據考證,現在與之相關的地名有50多個(河洛倫、董家多、蛇子頭、鳳凰泉、次浪河、莫讓範、東西謝二莊、密泗涇、董永墓、漢孝子東曉)。2002年10月26日,《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枚郵票在江蘇東臺、湖北孝感、安徽安慶同步發行(湖北孝感以孝文化為主,安徽安慶以黃梅戲故裏為主)。2006年5月,東臺冬泳傳說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占地150畝,總投資1億元。壹期工程45畝,建有董永七仙女雕塑、東仙廟、浮雕長廊、老槐樹、土地廟等景點。2010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2012年4月,在壹期8個景點初步建設的基礎上,配套建設園內登山步道、景觀橋等各類旅遊設施,完善《董永與七仙女傳說》24個景點建設,挖掘放大董永七仙女愛情文化,全園於2013年董永七仙女文化旅遊節正式對外開放,並於年底建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海鹽文化

西溪遺跡豐富,古寺古塔古橋古道眾多。海選塔——東臺地標,位於西溪臺東河北側,建於唐代,宋代。它是壹座兩層的磚塔,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其年代為江蘇現存58座古塔之最,俗稱西溪塔,1988年又稱小木塔、鎮海塔、尉遲塔。勝橋、八字橋——為宋代單孔拱磚橋。聖橋位於泰山廟前的顏夕河上,“八字橋”位於顏夕河和何雄河的交匯處。“兩橋壹步,兩橋連三岸”的“八字橋”比周莊雙橋早建200多年,現為東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莉姆街——號位於顏夕河的北側,有壹條青磚路面。現存明清民居很多。明清時期莉姆街上出售的犁和農具在蘇中的夏河水鄉很有名,因此得名莉姆街。

李三路——是古海口棧道,西起莉姆街東端,全長1600多米(俗稱李三路)。它建於建鎮時期的西溪,距今已有2000多年,比範公堤的修建還早1000多年。西溪古城位於西溪景區泰山大道東側。按照“古鎮為體,文化為魂”的基本原則,突出宋文華主題,再現古代西溪鹹水貿易的繁榮景象,打造集商業、文化於壹體的宋代商業群體

:2佛教文化

年海春寶塔園暨佛教文化園項目以唐代海春寶塔、宋代千年古剎泰山寺遺跡為核心,依托顏夕河、武_河、鳳凰河豐富的生態水網系統,建設素齋亭、蓮花廣場、祈福長廊、佛教教育文化中心、廣福寺、海春寶塔等。建成後的海春寶塔園,將“禪修文化”與“孝文化”有機統壹,將西溪本土文化與佛教宗教文化有機融合,以文化內涵提升景點品位,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生態建設

西溪植物園位於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北部,總面積約2300畝。集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於壹體,被認定為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植物園以600畝人工湖“仙女湖”為中心,分為現代農業展示區、高效園藝示範區、農業觀光區三大功能區。是人們體驗農耕文化、回歸自然、農業觀光的理想場所。